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墓掘好茶!跟着《寻龙诀》分金定穴探墓找到它

        众人期待的盗墓探险电影《寻龙诀》最近可是火得一塌糊涂,作为原著小说的“灯丝”,自然是要去电影院捧捧场的。

  这一去可不要紧,编辑发现了整部戏的焦点——能够打通阴阳两界的魔物“彼岸花”,居然从QQ空间的高逼格“曼珠沙华”就变成了一片茶饼!不信你看下图!

  

  (《寻龙诀》剧中“彼岸花”造型)

  

  (普洱茶饼)

  我勒个去,大家抢什么抢啊!茶饼嘛,说茶网多的是呢!那个会说四川话的刘晓庆嬢嬢(阿姨),来来来,说茶网给你送一提“彼岸花”,保证你青春不老、容颜不凋!

  走出影院后小编暗想,要是咱也有摸金校尉那样的本事,通晓“十六字阴阳风水秘术”,是不是也可以跟着考古学家一起,到古墓里寻一寻古代陪葬的好茶呢?

  其实,到现在为止,已经有不少的考古学家通过对古墓的挖掘考察,找出了不少古代的茶叶遗迹和茶具了。不如就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这些隐藏在古墓中的茶叶遗迹吧!不过是真是假,还请看官您的心里明镜似的。

  寻龙千万看缠山,关门如有八重险,一重缠是一重关,不出阴阳八卦形。Action!

  定穴:陕西省蓝田吕氏家族墓

  坐标:北纬N34°,东经E109°

  年份:2006年进行挖掘

  见宝:极品千年白茶

  

  2006至2009年,中国考古不断在蓝田吕氏家族墓地有新发现。宋代著名金石学家吕大临,与兄吕大忠、吕大防、吕大钧,是“蓝田吕氏四贤”,他们家族的墓地一共有29座,葬了家族5代人,出土遗物700多件,这都还是在多次被盗之后的收获。

  

  先看图比较直观,墓地最深有15米,同辈人并排着葬下,后代再在上面一层葬下。成人墓葬就有16座,婴幼儿墓葬7座。可见家族宏大,墓室完好地延续了几百年,不过可惜,在考古之前就有盗墓者闯入,造成了毁损。

  

  小编要告诉大家的是,在这么多的出土文物中,有大量的茶具,并且还有留存千年的茶叶!

  据了解,在数十件不同材质、主要用途为茶具的渣斗中,一件铜质渣斗上附着的一小撮茶叶极为罕见。

  

  (就是红色圈圈里面的它!)

  茶叶呈风干状,大约有30多根、清晰可辨。铜质渣斗出土于编号M12墓葬的墓道口处。

  除了在铜钵的底部附着有茶叶外,渣斗边缘上还有残茶流淌的痕迹。据《三秦都市报》报道,“考古工作者经过考证后,初步认为这些茶叶可能是属于产自福建的白茶。”

  

  对了,以上这些也都是蓝田吕氏家族墓里的古物,那诱人的兔毫茶盏和油滴釉茶盏和其他各种古董茶具,足以看出蓝田吕氏家族对茶的痴迷,并且还财大气粗地拥有这么多宝贝。

  小编呜呼哀哉后,也要把家里的“晒珍珠”和杯杯碗碗带走陪着我,专家们到时候记得来挖掘我,那时小编的大名将会重见天日。

  定穴:浙江省余姚市田螺山遗址

  坐标:北纬N30°,东经E121°

  年份:2004年进行挖掘

  见宝:6000年前人工种植茶树树根

  田螺山遗址在2001年被发现,在2004年首次进行考古发掘。遗址位于浙江省余姚市三七市镇相岙村的田螺山周围,总面积约为30000平方米,文化层堆积厚度超过3米,距今年代约为5500~7000年。出土文物中包括无数的植物遗存和动物遗骸及纺织工具等。其中,小编关注的便是那些茶树根。

  

  根据浙江在线-今日早报的报道中可以得知,就在近几年,已有专家把它从存疑的茶属植物大胆推定为茶树根,这个数据把中国境内开始种植茶树的历史由过去认为的距今3000年,直接翻了个倍,上推到了6000年前。

  

  因为在2008年12月时,部分树根和浸泡树根的水液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进行化学检测,鉴定是否含有茶树特征性成分茶氨酸。最终经色谱检测,树根和水液虽然多次换水浸泡,但都检出有茶氨酸。

  由此检测推论出,余姚田螺山是迄今为止考古发现的、我国最早人工种植茶树的地方。话说,没有茶叶,有个或许是历史遗留的茶树根也是一桩幸事!

  定穴:湖南省马王堆汉墓

  坐标:北纬N28°,东经E113°

  年份:1972年进行挖掘

  见宝:出土茶叶据推测是黑茶

  

  马王堆汉墓应该在有一定常识的人心中都不会陌生,至少听说过这个名字。先跟着小编来看一张墓室的概念图,小编想说,中国馆是不是参考它的造型啊?古人的手艺可真是精巧。

  就在如此庞大的地下墓地中,竟也有茶的痕迹。根据《益阳晚报》报道,1972年至1974年的时候,在对墓葬进行发掘时收获了一件并不算“高大上”的用竹篾包装的物品。转眼10年过去,1987年《茶叶通讯》杂志表示,“当时得到的黑色颗粒状物品通过切片处理,被确认是茶叶。”

  此后,益阳市茶叶局局长、高级农艺师易梁生和湖南农大教授施兆鹏也都异口同声地声称:“这个和安化黑茶有一定关联。”如果这些说法真的科学、可信,那么安化黑茶的历史又可以向前推移900年的时间。

  除了茶,还有最契合《寻龙诀》的点——鬼火。1971年底,位于马王堆附近的省军区366医院决定在马王堆的两个小山坡建造地下医院,施工中经常遇到塌方,用钢钎进行钻探时从钻孔里冒出了呛人的气体,有人用火点燃了一道神秘的蓝色火焰。

  是的,和剧中的配备一样,有燃点极低的磷做成的保护墓室的装置,如果小编在场的话,当时就直接跪了,还探什么宝啊!

