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文:我为什么要提“云南岩茶”的理念

         2014年1月初,《云南岩茶剑指何方?》一文在茶界掀起了不小的波澜,支持声也有,质疑声也有。对于新生事物,我们需要不同的声音,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最严厉的质疑是,怀疑这是一场炒作,是茶商在寻找新题材作秀,为恶意炒作邦东茶张榜。而且有些茶人指出,岩茶是个特定的称谓,指的是生长在武夷山的茶叶按照乌龙茶工艺加工而成的,宣传云南岩茶完全是偷换概念,有瞒天过海,滑天下之大稽之嫌。

  面对茶界朋友的质疑,我们是有充分准备的。

  首先,“云南岩茶”的概念并不是一夜之间冒出来的急功近利的假大空式的东西,而是“云南岩茶”首倡者岩文花了两年时间探索与总结出来的,并在网络上小规模地推广,经过与茶友们的深入探讨,赢得了全国许多茶友们的支持,觉得理论体系相对成熟才正式推出来的。

  其次,云南岩茶不是一场炒作秀,是能接地气的一个东西,其直观地反映了以马台、邦东为核心茶区的独特的古茶与岩石共生环境。

  再次,我们宣传“云南岩茶”不是为了牟取暴利,而是为能引起更多人对此独特自然生态环境的关注与重视,更好的宣传、保护该产区的独特自然资源。

  云南茶叶这几年快速发展,但是受惠的也仅仅是少数名山古茶村落,更多的茶产区,守着优质的茶叶资源,却并未得到良好的发展,从而惠及更多茶区老百姓,马台、邦东就是典型例子。这里不仅有大面积的原生古树茶群落,还有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更有独特的古茶树与岩茶混生共长的独特资源价值。但就是这样有着良好资源洼地的未被发掘的茶叶老产区,当地老百姓守着良好资源,却仍过着苦日子。为了生存,老百姓不得不以最原始的方式生存着,靠山吃山,茶叶卖不起价,但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需要,这里的石头却是抢手的香饽饽,砍掉古茶,开采岩石现象随处可见,不少古茶与岩石共生环境造到严重破坏,这不得不令我们扼腕叹息,非常令人痛心,这个独特的茶石共生资源,一旦破坏,将无法再生。

  如何更好的保护以马台、邦东为核心的如此举世无双的茶石共生的独特资源?我们想,只有更好的宣传该茶区的独特资源优势,让更多的人了解这里,关注这里,发展这里,提高老百姓的茶叶收入,让当地老百姓真正认识到这里古树茶与岩茶共生的独特资源价值,才能更好的保护好如此举世无双的独特资源。

  更好的挖掘更多的有价值的东西——“一山一品”,为云南茶产业寻求更多的发展路径,让产业发展惠及更多当地老百姓,让更多的茶农过上更好的日子,这也是我们提出“云南岩茶”的一大初衷。

  众所周知,云南拥有优异的茶叶资源,是盛产普洱茶、红茶与绿茶的宝地,就连最近几年从外地引进的乌龙茶种,在云南也能生长很好,产出优质的乌龙茶来。基于此,我们打算将“云南岩茶”打造成一个以特定地区盛产的多茶类概念。“云南岩茶”究竟应该包括哪几种茶类,应该从当地所产鲜叶的适制性来出发,就目前而言,我们发现马台、邦东的茶叶适制高品质的普洱茶与红茶,将来不排除开发出优质的绿茶与乌龙茶,乃至白茶出来。将“云南岩茶”打造成多茶类的目的是,尽可能丰富其的内涵与外延,用多种优质茶类来培育尽量多的消费者,满足消费者的不同需求。

