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后浑和冷后酸,名字差之毫厘,意思谬以千里

  茶友们听过“夏绿冬红”吗?
 
  夏绿即是炎热夏季,适合喝绿茶,消热去火,提振精神;冬红就是寒气袭人的冬季,应该多喝红茶,红茶茶性温热,能帮助人体抗寒。
 
  这不,刚进入11月,不管是北方还是南方都有了入冬的迹象,喝红茶的人也多了起来。最近茶友们提出一个问题:红茶放冷了,竟然有浑浊物,究竟是怎么回事?这就是今天要说的重点之一:冷后浑。
  冷后浑
 
  茶汤的“冷后浑”现象不止红茶有,连绿茶、乌龙茶、黑茶都时常出现,只不过尤以红茶最常见。茶友们口中的浑浊物,其实科学一点的名词叫茶乳酪,而且有这种现象反而证明茶叶是高品质好茶。
  构成“冷后浑”现象的主要成分是茶黄素、茶红素还有咖啡碱,茶乳酪的形成就是钙离子、钠离子等金属离子与茶黄素、茶红素等酚类物质结合产生的。通俗点说就是,能出现“冷后浑”说明茶叶中茶黄素含量高,茶叶品质必定不差,毕竟茶黄素是茶中“软黄金”,能够降脂减肥、消炎抗菌等等,对人体大有益处。
 
  那么问题来了,平常喝的茶饮料,不仅冷还在冰箱里冻着,而且没有“冷后浑”现象,是不是说明品质不好?并不是,“冷后浑”虽说证明茶叶品质好,但卖相毕竟不好看,厂家制作饮料时会加入螯合剂来吸引钙离子,只要钙离子和螯合剂结合就会“冷落”茶黄素,以至于茶黄素不能与其扎堆沉淀,这样就不会出现“茶后浑”了。
 
  冷后酸
 
  说了“冷后浑”,就不得不说说其孪生兄弟“冷后酸”了。“冷后酸”一般会出现在普洱茶中,而且这是一种“茶叶加工过程中,工艺控制不当”的信号。普洱茶的酸有两种情况:熟茶酸和生茶冷后酸。
  熟茶酸;熟茶在发酵时,温度过高促使茶多酚和酶产生不好的转化,就产生了酸类物质,这是发酵不当产生的问题。
 
  生茶冷后酸;采摘普洱茶鲜叶,应该用竹箩或是棉麻布袋,便于鲜叶透气;但可能有些茶农直接用了编织袋,鲜叶就会被过度捂压使得温度升高,透气性差,加之鲜叶的水分散发,茶叶进行了轻度发酵,就产生了酸味,这是采摘时保存不当的问题。第二种是干茶受潮的问题,普洱茶制成干茶后,含有水分在4%-6%以上,此时被放入不透气的袋子里,在回潮的加持下,也会产生轻度发酵,致使茶汤发酸。
 
  茶叶的转化其实就是多酚类和酶类物质的转化,正常转化下,茶叶口感和香气都清新怡人,非正常转化就会带有一股酸味或者馊味,大大影响口感。总而言之,茶叶品质的好坏,除了原材料要上乘之外,每一步工艺都至关重要。所以建议茶友们,买茶时不妨看看茶汤放凉后有没有“冷后浑”现象,或者尝一尝口感是否有发酸,发酸的茶叶需要慎重考虑了。
 
责编: yunhong
普洱茶品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