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中国木雕艺术大师——黄小明

 记中国木雕艺术大师——黄小明
   
    在青涩懵懂的年华里,邂逅了东阳木雕艺术。从此,青葱岁月于画笔和雕刀下游走。壬辰龙年,人生的第四个本命年,青涩之气蜕尽,沉稳练达浮现,他终于戴上了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的桂冠,名噪江南艺坛。黄小明——这位喜欢标新立异的大师,在东阳工艺美术2012杭州大展上,又推出了创新之作《宝月金荷》——一口直径1.5米、体高1.08米的水缸里,伸展出一簇通体贴金的荷花荷叶,整个作品达到三米多高度,造型之奔放,色泽之夺目,引来无数人惊叹。你想不到的是,这只水缸是用椴木制作的,缸体上四幅山水图案用深浮雕雕刻而成,并用竹丝镶嵌技艺装饰边缘,缸沿则用大红酸枝箍口。满缸亭亭玉立的荷花、荷叶、莲蓬,都用椴木雕刻而成,贴上24K真金,雍容华贵。“荷,因为与‘和’谐音,历来是东阳木雕着力表现的素材,但是外观设计上难有突破,不是屏风就是壁挂,或者是案头清供。后来我想到过去大户人家或者寺院里,有以水缸养荷的造景手法,这制作了这件融圆雕与平面浮雕于一体的作品。”黄小明坦言,东阳木雕炉火纯青的技艺,给创新提供了丰厚的沃土。“人人心中有,人人刀下无”,如何圆融自如地从生活中汲取创作灵感,在表现形式上收放自如,构成了大师与工匠的分水岭。

    复制龙椅——对话木雕前贤

    黄小明的成名之役,缘于2005年复制乾隆皇帝的蟠龙宝座。

    谁也不明白,当年黄小明,为啥要押上大部分身家去揽这项吃力不讨好的工程,“合同规定只有10%的利润,但是最后我除了赚名气,啥钱也没赚!”不过,当时气血方刚的黄小明已经明白一个道理:名气就是最大的财富!而归根结底,驱使着他去竞标的动力,并不是赚名气,“我从资料里获悉,200多年前,多名东阳木雕顶尖高手用了三年时间,才制作出这套乾隆皇帝所用的蟠龙宝座。前人的艺术结晶如果不能由后人来承继,这是很大的遗憾。”

     蟠龙宝座包括地平、屏风和龙椅三个部分,黄小明跑了三趟沈阳故宫,近距离地接触实物,经过仔细拍照、测量、观摩、记录后,黄小明才发现自己是多么的“无知者无畏”——龙椅上的每条龙都姿态各异,造型不一,而且龙腾空盘旋,支撑点很少。这样的活儿,不要说年轻的他,就连从艺30余年的老师傅都见所未见。最后,又是大胆的他决定先做泥模,在泥模上雕刻,确保分毫不差了,再在一般杂木上模拟雕刻,最后才在名贵的金丝楠木上动刀。对细节追求完美的他,一旦看到作品中有不合眼之处,就让工匠推翻重来,材料因此废弃无数。

    越是华贵的古典木艺品,越是需要传统的油漆工艺,而龙椅所用的是中国漆艺中最高等级的“大漆”。这项工艺中最精华的工艺就是“灰布”,然而当时东阳的老油漆匠绝大多数已故去,黄小明走村串巷悉心寻访,最终恢复了失传多年的油漆工艺“灰布”,即用苎麻布仔细包裹每个需要油漆的部位,再刷上传统的生漆,成功解决木材的接缝、收缩、开裂等问题。随后是贴金、罩漆等工序。

     两年,70多名技师,5000余工,乾隆皇帝的蟠龙宝座终于复制成功。前来验收的故宫博物院专家们以严谨的态度细细查看,确认毫无瑕疵,一致称赞其“再现了康乾盛世时中国宫殿皇座的艺术风采,完美传承了真品的神韵”。

    “回溯传统的道路,有时远比所谓的现代化要艰难,现代创作你可以天马行空大胆想象,复制传统你却需要严谨考证真实还原”,黄小明说这项工程让自己悟出了很多。

     艺术突围——深耕木雕传统

    一把龙椅可以成就一段传奇,但仅靠一把龙椅,绝无可能延续一世传奇。在黄小明的心里,其实涌动着一个“霸气侧漏”的梦想——让自己的木雕创意,坐上东阳木雕产业的宝座。因为在他看来,东阳木雕不缺技艺,却缺创意,而精良的创意,能让木雕艺术的效益实现“倍数效应”。

