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事”与“心事”

    饮茶,是家常俗事。所谓“柴米油盐酱醋茶”,乃生活中必备的七件大事之一。然饮茶历经士人多层渲染之后,遂近雅化。至宋,雅淡成风,茶事亦蕴蓄了浓郁的文化内含,它同宋词、宋瓷一样,成为独具一品的文化景观。雪芹似乎深谙此道,《红楼梦》中的茶事描述,不仅展现出茶文化的高层品位,而且也使人物于茶事中性情毕现,栩栩如生。
 
    《红楼梦》写茶事,以第四十一回最集中。文中写到贾母带领众人游览大观园,到栊翠庵,老太太向妙玉道:“把你的好茶拿来。”妙玉捧上茶,老太太又道:“我不吃六安茶。”妙玉笑道:“知道,这是老君眉。”这写的是茶事中的论叶之道。六安茶、老君眉均系上等好茶,只不过六安茶味苦,茶汁滞涩;而老君眉则味甘醇,香气馥郁,更适合年事已高的老人家。妙玉“气质美如兰”,贾母“贵为朝廷命妇”,曹雪芹均以茶道的文化背景中出之,真有惊采绝艳之妙。
 
    接下去论水,所谓精茗蕴香,借水而发。可见水对茶是很重要的。曹雪芹在饮茶论水中,充分开掘出他笔下人物的不同审美性情。文中叙及当老太太接茶后,便问,是什么水?妙玉笑道:“是旧年蠲的雨水。”贾母便吃了半盏。其实,妙玉给贾母吃的雨水茶,并不是上等茶。雪芹于此揭示二重意蕴,一是,贾母虽贵然近俗,以雨水敬之,老太太也就满意了;二是,妙玉乃性情孤傲的至洁之女,对于贾母亦只敬老而不攀贵,人物风韵于此曲曲传出。
 
    果然,妙玉上茶之后,便悄约钗、黛二人到耳房内,妙玉自向风炉上煽滚了水,另泡了一壶茶。宝玉便轻轻走进来,笑道:“你们吃体己茶呢!”的确,这种“体己茶”才是最佳上品。缘由即在“水”上,这水,竟连黛玉都没有品尝出来,误以为也是“旧年的雨水”,因而引起妙玉一阵冷笑,讥之为“大俗人”。原来,这里泡茶用的水,是五年前妙玉收的梅花上的雪,密封在花瓮中埋于地下畜养而成。她自己总舍不得吃,今日取出来招待最体己的朋友。敬茶以礼,从这个审美侧面,雪芹把这个雅得近乎精致的美人写得神形毕现。所以,早期的庚辰本此回的回目是“栊翠庵茶品梅花雪”,即突出品茶的各类人物的心性;至后来的程乙本,回目却改成“贾宝玉品茶栊翠庵”了,韵味尽失。
 
    《红楼梦》正是把各类人物置于文化的审美背景上来着意描画的。茶事至于品,亦可从中窥见其性格特征,它的精神外化,在于茶具的美质与人物气质的吻合上。妙玉招待贾母一行的茶具大约有四类:给贾母的是成窑五彩小盖茶杯,这种杯精致华贵,正与贾母身份相合。给众人的,都是一色“官窑脱胎填白盖碗”,名贵但品位稍低。给钗、黛的却是希世罕珍,宝钗的是攽爮斝,乃晋王恺和宋代宫廷秘物,正与宝钗皇商家庭身份相合;黛玉却是以垂珠篆字镌着“点犀蕎”三字的茶杯,这种篆字笔画断成小点儿,正隐现黛玉以泪尝情的倩影和诗心。至于给宝玉的九曲十环一百二十节盘虬大盏,亦隐伏妙玉请茶的深心以及她与宝玉之间的感情纠葛。文心大于人心,曹雪芹于细微处精心运思,竟使茶具以不同质色表现出人物的多层面性格,也许他自己也始料不及。
 
    红楼茶事的审美化,在突现人物个性特征上可以说达到了极致。
 
    第二十五回“靥魔法叔嫂逢五鬼”,有一段吃茶的描写,别具妙趣。
 
    宝玉烫伤了脸,林黛玉到怡红院来看望,恰巧李纨、凤姐、宝钗都在这里。闲话中谈到王熙凤送给大家暹罗进贡来的茶叶时,宝玉、宝钗和凤姐本人都说不太好,独有黛玉感觉吃着好。
 
    宝玉道:“你说好,把我的都拿了吃去罢。”凤姐道:“我那里还多着呢。”黛玉道:“我叫丫头取去。”凤姐道:“不用,我打发人送来。我明儿还有一事求你,一同叫人送来罢。”
 
    黛玉听了,笑道:“你们听听,这是吃了他一点子茶叶,就使唤起人来了。”凤姐笑道:“你既吃了我们家的茶,怎么还不给我们家作媳妇儿?”众人都大笑起来。黛玉涨红了脸,回过头去,一声儿不言语。宝钗笑道:“二嫂子的诙谐真是好的。”黛玉道:“什么诙谐,不过是贫嘴贱舌的讨人厌罢了。”说着便啐了一口。凤姐笑道:“你给我们家作了媳妇,还亏负你么?”指着宝玉道:“你瞧瞧人物儿配不上?门第儿配不上?根基儿家私配不上?那一点玷辱你?”黛玉起身便走。
 
    于此,脂砚尝批曰:
 
    二玉事,在贾府上下诸人,即看书人,批书人,皆信定一段好夫妻,书中常常每每道及,岂其不然?叹叹!
 
    在古代,“吃茶”除了“喝荼”之义外,还有“女子受聘”的意思。它积淀着丰厚的民俗文化景观。明人郎瑛在《七修类稿》中尝言:“种茶下子,不可移植,移植则不复生也。故女子受聘,谓之吃茶。”这种文化内涵,乃在以茶树之坚贞喻女子玉洁所致。这里,风姐用“吃茶”引出“作媳妇儿”,正道出了黛玉的心事,她“起身便走”,只不过是大家闺秀的一种姿态而已。同时,玉石良缘,应是当时贾府的一种共识,无奈迭多变故,所以,脂砚只好“叹叹”!
责编: 语笑嫣然
普洱茶品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