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轮斑病的发生生态与防治

  茶轮斑病是茶叶种植期比较常见的一种病害,目前已有成熟的防治病害方法。过去茶轮斑病少有发生,20世纪70年代初期,由于薮北品种的快速推广,使轮斑病开始发生。目前轮斑病的发生有加重的趋势,其原因一是为了防治茶炭疽病使用的治疗性杀菌剂——脱甲基化阻害剂对差斑病效果不好,二是气候的温暖化。

  茶轮斑病发生初期,主要研究并确定病原,以及研究该病的发生生态和防治技术90年代初期研究茶树品种的抗病性,90年代后期研究拮抗微生物的应用和预测。在病原上确定有两种病原:Pestalotiopsis theae和Pestalotiopsis longiseta。1979年在初萌发的茶树新梢上曾出现枯死斑状,开始原因不明,后来安藤用P.longiseta均在新梢基部进行接种,出现新梢枯死症状。
  用P.longiseta菌的培养滤液,也可使茶树叶片出现坏死斑,由此分离出了****,并确定其化学结构,命名为Oxysporone,并从茶轮斑病菌为害形成的病斑中分离到同样的物质。在健全的茶树叶片中发现存在潜在的轮斑病菌。这种潜在的轮斑病菌从秋季起增加,春季减少,其消长受炭疽病、赤烧病防治的影响。茶园中论斑病潜在菌量与轮斑病的突发和局部地区的大发生有密切关系。已确定了检查茶园中越冬叶和老叶种轮斑病潜在菌的简易方法即发生的预测技术。具体方法为取4月上旬的越冬叶及5月下旬至6月上旬没有病斑的头茶残余叶,在室内风干20天,浸湿后在铺有滤纸的塑料容器中密闭保存,9天后根据轮斑病菌的分生孢子角的形成量来确定叶片的潜在菌存在程度,可由此与测头茶和二茶轮斑病发生的程度。

责编: apple
普洱茶品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