  最后,我们想说的是,按照发展的观点,万事万物都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目前,我们身处一个大变局时代,旧有的观念与体系及游戏规则都在解体与重建之中。我们以为“岩茶”处在开放与进步的时代,并不是一个封闭僵化的概念与体系,我们不能囿于“岩茶”等同于“武夷岩茶”的旧套路上,而要指出“此岩非彼岩”,我们弘扬岩茶文化需要全新的思维、更大的格局,要跳出“武夷岩茶”之范畴来总结与推广岩茶。在新时代,“岩茶”指的是一种独特的茶石共生地理环境,“武夷岩茶”反映的只是武夷山当地的茶石共生环境及独特的乌龙茶加工工艺;而“云南岩茶”反映的是云南马台、邦东核心茶区及其周边的独特的茶石共生环境及适制普洱、红茶的茶叶。

  我们大胆立论,是有经典案例可资借鉴的。举安吉白茶与普洱茶两个例子说明一下。安吉白茶是绿茶,跟教科书上的白茶风马牛不相及,不也照样叫白茶,并大行天下吗?至于云南普洱茶在现当代的发展,更是让拘泥于教科书的专业人士大跌眼镜。普洱茶在过去属于晒青绿茶,后来1973年熟茶试制成功被归为黑茶。2000年以来,随着生茶的走俏,普洱茶就同时具有了熟茶与生茶两种形态,而且熟茶的发酵机制跟黑茶也不尽相同,一些云南茶人就提出了将普洱茶独立为第七大茶类,或者把之归为再加工茶类的范畴。由此可见,随着事物的发展,原有理论体系的旧酒瓶很难装下新事物之新酒,这时该不该换个新酒瓶呢?过去的安吉白茶如此,云南普洱茶如此。今天的“云南岩茶”就不能如此吗?

  我们的想法是,将岩茶上升到一个大品类——“中国岩茶”,在此旗号下有武夷岩茶、云南岩茶,将来不排除有其他地方的岩茶,假如其也拥有岩茶共生之环境的话。一枝独放不是春,有了“云南岩茶”这个全新的生力军的深度参与,与武夷岩茶一道分头并进,同心协力,“岩茶”才能真正做成大品类,才能真正做成大产业。

  对于“云南岩茶”,将手工制茶引入马台、邦东,长期在邦东推广高端手工茶的古农茶业岩文有话想说。作为邦东茶的早期民间推手之一,其早在两年前就提出了“云南岩茶”之理念,并在小范围深入探讨与宣传,拥有许多有价值的心得体会。现在请让我们听听“云南岩茶首倡者”岩文的说法。

  “云南岩茶”不是空穴来风

  白马非马:怎么想起倡导“云南岩茶”这个概念?

  岩文:21世纪最重要的是资源,一切最终都要回归到资源。作为茶区而言,马台、邦东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而且是具有唯一性的资源。邦东地处无量山余脉,位于五老山、邦东大雪山之间,澜沧江奔腾而过,从峡谷到雪山之巅,海拔垂直相差近3000米,具有特殊的地理与气候环境,非常利于茶树生长,是产名优茶的宝地。

  其表现在四个方面,高山云海,云遮雾罩,要到下午一两点雾气才散去,使得空气湿度大、温度够,早晚温差大;当地拥有近万亩上百年的古茶树资源;具有以岩石为主的肥沃土壤,岩石含有微量元素,经风吹日晒变成了茶树可以吸收的物质;老百姓有一套长期积淀下来的管理古茶树的经验。这就形成了马台、邦东茶独特品质,是其他茶区不具备的。

  云南的好茶都是生长在肥沃土壤里。而马台、邦东不但有沃土还有岩石,茶树生长在岩石缝里,形成了石缝里长茶的奇观——这放在整个云南都是绝无仅有的,可以通过塑造“云南岩茶”的理念来打造云南特殊的资源性茶品,将其做成云南茶叶的一张名片。针对特殊的养分供应、特殊的生长环境、特殊的茶品,我们想邀请更多的人来探讨这个话题,为“云南岩茶”破局。

  白马非马:不担心有人说你炒作概念,傍“武夷岩茶”这棵大树?

