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茶有益于修身养性

  茶作为一种健康饮品,老少咸宜,广受欢迎。不过,若要问茶有何功能,饮者则会因着眼角度不同,见识修养有别,品赏能力相异,而见仁见智。自然,以我的浅见寡识,来谈茶之功能,充其量只能及其皮毛而已。

  解渴。俗话说,“茶解渴,酒消愁。”茶的第一功能当属解渴。人们的生活经验是,饿了想填饱肚子,冷了想添加衣服,而最想喝茶的时刻无疑是在那口极渴之时。当你参加一场大体力劳动后,当你长途跋涉后,当你进行一项强度大的体育活动后,首先想到的一定是解渴而非其他——此时此刻若能喝上适口的茶汤,那种沁心之爽是无与伦比的,甚至会有一种幸福感。

  提神。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因而在特定的情状下,往往需要借助他物来提神。于是,茶就成了许多人的首选对象。茶之所以能提神,是因为茶叶中含有能兴奋中枢神经的咖啡因。所以,有熬夜习惯的人、佛教徒长时间打坐时,几乎都喜欢以茶解乏。诚如中唐诗僧皎然所说:“一饮涤昏寐,情思爽朗满天地;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当然,神经衰弱者是不宜在睡觉前喝浓茶的。

  怡情。书画琴棋、郊游摄影、遛鸟赏花,可以愉悦心情。茶,同样有怡情功能。当你遇到因工作不顺、家事困扰、恋爱受挫,乃至于生活迷茫所致的忧愁郁闷、烦恼堵心时,即请离开喧哗的人群,独自择一僻静之处坐下来,沏一壶清茶,一边恭敬地慢慢地喝着——与心干杯,一边体悟人生不易,解劝自己也体谅别人,让茶汤洗一洗浮躁的俗念,清一清不安的心,激动的心绪就会随之渐渐平复,继而变得轻松起来。正所谓“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

  增谊。喝茶的要义在于,喝出相互尊敬之意,以增进友谊。几个谈得来的人,各自带些看家茶,择时聚在一个心仪处,在茶香飘满屋内外的氛围里,一边羡慕过去雅士们那种“雪可赏,雨可听,风可吟,月可弄”之田园诗式的生活,一边感叹物欲横流之当下的诸多无奈,直到“半夜茶声月在天”,不知不觉中友情又增厚了几分。有时,茶还有弥合感情的作用。当朋友间发生龃龉、存有嫌隙时,只要坐下来共饮一壶茶,就能杯茶释前嫌。

  药用。茶不仅可醉人,可入梦,还可入药。中药的精髓在于调和平衡,而茶就有调理身体机能的功效。早期,茶就是一种药,药汤即茶。据《神农本草经》记载:神农尝百草,日中七十二毒,后得茶而解之。所以,在古代医学界里就有“诸药为个病之药,而茶为万病之药”的说法。过去在农村,孩子积食了,母亲就会抓适量的茶叶加些许冰糖,放在嘴里咀嚼一阵后喂给孩子吃下去即可化解。经科学鉴定,饮茶还可清肝明目、软化血管、降低消化道肿瘤的发病率等。

  信媒。茶还是提供信息的媒介。在我国的许多城市、乡村里都有不少茶馆。在这个爱茶者的乐园里,“垒起七星灶,铜壶煮三江;摆开八仙桌,招待十六方。”四方来客坐一阵不分你我,来匆匆,去匆匆,饮茶几杯各西东。但就是这些来自天南海北的不同行业、不同阶层、不同处境的茶客们,会在喝茶闲侃中带来五花八门的信息、许多鲜活的人间悲喜故事,以及各种社会现象。可见,茶馆虽小却是信息的传播、交汇之地。

  供佛。一杯茶,反映了一个世界。若借用佛教界的一句话来做其注脚,那就是: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中国茶道从一开始就与佛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唐代名僧赵州“吃茶去”的典故就是茶与佛结缘的一个例证。佛为众生,茶蕴万象,佛茶相通,佛理寓于茶道之中。在佛教典籍《百丈清规》中,就有关于献茶供佛之供茶、上茶、增茶、献茶的“仪轨”记载。古代虔诚的佛教徒,总是以鲜花一束、清茶一杯,奉献于佛前。现如今,每日在佛前供奉茶汤,也仍是许多寺院必做的一件事。

责编: heyinglong
普洱茶品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