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的茶叶喝不出逼格?为什么茶叶无法做成标准化产品?

  总听到不少茶友抱怨,为什么一种茶,能喝出那么多种味道,在茶馆感觉很好的茶,在家里泡就不一样了,是不是中间被掉包了?
 
  为什么茶不能像烟酒一样,可以做成每个批次味道一致(除红酒),而茶叶不可以。茶叶的口感如果做成标准化产品的话,一批产品,从质量到口感都能标准化,消费者接受程度有多大?
 
  我们聊一聊茶叶的标准化?文章中所说的茶包括中国所有的茶,但笔者钟受普洱,有时就以普茶代之。
 
  标准化的茶,首推立顿,我不喝,但不否认它是好茶
  但99%的喝茶人都对立顿不屑一顾,质量低下、摆不上台面、连茶叶都不算?
 
  但“立顿”一个品牌的茶消费量能抵得上大半个中国人喝掉的茶。世界上找不出第二个出来这样有名的品牌?
 
  其实我也不喝立顿,对于立顿,它的缺点我无法接受,它的优点对我而言没有意义,立顿的成功,是“产值”的成功,是受众面的成功。对于它的“成功”的认同,要看判断者的价值观取向。
 
  我不喝——仅只限于我从我个人品饮取向出发。
 
  但一定要承认立顿的优点和长处,并不妨碍我反感立顿的茶品。前者基于产业,后者基于我个人的品饮取向。
 
  中国茶的精髓,是中国特有的茶文化
  大家不用纠结茶文化的问题,就像咖啡,既有雀巢这种冲剂、也有星巴克这种现煮的咖啡,更有种类繁多的可以回家自己磨制的咖啡豆;面对的消费者是不同的。
 
  日本人消费最多的饮料,就是乌龙茶,不加糖的那种。说是习惯也好,我们国家现在的年轻人在喝茶方面确实比不上日本。
 
  有人回答标准化的茶叶喝不出逼格,我想说的是喝茶的逼格和人有关和茶叶无关。
 
  英国下午茶,是一项高尚的社交方式,比起中国的茶道,更受欢迎。
 
  再说中国的茶文化,普洱,最普通的7572也要开茶醒茶洗茶泡茶,红罐大红袍要退火,泡的时候要淋壶...做到这些,泡出最理想的口感,才是逼格所在。
 
  茶包的话,大益也有在出普洱袋泡茶,慢慢在尝试。但是更重要的是宣传,是让大伙儿在观念上接受茶叶文化。“我只喝咖啡不喝茶”这种话我同事经常说,很是自豪。我总觉得我们要做点什么来改变。
 
  “变化多端”的茶口感也是中国茶的魅力所在,但与品质标准化并不矛盾
  普洱茶在不断细化着。而在茶友眼里被定义为“变化多端”的普洱茶也必须向着更加细化标准的方向快速前进。
 
  单方面认为“标准化”的目的是让所有的中国茶口感滋味变成一致,这是一种误解,而中国茶打开“标准化”的正确方式是对茶叶的整个生产过程进行品质的监测把控,包括鲜叶的等级、工艺的优劣、成品的安全卫生等,更大程度激发出不同的茶不同的特质。
 
  标准化,让茶叶品质有更高保证,标准化,让劣质产品的营销者无从吹嘘。去实现这样的“标准化”,实则是市场趋于理性的表现。
 
  传统中国茶也有自身缺陷
  图文无关
 
  我喝传统式茶叶,特别偏好普洱,也不妨碍我承认传统茶叶自有其缺陷。
 
  有没有缺陷的东西么?
 
  好像没有。
 
  我喜欢它的优点,同时愿意承受它的缺点,就够了。
 
  中国传统茶优点,在于他的文化底缊,每一种茶的背后,有当地人数百年的历史习俗,生活态度等,每一品种茶的制作方式,品饮方式,甚至是口感特征,都有着浓厚的文化印记。这是中国传统茶的优点。
 
  缺陷也是显而易见的。中国的产茶区太广,而每个大产茶区中的茶园又都是小片式的,每个茶农所有的面积并不大。85%的茶农都是自家种了卖给收茶的茶贩子,个体经营,这个导致市面上流通的茶叶参差不齐,质量确实存在一定问题。
 
  这个现状有点像十九世纪的法国红酒,交通发达后,原先本来较多是本地消费的葡萄酒,争相外卖,这个过程中如何分辨酒的优劣也是问题。AOC法例管制是1935年出台的,AOVDQS是1949,至于VDP和VDT等到1979才出现,所以估计中国的茶也要走过这样一段路才能上轨道。
 
  标准化是指质量标准化,而不是口感的标准化,茶文化需要多种多样,但不是一种逼格?
  标准化,我认为主要有三点:
 
  1、数据标准化。
 
  2、质量标准化。
 
  3、市场标准化。
 
  我自己觉得中国茶叶比较好的方向是朝着法国红酒的分级制度去走,至于分几级可以再讨论。像西湖龙井、太平猴魁、君山银针、大红袍等原产地小的名优茶,受限于产地面积,可以像名庄酒一样设计原产地保护,制作方法和制作过程以法定形式推行,对违规用外山茶冒充的茶农茶企取消资格。然后产区内次一级的茶青做出来的茶给个类似的认证,证明确实山场品种都是不错的,只是达不到一级庄的标准。
 
  质量标准化主要有原料端和成品/半成品市场的规范化,针对质量问题形成统一的市场认知,如质量的认证和相关质量项的检测等,以保证整个质量体系形成统一的认知。
 
  当然,实现“标准化”需要一个过程,须由行业内少数专业度较高的品牌来引领,通过市场需求和消费者的反馈来树立大标准。在云南,普洱茶的标准在区域、生产、品质和价格等方面正在不断细化,除了国家规定的标准外,很多厂家也建立起自己更精细的标准,用标准来提升茶品品质。可以这么说,实行标准化是正面面对普洱茶品质提升的最好思路,在未来如果依然不愿意实行标准化,其实是不愿意真正去提升品质的表现。
责编: 水方子
普洱茶品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