  岩文:不担心,我们是在真实地挖掘马台、邦东的独特茶叶资源,不是炒作,“云南岩茶”这个提法直接表述了马台、邦东茶最独特的古茶与岩茶共生环境。武夷岩茶也是茶树和岩石生在一起,特殊的地理环境形成拥有特殊品质的茶品——岩骨花香。不能简单地理解成傍“武夷岩茶”的名气,其叫“云南岩茶”有深厚的价值体系做支撑,不是什么好点的茶都能叫的,比如易武就不能叫云南岩茶,因为那里的茶树没有生长在石头缝里。马台、邦东茶区具有深厚的土壤利于茶树生长,再加上万亩原生有性系百年古茶园,古茶树与岩石混生共长,如此独特的资源优势是武夷岩茶所不具备的,也是整个世界上都没有的,云南岩茶独特的古茶与岩茶共生,成就了独特的品质,不仅有独特的品饮保健价值,更有越陈越香的独特收藏价值。

  白马非马:这可能还跟宣传有关,新概念刚推出的时候,尤其是挑战旧有概念的提法,肯定要挑战不少人的旧有思维和神经,肯定会引起质疑。随着价值体系逐渐完善,宣传推广的深入与普及,慢慢的能接受的人越来越多,质疑的声音就少了。

  岩文:是的。初期宣传的不到位,会引起抄袭武夷岩茶的质疑。宣传到位了就不会了。“云南岩茶”有它独立的体系,在品饮、文化、历史、种植、制作工艺、自然环境等方面跟武夷岩茶都不一样。我们可以借鉴武夷岩茶成功的地方,闪光的地方,来弥补我们的不足,同时让政府、专家、学者、从业者参与进来,大家一起努力来构建“云南岩茶”的体系。我们希望通过推广形成“云南岩茶”共识,从而与武夷岩茶共同丰富岩茶大家庭,做大岩茶产业,不仅仅是武夷岩茶,还有独特的“云南岩茶”,所以“云南岩茶”的推广宣传,将能更好的丰富岩茶体系,形成更加系列而完善的中国的岩茶产业,这对于武夷岩茶与“云南岩茶”都是有益的,相互促进的。

  白马非马:想就“云南岩茶”达成哪些共识?

  岩文:共识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说起“云南岩茶”,大家都知道说的是马台、邦东茶。也就是首先是打知名度,让大家知道是哪里的茶。二是大家都知道为什么要叫“云南岩茶”,有什么独特之处。三是大家都知道“云南岩茶”有什么独特的品鉴与收藏价值。从加工、品鉴、地域特点、收藏等方面进行总结,形成其独特的文化体系。让人一听到“云南岩茶”就知道它就是一个有特点的茶——哦,我知道,那是长在岩石缝里的天赐好茶,不仅有独特的品饮价值,还有越陈越香的收藏价值。

  白马非马:怎样达成共识?

  岩文:策略是,我们先抛砖引玉,抛出“云南岩茶”这个概念,让社会上的有识之士参与讨论与建设,即让大家认识、认可云南岩茶的特点与风格,让大家来探讨与交流这种提法。然后,深入挖掘吸收众多爱茶人及社会的智慧,形成云南岩茶的理论基础,对邦东茶历史、文化、资源、制作加工、品饮、收藏等进行探讨,以形成“云南岩茶”的独特价值体系。

  在引导社会力量参与达成共识的同时,要大力宣传推广:一是通过网络和传统媒体大面积宣传和推广,让更多的人了解“云南岩茶”的概念及内涵;二是积极输出优质产品开展品鉴会,让更多的人体会到其独特的价值,从而形成客观全面的认识与体会。

  哪些茶类可以融进“云南岩茶”?

  白马非马:既然提出一个全新的品类概念,那么就需要对其原产地、加工制程、品鉴、文化等方面进行约定,那么“云南岩茶”的原产地包括哪些地方?

