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恩浩荡”的宫廷普洱茶膏

  古代普洱茶膏的用途之一超贵族身份——“皇权”的象征
  清朝皇宫将普洱茶膏的制作搬到宫廷御茶房制作,最初的考虑是安全性的因素,害怕投毒。但御茶房接手后,又面临对不合理工艺改进问题,因为乾隆皇帝本身对大锅熬膏这种反复的熬炼就心存疑惑,它与炼丹的过程有相似的地方。

  中国毕竟是个能工巧匠集聚的国度,且文化渊源之深也是中国特有的国情。于是,采用另外一种思路,借鉴唐宋制膏的经验,便成了宫廷御茶房的主攻方向。
  中国有句古语,英雄是逼出来的。或许,普洱茶膏也是如此。
  但是,它也带来一个问题。就是这种“压榨制膏法”受制于当时的生产条件,加上工艺与工序的苛刻要求,必然造成生产量极少的状态。
  也许,当时这种制法本身就不要求产量很大。因为,制作它的本身就是给皇帝品饮的。它不是商品,而是皇帝的专属饮品。本身就不要求产量很大。否则,这种“物品”的神秘性就没有了。
 
  中国传统有一种习惯,因为稀缺才能凸显珍贵,珍贵才能彰显神秘,而神秘则是显示皇权的秘密武器。
  因此,它的第一个用途就是给皇帝品饮的。
 
  因为在中国古代,皇帝的日常起居,及生活用品本身就是皇家的最高机密,非一般人能够了解,更不可能掌握。
  这个用途的本身就昭示着“皇权”的威仪与神秘。
  同时,皇帝也时常将多余出来的茶膏赏赐给一些有功大臣。那些大臣在得到茶膏后,也是轻易不舍得品饮,只是在身体偶感不适,或家里有人生病时,才拿出来与家人分享。
 
  这种赏赐的途径也是“皇权”的一种体现,在古代,这种做法对那些受赏的大臣而言,叫“皇恩浩荡”。
  文/陈杰
 
  现代茶膏行业的第一人
 
  从事近三十年的微生物研究工作
 
  2002年开始转向普洱茶深加工的研发,任蒙顿茶制品(昆明)有限公司技术总监。完成了对清朝宫廷普洱茶膏的破译工作,制定了第一现代普洱茶膏的企业标准和检测标准,主导研发了顶级普洱茶膏,成为现代普洱茶膏行业的开创者。
  2006年1月6日,其研发的世界上发酵度提纯度最高的蒙顿“普洱茶母”(非卖品)被云南省博物馆永久收藏,是该馆唯一的一块茶膏藏品。近几年来,其又从微生物学角度尝试搭建普洱茶的价值链,并先后发表了《普洱茶四大价值》、《普洱茶未来五十年》、《存茶的诱惑》等系列专业文章。
责编: 米渣
普洱茶品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