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杯泡茶真的那么好吗?

  泡茶有讲究 ,有的茶适合用紫砂壶来泡,有的适合用玻璃杯来泡,须多了解茶叶情况。文絮:玻璃杯泡茶真的那么好吗?

  我不懂茶,甚至很难分清新茶与旧茶(馊茶除外)。但我挺喜欢茶的,在成都经常与朋友坐茶馆。一来是喜欢由茶风范而引出的茶馆的氛围,安静而闲适,比起酒馆来,舒服很多;二来一直觉着茶是理想的伴侣,总是默默地陪着你,看你激昂,听你倾诉,她却总能找到最合适的位置,以最合适的方式陪你度过。有茶我不乱。这里也很好,象网上茶馆。言归正传,看到前面有茶友发言,说用玻璃杯喝绿茶是最好的,我却觉着不管是什么茶,还是用来源于培育抚养她的土壤而制成的陶制器具(陶杯.陶壶等)来承载她是好的选择。当然,玻璃杯装茶有它的优点:可以观察到茶入水后的美妙姿态和千变万化的造型变化。可这种方式的弊端也是我多年喝茶所无法忍受的:一是我一贯认为茶是柔性的,其柔不亚于水。而玻璃是什么?SI2O4,是以砂石为原料,经化学变化生成的一种非自然的物质,是硬性的东西,排它的,不可浸入的一种物质。知道茶于玻璃杯中给我的感觉是什么吗?笼中的小鸟,宫中的美人。而茶于陶杯中虽不能直接观赏到她的优美,但您大可可以想象得到,女儿拥入母亲怀抱的那种回归的感受,她们相互浸润着,十分贴切,没有理由不散发出各自特质。二就是玻璃杯泡茶对于人来说也中极其缺乏亲和力的,不知是不是很多茶友经受的太多,手的耐热性能已经很好子,反正我每每遇到玻璃杯泡茶,手是不感轻易多碰它的(尽管有时很想喝,或者想端起来摆弄琢磨一番),每到参水的时候,这种感觉就又重新轮回一次。我一七尺男儿尚且如些,想象不出那些纤纤玉手们真能泰然而处之?如果喝茶喝到这个份儿上,是不是失去了喝茶的要旨了呢?既然玻璃对于茶和喝茶的人都是如此难为,真的觉得应该将它扫地出茶门了。


  芙蓉:喜欢就好

  看了这篇东西,虽不太赞同,却又无法说出什么来。
  记得以前看过一篇关于中国建筑的文章说,中国古代的人认为石头是冷冷的、没有生命的(这好象不怎么对,《石头记》里的石岂止是有灵性?),是不适合建造房子的,只可用来建造墓穴,因而我们的古建筑不似西方国家用石头垒起来,而多是土木结构的,有生命的土木建成的房子,才适合人居住。这个观点好像和文絮的同源。
  我没这么高深,我喝茶只是喜欢而已,只要能泡出好茶,我是不拘泥器皿的。就说泡绿茶吧,主要是方便为原则,在办公室用的是木鱼石的保健杯,在家大多用陶瓷的杯,也用玻璃杯。有闲有心情的时候,我也很喜欢用玻璃杯泡绿茶,看到茶叶在杯中舒展、婀娜地舞着,是一种享受。


  子衿:玻璃与陶

  说说我的看法吧。其实芙蓉说得好,虽然理论上各种茶具对茶的影响很大。但是喝茶纯粹是个人感觉,自己觉得舒服就好。

  我的习惯是用玻璃杯冲泡银针类以及香气较浓的茶。这类茶较嫩,水温需控制在85度左右,并不觉烫手。其次,自然是为了看汤色及叶形。有些茶叶展开后娇嫩如花,十分美丽。再者就是陶器容易吸收香气,又因其保温,嫩叶在其中容易起闷熟气。绿茶是完全经不起保温的。又如碧螺春一类细芽茶,太过细碎,用壶泡则清洗稍觉不便。

  至于太平猴魁,六安瓜片一类非芽茶,叶底较老,香气淡,叶片较大,清洗方便,我是喜欢用紫砂壶的。但是切不可加盖,几分钟后需将茶汤倒出,否则熟汤气不可忍受。

  也有例外。有些茶对陶壶有天生的亲和力,比如虞山绿茶和宜兴本地的绿茶,都是细嫩芽茶,可是特别适合用紫砂壶.不知是何原因。

  理论上所有清香形的茶,不宜用紫砂壶,主要是因为吸收香气的缘故。比如文山包种,原本就是以香气清扬为特色,在壶中转了一圈,会淡了许多。冲泡过文山包种的紫砂壶,许多天后香气仍盛,需处理过方能泡其它茶。这种茶比较适合用盖碗。又如发酵轻的铁观音,用盖碗则有特别明显的韵味。但是滚水冲入盖碗再倒茶汤,十分烫手,一直没适应,所以也只好用紫砂壶了。

  我个人是比较喜欢搭配茶具与茶的。一是深知茶具对茶的影响极大,其次也是为了赏心悦目。不过也是因地制宜。在办公室里,习惯早上绿茶,下午乌龙。比较简单。在家里则略讲究一些。有间茶室,喜欢整个周末在那里摩挲。喝茶本是十分享受的,自己觉得快乐就好。 

责编: apple
普洱茶品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