  岩文:能够表现这个生长环境相似、品种相似、种植加工相似、产品品质相似的地区,就是原产地。我的想法是,以马台、邦东乡为核心区,辐射周边部分区域,海拔约在800——2000米之间的茶园。

  未来我们将与更多志同道和的茶友和专业学者,成立云南岩茶协会,申请云南岩茶地理标识,一起更加深入研究,形成其独特的加工工艺及品鉴、文化体系。

  白马非马:哪些茶类可以融进“云南岩茶”这个体系?

  岩文:初级理念阶段,我想,首先要在原产地出产的鲜叶,采用适制的制茶工艺生产出来的茶叶,表现其鲜明个性和优良品质,是为“云南岩茶”。初级阶段,我们可以积极探索,大胆创新,百家争鸣,试制红茶、普洱茶,或者其他茶类,只要用的是马台、邦东及其周边原产地的鲜叶加工,成品品质优良并具有良好的品饮特点与价值都可以。到目前为止,经我们不断尝试,试制生产的晒青、熟茶、红茶都可以制成具有独特品饮风格的“云南岩茶”,未来,我们将不断探索,最终形成该地区茶品最适宜的生产制作工艺,我们将为此奋斗终生,希望能有所成,或者能为后来的茶人作好一些铺垫工作。

  首先说晒青。其采用当地传统的制茶工艺,体现了香、甜、柔、甘、活、爽等原生态、原汁原味的茶品风格。

  其次是红茶。红茶是当地的优势茶品,具有柔、甜、滑、香的独特地域风格。

  再次是熟茶。马台、邦东茶做熟茶品质是很不错的,香、甜,滋味浓郁,保健价值高。

  至于邦东做绿茶,清香宜人之类高雅绿茶品质特点表现不出来,不太适合做绿茶,做出来的茶偏甜香,滋味浓郁,而香气不清扬,韵味欠高雅。

  白马非马:马台、邦东分古树茶园和新种植生态茶园两种,前者非常好卖,后者数万亩的茶园乏人采摘。跳出古树茶的范畴来界定“云南岩茶”,是不是可以惠及新种植的生态茶园,惠及更多的茶农?

  岩文:是的,这就是我们提出“云南岩茶”的初衷,通过寻找古树茶之外更多的卖点,让更多的茶山与茶农受益。邦东的茶树分为原生种(古树茶)与后期改良种(生态茶),前者内涵物质更丰富,耐泡,品饮价值更高,后者内涵物质稍微单薄些,不适合高端品饮,可满足大众品饮需求。

  根据这个情况,“云南岩茶”首先以古树晒青及成品、高档红茶做高端市场,做成能体现独特地域风格的茶品。其次用高品质红茶、熟茶做大众市场,因为熟茶、红茶能让茶友快速消耗,可以解决生态茶园乏人采摘的问题。这就是“云南岩茶”产品的梯次开发策略。有了梯次的产品结构就不怕炒作,能解决产业稳中求胜的问题。因为高端茶品占产业比例不大,炒作不会影响大盘,不会影响整个产业的发展。而且下面的中低端做起来了,会惠及整个马台、邦东茶产业,使茶农受益。各个板块相对独立,通过互相支撑的培育与宣传,可规避炒作风险。招商引资方面,可引小资本来做高端及特色,挖掘“云南岩茶“的文化与附加值;引导大资本做行业支柱。

  我与“云南岩茶”的不解情缘

  白马非马:听说你很早就进入了邦东,是邦东茶的民间推手之一?

  岩文:我2000年接触普洱茶,并喜欢上了普洱茶,对澜沧江流域的茶品进行了深入了解和探讨,其中就接触到临沧茶。从2006年底起我就只身深入邦东,对邦东村村寨寨的茶品进行了解。最开始喝的是忙麓山(昔归)产的茶,就真正爱上了邦东茶。在去昔归的途中,看到邦东乡公路沿线都是岩石、古茶树、云海、峡谷、澜沧江、雪山等迷人的特殊元素,组合在一起形成特殊的东西,其深深打动了我,决定对邦东茶进行更深入的全面了解。2007年,我深入村村寨寨去探寻邦东茶的奥妙:寻找邦东最大的茶王树,找到李家村;了解了和平、丫口、那罕、曼岗、老邦东王家树林等地的茶树资源与风土人情;并从邦东跑到周边的大朝山、马台等乡镇,对老百姓的种植、加工等情况进行了更大范围、更深入、更全面的了解。

  白马非马:这次深入的全面了解,让你决定在邦东推广手工茶?