  其实当时和小编一样吓尿了的人很多,所以湖南土话里还把它叫做“火坑墓”。最早接到消息的湖南省博物馆的侯良马上意识到,遇到的是一座古代墓葬,便开启了挖掘之路。

  《寻龙诀》中的奥古公主也有对得上号的人物,因为神秘的古墓绝不能少了千年不腐女尸!马王堆汉墓是西汉初期长沙国丞相、轪侯利苍的家族墓地,不腐女尸就是一号墓墓主利苍妻辛追。

  经历了2100多年的沉积,形体完整,全身润泽,部分关节可活动,软结缔组织尚有弹性,几乎与新鲜尸体相似(专家看到的是这样,不是小编~),是尸体保存记录里的“极品”,至于怎么保存尸体的方法,至今也是未解之谜。

  定穴:安徽省六安北宋墓

  坐标:北纬N31°,东经E116°

  年份:2010年进行挖掘

  见宝:炭化茶叶疑似物

  2010年11月,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六安城东一座宋代砖室墓进行了发掘清理,根据出土文物推测该墓的下限为北宋熙宁年间。

  在清理过程中,有一样东西引起了研究院的注意,那就是炭化茶叶疑似物,它出土于该墓的主棺,但由于埋藏环境恶劣,出土时呈黑色团状,朽烂严重,根本无法从外观形貌上对其进行鉴别,且已失去原有的强度,碰触易破碎。

  

  (就是这一坨黑黢黢的东西,它竟然是一坨茶叶~怀疑自己的想象力了吧?)

  但学者们对它的好奇心丝毫不减,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范文奇、龚德才、姚政权、李德文等人,就对它进行了技术鉴定,让它与云雾绿茶进行对比,参照的方法为《中药鉴定试验技术》。进行了平常人都看不懂的实验后,全方位地从非腺毛、簇晶、细胞一一进行比对。

  
  (炭化物与云雾绿茶的非腺毛、簇晶、细胞对比图)

  最终得出论文《六安北宋墓出土炭化茶叶疑似物的鉴定分析》,证明该炭化物为植物叶片的堆积物,属于山茶属植物。再通过《茶叶生物化学》中茶叶中有效成分进行比较,发现该炭化物有咖啡碱,分析结果表明其确为茶叶。

  再加上陆羽的《茶经·八之出》的记载,六安属寿州,为淮南重要产茶区。并且欧阳修的《新唐书》也可以表明六安地区茶地域广阔,茶叶市场自唐代起就非常繁荣,更加坐实了六安北宋墓出土的就是茶叶,并且绝非偶然。

  定穴:宝鸡法门寺地宫

  坐标:北纬N34°,东经E107°

  年份:1987年进行挖掘

  见宝:唐代系列宫廷茶器

  纵观所有古墓的出土文物,小编认为这个法门寺地宫出土的茶器最为精致、高雅,说低俗点全都是真金打造,说高级点手法十分讲究。

  小编在百度百科上了解到,这个地宫是1987年开始发掘的,当时出土了大量生活用器,包括食器、酒器等饮器,但茶器最多。

  

  上图便是茶器之一鎏金茶碾。

  通高7.1厘米,长27.4厘米,槽深3.4厘米,辖板长20.7厘米,宽3.0厘米,全重1168克。通体呈长方形,由碾槽、辖板和槽座组成。槽呈半月形尖底,与槽座焊接。

  槽身两端为如意云头状,两侧各有一只飞雁及流云纹(忒土豪的感觉~)。槽座嵌于槽身,座壁有镂空壶门,门之间饰天马流云纹。茶碾子打开后,上置纯银锅轴,轴长21.6厘米,轴径8.9厘米。轴刃有平行沟槽,轴杆圆形,中间粗两端细,其上錾刻“五哥”两字,表明此器为唐僖宗供奉。

  这里小编要科普一下,茶碾子是碾茶器,在煮茶时,用来碾碎饼茶的器具。

  

  而这个像鸟笼子的东西,其实也是和茶相关的。它叫鸿雁球路纹银笼子,是用来烘烤饼茶的器具。因为唐代的时候,人们饮的是饼茶,饮茶时要将饼茶先进行烘烤,再经碾碎,才能煮茶饮用。可见唐人对饮茶的用心和讲究。

  

  五处墓室,从距今约7000年前,到汉朝再到唐朝和宋朝,我们感兴趣的或许并不是别人离世后留下了哪些宝藏,也可能根本无法完全断定其真假,毕竟在历史的掩护下,你我都是盲人。

  但我们却可以从中发现,原来茶在中国历史上的分量如此之重。

  茶,它贯穿了我们的上下五千年历史,将我们的文化通过它为载体得以传承,这也是为何史学家们总会钻研于出土的物件是否是茶,是什么茶,他们又是怎么喝的原因。我们想了解历史,更想了解的其实是以前的我们。

  PS:以上古墓资料来源于网络,有待考古等一系列专家进一步求证。

  鸣谢:部分图片来自于“百度百科”、“新蓝网”、“浙江在线-今日早报”。

  注:文章旨在分享,文中观点、实物、数据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责编: 水方子
普洱茶品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