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茶叶质量品鉴过程中,嗅觉应该是排在第一位的

  有一次,与几位茶友去腾冲的茶山游学,中途干渴,步入某茶店啜吸一杯。期间,店主极力推荐一款老生茶,并说此茶的特点是“陈化年份超过20年,陈香纯正持久”。在未冲泡之前,闻了一下干茶饼的气味,一股霉味直冲鼻腔,初步判断,此茶已发霉变质。

  品饮时,只是让茶汤在口腔内转了一圈,在嗅觉与味觉的双重作用下,产生了条件反射,迅速地将茶汤吐掉了。随行的其他茶友感觉味道不对,也没有多喝。只是有一位年轻的朋友,品饮过后的反应明显,出现了恶心、反胃、呕吐等症状,甚至连中午饭都没有心情吃了。

  也许,店主本人根本就不知道,自己手中的老生茶,已经发霉了,或者是他本身就不够专业,把霉味当成了陈香味。

  在辨别茶汤味道的过程中,茶友们会有意无意地运用“眼耳口鼻身(皮肤)”五种感觉器官,即“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茶友们发现,在失去嗅觉的情况下,味觉的敏感度也会大幅度下降,就好像感冒或鼻子阻塞的时候,吃什么东西都没有味道一样。可见,茶汤香气和茶汤味道,是密不可分的。

  在五种感觉器官中,嗅觉和味觉器官,是人体与茶汤进行交流沟通的最重要的出入口,而嗅觉的地位,应该是排第一位的。因此,专业知识丰富的茶艺师,在冲泡茶叶时,首先,会引导品茶者运用嗅觉去感受茶汤的香气。

  鼻子,是人体的嗅觉器官,鼻内有108个嗅细胞,分布在鼻腔上端的嗅裂。当漂浮于空气中的芳香物质被吸入时,嗅细胞会伸出伪足,将信号放大,通过位于鼻腔天井的筛骨小孔,将信号送入大脑与神经细胞连接,形成嗅觉。鼻子,是所有感觉器官中最容易被麻醉的器官,况且,茶叶中的芳香物质在空气中很容易消失,因此,嗅香气时,要保持周围环境无杂味、无异味。

  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就清楚了,为什么茶艺术师会要求茶友们,在品饮过程中“不要抽烟,不要吃重口味食品”的意义了。

  操作的细节是,先将体内的空气吐净,慢慢吸入,3~5秒为宜。不能长时间深嗅,否则嗅觉就会麻木,不能准确地分辨香气的纯异、高低、浓淡。

  味觉对茶汤味道的敏感度,受嗅觉的影响,换句话说,没有嗅觉的帮助,味觉的感受是粗糙的,不准确的。因此,茶艺师在引导茶友们品饮时,要根据品饮者嗅觉与味觉的敏感度,有针对性的选择茶品。对嗅觉敏感度较高的茶友,以高香茶为主,会让茶友迅速找到自己的专属茶。对嗅觉敏感度较低的茶友,滋味浓厚口感丰富的茶,反而会很容易获得茶友的喜爱。

  经验表明,嗅觉不够灵敏的茶友,特别是一些老茶客,仍然可以依靠舌头上的味蕾,分辨苦、涩、酸、甜、浓、淡、厚、薄,唯独对茶香的辨别是混乱的。

  注:文来源如月如茶,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责编: 墨墨001
普洱茶品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