  岩文:是的。当时最早是到昔归,看了当地初制所做的茶,用滚筒杀青机、揉捻机在做。跟版纳的茶相比,在色泽上就有很大出入。我们尝试用手工铁锅炒制昔归茶,加工出来一喝,让人难忘。2008年,我就决定在邦东乡大规模推广手工茶。主要做的事有:一是跟当地初制所合作建立手工制茶基地;二是推动改进当地制茶的卫生条件;三是从勐海派核心技术骨干在当地进行手工茶生产加工培训。我们的努力得到了邦东乡政府的认可和支持,我们与邦东乡教办合建了邦东手工茶实训基地,对茶农及学生进行大规模培训。从而推动形成了邦东乡手工制作热的兴起。

  随着邦东茶叶的快速开发崛起,我开始深入了解整个马台乡村村寨寨的茶叶资源,马台乡尚未被开发,茶叶品质优秀,资源独特,使我更加坚定大力拓展马台乡茶叶的信心。

  白马非马:手工茶有什么价值?

  岩文:机器加工的茶叶与手工加工的茶叶各有特点,分别迎合不同的市场。机器茶能解决规模生产与标准化的问题,其加工出来的茶叶,优点是色泽均匀一致,但缺少灵动性,香气飘在茶汤外面。而手工茶香气是含在茶汤里,其能迎合高端市场,解决高端附加值的问题,让人了解传统制茶的魅力。

  白马非马:“云南岩茶三奇”与“岩韵花香”,是你早期对邦东茶特点的总结?

  岩文:2008年底,我提出了“岩韵花香”的概念,“古岩韵”是我们早期的一款产品。我们一直在“岩韵”上进行探讨与总结,提出了“三奇”理论。这是对云南岩茶核心价值的总结。三奇指的是,一奇:根深叶茂的古茶树与岩石混生共存;二奇:高山海拨,奇山险峻,云遮雾罩;三奇:原野花香、爽口甜美、滋味醇厚。这“三奇”孕育出云南岩茶独具“岩韵花香”的灵动地域风韵。

  白马非马:为什么会在“岩韵花香”的基础上提出“云南岩茶”的理念呢?

  岩文:2010年,我跟茶友交流,就在提“云南岩茶”的概念,但没正式宣传。提这个的起因是,我们提“岩韵花香”,茶友们首先想到的是“武夷岩茶”,就问跟“武夷岩茶”有什么关系?我说,不是“武夷岩茶”,是“云南岩茶”。2012年,云南岩茶的概念初成体系,我已经在系统地宣传这个提法。包括茶友在内的许多人非常认同与支持这种提法。也有茶友提出质疑声音,认为跟“武夷岩茶”撞车了。我们以为云南岩茶跟武夷岩茶是不一样的,在历史、地理环境、种植、加工、品饮价值等方面都是不同的,云南岩茶与武夷岩茶应该互补而相互促进,做大中国的岩茶产业。

  白马非马:“云南岩茶”有什么价值?

  岩文:用这个直观的名字能更好地宣传马台、邦东茶,最终想达到的宣传目的是,使“云南岩茶”在中国茶界拥有自己的独特地位和影响。其价值主要表现在:可以在整个云南茶界独树一帜。一个地域性品牌的崛起,一定要跳出茶叶江湖里关于古树、乔木、灌木等混乱的江湖提法,形成一个区域的公共品牌。云南岩茶只有马台、邦东及其周边有,可以打造云南茶业的新品类,丰富云南茶叶的体系。

活跃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