    他的创意,体现在技法的演变上。传统东阳木雕,构图饱满,层次丰富,在构图上运用的是工笔画似的写实技法,采用的是散点透视原理。黄小明却把写实功底更进一层,开创出“超写实主义”,使得作品中物体质感更加强烈;同时把散点透视演变为焦点透视,使雕刻主体形象突出,背景疏朗。那幅以藏族人物为内容的《晨》,由于焦点透视法的运用,人物高大鲜明,作为背景的草原则辽阔深远,犹如笔触浓烈的油画;人物衣着的皮毛纹路,纤毫毕现,几可乱真,正是超写实主义技法的体现。整幅作品不仅如此,他还开创了一派小清新意象的“速写木雕”,即以雕刀表现速写线条,笔触轻快,气质时尚,据此创作的一组江南风光木雕灵动优雅,大受欢迎。

    他的创意,体现在外形的更新上。外形就是款式,外形更是艺术家思想的外在表达。你永远不知道,他下一件作品会以什么样的形式出现,会给人带来什么样的惊喜,就像那缸蓬勃盛放的荷花,别人只能让它们成为屏风上的标本,他却能让其在水缸里摇曳生姿。看似寻常却奇崛。黄小明就这样把木雕作品主景与外框的有机关系,上升为一个独立的艺术品类。他还从传统彩木雕中汲取灵感,运用多种木质拼雕出大型屏风《立根搏云》,用不同的木材表现人物、动物、景物,相得益彰。

    他的创意,体现在内容的拓展上。这个舛骜不驯的艺术家,虽然能自如地驾驭东阳木雕传统题材,却更喜欢独辟蹊径,雕些别人所未雕的内容。比如香山九老图,比如泰顺廊桥,都是前人所未表现的题材。他还开创出“现代画雕刻”,使东阳木雕跳出了传统设计路径,不再依赖于自己绘图或者只能复制古代名画,而能纵横捭阖于现代名画。其开山之作就是国画木雕壁挂《九龙图》。黄小明采用高浮雕与薄浮雕有机结合的技法,去除背景,突显主体,大胆创作出全新的《九龙图》。这幅壁挂中,镂空雕、圆雕等十多种富有变化的雕刻技法运用灵活,使各个部分具有精细、强弱、大小、虚实、高低、深浅的明显对比,比国画显得更具张力与节奏,从而开创出国画写意性与木雕工艺性结合的技艺。

     特立独行——思想融入艺术

     做有思想的木雕艺术品,是黄小明再次刷新的发展思路。他认为,“有深刻思想内涵的木雕艺术品,才是特立独行的艺术品,也才能是流传后世的艺术品。”

     想当年,杭州雷锋塔内部装修工程启动时,黄小明承揽了诗词部分木雕。“传统的诗词雕刻,采用阴雕技法,一般用于壁挂与屏风。在许多同行看来,这是个再也无法突破的领域了。”黄小明也深受其困,他观摩、临摹名家字帖,并多方请教书画界人士,却始终不得其门而入,后来想到了中国书法的载体竹简。他根据雷峰塔内部空间结构,最终设计出竹简木雕壁挂,把诗词作品的文化意蕴与漫卷诗书的外在形式融合无间,成为用木雕表现诗词的典范之作。

     文化的多元才能催生思潮的多样。行走在东阳木雕艺术的前沿,黄小明越来越领悟到思想于艺术创作的重要性。近期的作品《琴棋书画》,可谓东阳木雕屡见不鲜的题材;所选用的海南黄花梨整根原木,也是同行实验数遍的形式。黄小明却只用了一招——向嘉定竹刻借艺,就巧妙地推陈出新。他说,这种创作最大的特殊之处,就是“不再把树当成树”,而是当成弯曲的平面。于是,他以松柏为主体,树下四位老者,或以石为枰,或摊纸作画,或偎松抚琴,或拈须吟诗,另有老者策杖缓行,童子临流烹茗……整组人物与景物错落分布,和谐有致。“陷地深刻”技法的运用,更让整件作品格调高古,气韵悠然。

    “观黄小明的木雕作品,就像是在赏一幅画、品一首诗。”沛然的文气、独特的思想,已成为黄小明木雕的鲜明个性,而这缘于他开放的思维,开拓的眼界。传统题材现代表现,时尚外形传统技法,擅长玩混搭的他,给自己搭出了“黄小明木雕”艺术体系。犹如近百年前,他的师祖、东阳木雕宰相黄紫金,以饱满大气的构图、深雕细镂的技法,开创出黄氏木雕,经两人代传承创新,终于又到了“开宗明义”的崭新转折点。而他更幸运的是,在木雕装饰艺术上有了更多的实践——随着九华山大愿文化园的落成,这位刚至盛年的木雕艺术家,将逐步织起“黄小明木雕”产业链。

责编: 红木
普洱茶品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