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性信息素对卷叶蛾类害虫管理技术的确立

  越冬时期发生的虫害促使合成性信息素对卷叶蛾类害虫管理技术的确立,这是重大发现。茶小卷叶蛾和茶卷叶蛾是茶树上的两种重要害虫。20世纪50年代起开始了茶小卷叶蛾的营养生理学研究,1961年完成了茶小卷叶蛾人工饲料配方的研究,确立了大量饲养的方法。在此基础上,人工饲养了10万头茶小卷叶蛾雌蛾。70年代初步探明了茶小卷叶蛾的性信息素包括Z-9-十四碳烯醇醋酸酯(63%)和(Z)-11-十四碳烯醇醋酸酯(31%)2种主要组成,以及(E)-11-十四碳烯醇醋酸酯(4%)和10-甲基十二碳烯醇醋酸酯(2%)2种次要组成。1981年又查明了茶卷叶蛾的3种性信息素组成:(Z)-11-十四碳烯醇醋酸酯(30%)、(Z)-9-十二碳烯醇醋酸酯(3%)和11-十二碳烯醇醋酸酯(1%)。当时用这两种卷叶蛾的性信息素诱捕器在茶园中诱杀刺蛾时,田间刺蛾交尾率明显降低。由于田间虫满性信息素的成分,雌雄蛾间的正常交尾受到扰乱,因此成为交流搅乱法。
  当每公顷500~900只有不起时效果不明显,每天这些性信息素化合物的蒸散量为3.5~4.0g/hm2时,两种卷叶蛾的日交尾阻碍率均在90%以上,田间条件下雌蛾的交尾率茶小卷叶蛾为47%~56%,茶卷叶蛾为29%~48%,推算出防除率茶小卷叶蛾为50%,茶卷叶蛾为60%~70%。对5hm2茶园连续2年的处理结果表明,处理区的越冬幼虫密度茶小卷叶蛾比对照区减少1/5~3/5,茶卷叶蛾减少2/3~9/10。因此认为,在5hm2以上的大面积茶园重用性信息素处理可以获得稳定的防效,在越冬时代成虫发生前设置性信息素诱捕器,秋季可长时间减低幼虫密度。茶小卷叶蛾和茶卷叶蛾的性信息素于1983年在日本已获得登记,在静冈县级百公顷茶园范围内使用。2001年又添加了新的有效成分,以新型交信搅乱剂进行登记。
责编: apple
普洱茶品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