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茶道的雏形(下)

中华茶道的雏形(下)
 
——节选自《天地融入一茶汤——中华茶道中的儒学精神》“导论”第一节
 
  我们主张,虽然唐代是中国茶文化的第一个高峰时期,但也只是为中华茶道的出现做了铺垫,并未形成真正意义上的茶道。中华茶道在宋代才真正出现,主要依据在于正是在宋代茶中有道、道在茶中,即道茶合一的观念才真正成形。唐代的饮茶活动还有着浓厚的、与茶这一实物的直接、现象性关联,这直接干扰并降低了有关茶的超越性思考。宋代就有所不同,闲适生活方式的普及和格物致知理论的兴起,为茶道的提出分别提供了现实的和思想的双重铺垫。
  宋代是众多中国式文化形态深化、精致并达到顶盛的时期。在饮茶方面,宋代饮茶不再加香料、盐等其他味重之物,单纯的茶汤之原味得以突出。宋代盛行的是点茶法,是将茶饼碾成细末,置茶盏中,先注少量沸水调成膏状,继之量茶多少倒入沸水,边注沸水边用茶筅击拂茶盏中的茶汤,使之产生泡沫后饮用,即细嚼慢啜式的品饮。喝茶的过程被延长了,煮茶者(茶主)和饮茶者(茶客)之间的互动开始被注意,因茶而发问内心,主宾间不断自省,并由此反观世界,力图达到物我两忘的超然境界,茶—人—思三者高度合一:人在茶中,人因茶生思,思的对象关联茶,茶须臾不离人。由茶悟道,将道注入饮茶、品茶之中,这被视为一种独特的修为、静养,饮茶活动开始成为了中国文人的素养,直到这时,“茶道”才水到渠成。
  宋代之所以提出了茶道,也与中国哲学特别是儒家哲学到此时达到了抽象化、学理化的发展阶段有关。例如,理学大家朱熹曾由茶格出理,他说“物之甘者,吃过而酸,苦者吃过即甘。茶本苦物,吃过即甘。问:‘此理何如?’曰:‘也是一个道理,如始于忧勤,终于逸乐,理而后和。’盖理本天下至严,行之各得其分,则至和。”(《朱子语类·杂类》)朱子指出,茶道无非是理,无非是和,与理、与和合一的茶道不再是茶外之道或喝茶者的主观感受,茶道具有了客观必然性,它分有了理,只是具体殊相有异,分殊的茶在其内在精神上——茶道——只是一个理。易言之,茶道与理直接勾连,相通无碍。[1]
  [1]李萍.论中国茶道对儒家自然观的扬弃[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16,32(1):103.

      相关链接:中华茶道的雏形(上)
责编: yunhong
普洱茶品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