大益金葫芦(熟)开汤品鉴

  “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及至到来无一事,庐山烟雨浙江潮。”,苏轼的这首《观潮》,每每读来都会拍烂手掌,直译其意就是说:“庐山神秘的烟雨,钱塘江壮观的潮汐,如果无缘去观赏一番,是会遗憾终身的。

  等到终于有机会亲临庐山、浙江,看到了蒙蒙烟雨、澎湃潮水,却没有什么特别的感受,只觉庐山烟雨就是庐山烟雨,浙江潮水就是浙江潮水”。

  简洁的七言绝句,四句诗中首尾两句字字相同,却表述出截然不同的意境。初读之,似是诉说人生理想与现实的虚无,既要经受求之不得、辗转反侧的欲望之苦,又要承受得到后不过如此的失落;细品之,最后的一句“庐山烟雨浙江潮”,又可以精妙地解读为“不过如此的得到、正是如此的感叹,原来如此的领悟”三重境界,可谓是将“见山是山,见山不是山,见山还是山”的禅宗三境描绘得淋漓尽致。

  以一首充满禅宗情调的《观潮》作引子,请出这个大益金葫芦。“砖、饼、沱、散茶”是普洱茶的常规加工工艺,葫芦、金瓜等形状由于寓意福禄、吉祥,历史上常常用来制作朝庭贡品,在勐海茶厂的产品序列中,葫芦作品非常少见,手捧这个500克的金葫芦,感觉更像一个精美的工艺品而不是一个可以饮用的茶品,要将这个葫芦娃“开膛破肚”,内心难免会有一番纠结,但是,正如诗中所云如果不开汤来尝尝,更会“千般恨不消”。随着茶针的撬入,这个金葫芦作为工艺品的观赏价值便嘎然而止,是否表里如一?就要接受味蕾的考验了。

  茶汤入口并没有勐海常规熟茶的浓酽,发醇程度相当轻,甚至于口感有点偏淡,唉!不过如此!几杯下肚,后背竟微微发热,这么淡的口感又怎会有如此明显的体感?正在疑问间,又感觉到一股淡淡的、若隐若现的香气在口腔回荡,这是那股特殊而又熟悉的香气,为进一步印证,马上找一泡熟白菜班章对冲,果然、竟然、正是如此熟白菜的香气!这个金葫芦又怎会和白菜班章扯上关系呢?据“史书”记载,2000年勐海茶厂曾生产过500克的金葫芦并搭配着1000克的贡品金瓜为一套,有生有熟,福今定制,据说是何氏兄弟在承包勐海茶厂特种车间生产菜鸟班章前的试验产品,与70427062为同期作品,若然有此渊源,风格、口感与菜鸟班章有点瓜葛也就不足为奇了,原来如此!

  一首《观潮》道尽人生的各个境界,而对于茶道中人,这首禅诗何尝不是极为贴切的写照,传说中的号级、印级,各种“王”、各种“后”、各路名震江湖的明星茶品,如未能一亲芳泽,想必也是“千般恨不消”,及至入口为安,又逃不出“不过如此、正是如此、原来如此”的轮回......惆怅间和《品茶》诗一首:“菜鸟班章绿大树,未饮千般恨不消。及至饮来无一事,菜鸟班章绿大树。”

活跃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