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茶时不走心,喝茶时要伤心

  经常有茶友说,在茶叶店买茶,试饮时喝到的茶明明很好喝,但是买回家自己泡,不是又苦又涩就是一点香气也没有,不像是同一种茶,怀疑是不是商家以次充好了;有的茶友甚至认为,茶本来就是这样又苦又涩、不好喝的。
 
  泡茶,是一门技艺和修行。在茶叶品质大抵相同的情况下,冲泡得当的,自会让人得到更好的品饮体验。相反,如果泡茶时不走心,那喝茶的时候,可就要伤心了。
  1.日常泡茶三要素
 
  对于日常品饮而言,所谓泡茶,无非就是采取合适的方式,将茶叶中的可溶物质,用水将其溶解成均匀的茶汤。所以,泡茶无定式,只需综合把握好投茶量、水温和冲泡时间这三要素。
 
  投茶量。按照饮茶“宜淡忌浓”的原则,总体来说,茶水比一般为1:50~1:30,即3~5克茶叶150毫升水。这个投茶量基本保证了比例的协调,可根据品饮人数、口味等因素自行调整,同时调整每泡时间,加以配合。
 
  比如1~2人时,通常3~5克;3~5人时,一般5~8克;希望多泡几巡的可以加大投茶量,同时在开始几泡尽量快速出水;等等。
  水温。水温影响到茶叶内含物质的浸出,茶汤温度影响到香气和滋味的呈现。通常情况下,芽叶细嫩的,水温宜低,在85℃上下;叶子偏成熟的,水温宜稍高;焙火类的茶,水温宜稍高。
 
  冲泡时间。在几十秒至3分钟之间,根据投茶量、茶叶的老嫩、茶叶的形状和紧结度、茶叶的揉捻和发酵程度、以及水温灵活掌握。比如叶子嫩的,时间短些;紧压茶类,时间需长一些;等等。此外,第1泡、第2泡、第3泡等不同泡次的冲泡时间,可视情况适当调节。
  2.常见的泡茶不“走心”
 
  也许是因为茶对于中国人来说太常见、普通了,很多人常喝茶,却没有真正去体会茶,泡起茶来也很随意。
 
  (1)一把茶叶泡半天
 
  很多茶友喝茶,特别是中年茶友们,经常都是一个大茶杯,一把茶叶泡大半天甚至要泡一天。这样品尝不到茶的真味。很多茶,应该说绝大部分的茶叶,都会因为长时间浸泡而导致茶汤滋味偏苦涩,且香气散失。而且长期浸泡容易使茶中的重金属析出,不利健康。
  (2)茶水不分离
 
  为了品尝到一杯清香醇韵的茶,茶水分离是泡茶时不可忽略的关键环节。但在普通大众的日常饮茶情境中,很多并不能及时做到茶水分离,比如用保温杯、马克杯、普通玻璃杯等来泡茶。
 
  在没有条件采用整套工夫茶具冲泡茶叶时,比如在多数办公场合,可以通过采用类似飘逸杯或者快客杯之类的泡茶用具,关键是做到茶水分离,从而控制冲泡时间。
 
  (3)对于茶水比完全没有概念
 
  很多人泡茶对茶水比完全没有概念,放多少茶完全凭感觉,甚至根据茶叶的价格,价格贵的少放点,便宜不心疼的就多放点。茶水比说不重要也不重要,因为个人口感浓淡的喜好不一;说它重要又真的重要,因为它是影响茶汤口感很重要的因素,另外,长期喝浓茶,对健康也不好。
 
  (4)不管什么茶,都用开水冲
 
  很多朋友泡茶,不管什么茶,直接开水倒入。其实泡茶的水温不仅影响出汤口感,而且有损茶叶营养。高水温会使茶汤中的咖啡碱和茶多酚快速浸出,而咖啡碱和茶多酚是茶汤苦涩味的来源,如果含量过高,那么茶汤苦涩味就会很明显。高温还会使茶叶维生素类物质遭到破坏,降低了茶的营养。
  日本茶道大师千利休说:所谓茶道,其之本,亦不过是烧水、点茶。夏天如何使茶室凉爽,冬天如何使茶室温暖,炭要放得适当,利于烧水,茶要点得可口。这就是茶道的秘诀。
 
  拿到一款茶,分辨它的种类、特征,回忆相关的泡茶要点,再用一份期待的心情开始泡茶,就已足够。泡茶、泡好茶,并不很多人想象中的那般复杂。就像吃货会期待和要求厨师认真对待料理食材一样,用一份愿意静下来享受茶的心情来泡茶,自然会有水到渠成的所得。
责编: 水方子
普洱茶品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