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白茶介绍

  白茶是中国的特种茶之一,主销香港、澳门、印尼、新加坡、马来西亚、德国等国家和地区,它以清凉解暑的药效和清幽素雅的品质风格,深受海内外人们的喜爱。闽东白茶的加工制作始于清光绪年间(187—1908年)(实际上时间可能更早),为福鼎县茶农首创。传统白茶产品有“银针”“白牡丹”“寿眉”3种花色。白等初制工序看似简单,但要制成好茶不容易。福鼎市等农总结出白茶制作工序中关键性的5个字“嫩度和气侯”。嫩度指白茶采摘一定要按标准采。气候因素决定萎凋效果,气温与白茶制作质量关系重大。福鼎茶区流行“天冷变黑,天热变化的说法。1968年,福鼎白琳茶厂在传统白茶制作基础上,应港商要求制成‘新工艺白茶”。1985年,省茶科所又开创一种名叫“白雪芽’的白茶新产品。

  白茶初制工序为:鲜叶--萎凋--干燥--毛擦痕

  萎凋系白茶初制的主要过程。多采取室内自然萎凋方式。技术要求与红茶制作工艺流程中的自然萎凋相同。其整个萎凋过程分开青、拼筛、拣剔3道小工序。

  干燥多采用阴于(凉干)或烘干的方式。

  银针白毫

  又称银针、白毫银针。产于福建福鼎、政和。在清嘉庆初年(1796年),以有性茶树群体--菜茶的壮芽为原料;大约在1857年,福鼎县选出福鼎大白茶良种茶树,1885年便以福鼎大白茶的壮芽制造;大约在1880年,政和县也选出政和大白茶良种茶树,1889年开始以其壮芽制造。1891年已有外销,1912~1916年为极盛时期,1917~1921年因欧洲战争影响,销量一落千丈。1949年后,产量仅几百千克,行销港、澳地区,出口德国、美国。1982年和1986年被评为全国名茶。

  一般在3月下旬至清明前采摘,标准为单芽或一芽一叶,初制有两种处理方法,一种是先剥后晒,即将真叶、鱼叶向下拗断,剥离出"茶芽",俗称"剥针"。动作要领是轻捏、快剥、小停留。剥出的茶芽均匀地薄摊于水筛上,勿使重叠,置通风处的凉青架上或在微弱阳光下晒,不能翻动,以免茶芽受伤变红,待晒至八九成干时,再用焙笼以30℃~40℃文火慢焙至足干。如果天气好,也可日晒至全干。

  另一种是先晒后剥,也称"晒毛针"。将采下来的芽叶薄摊在微弱的日光下,晒至八九成干时移入室内,用手剥去真叶和鱼叶(俗称"抽针"),然后用文火焙至足干或日晒至足干。晒针以北风晴天最好,晒场要开阔通风。精制工艺较简单,焙干后的毛针用六号或七号筛过筛(筛上为上品),再分别用手工摘去梗子(俗称银针脚),剔除叶片、杂质,筛去碎片、轻片,然后匀堆,最后用文火焙干,真热装箱,俗称"热装"。茶性寒凉,有退热、降火、解毒之功效,被视为治疗麻疹良药。

  泡饮时,将约3克左右的茶叶置于沸水烫过的透明玻璃杯中,冲入沸水。刚泡时茶芽浮在水面,五六分钟后,一部分茶芽落在杯底,一部分悬浮杯中,此时茶芽上下交错,有如钟乳石,蔚为奇观。10分钟后,边品饮边观赏,意趣盎然。

  银针性寒凉,有退热祛暑解毒之功,在华北主销港地区,也销往德国及美国等地。在欧州有的在泡饮红茶时,于杯中添加若干银干银针,以示名贵。

  白牡丹

  为历史传统名称,其产区分布在政和、建旭、松溪、福鼎等县。在国际上享有盛誉,以绿叶夹银白色毫芽,形似花朵,冲泡之后绿叶托着嫩芽,宛如蓓蕾初绽而得名。

  白牡丹两叶抱一芽,叶态自然,色泽深灰或暗青苔色,叶张肥嫩,呈波纹隆起,叶背遍布洁白茸毛,叶椽向叶背微卷,芽叶连枝。

  汤色杏黄,叶底浅灰,叶脉微红,汤味鲜醇,长期饮用有退热、祛暑之功效,为夏日佳饮。

  新工艺白茶

  简称新白茶,乃福建为适应香港地区消费需要于1968年开拓的新产品。

  新工艺白茶外形叶张略有缩摺呈半卷条形,色泽暗绿带褐,香清味浓,汤色味似绿茶但无清香,似红茶布无酵感,浓醇清甘是其特色。

  因其条形较贡眉紧卷,汤味较浓,汤色较浓,而受到消费者的欢迎。 

责编: isundust
普洱茶品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