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道精神五真谛:和、静、德、怡、真

  和,静,德,怡,真,是茶道精神的高度浓缩和概括,是中国茶道茶艺的精髓,是云南普洱茶的灵魂。
 
  茶道精神产生于特定时代的综合性文化,带有东方农业民族的生活气息和艺术情调,追求清雅,向往和谐,基于儒家的治世机缘,倚于佛家的淡泊节操,洋溢道家的浪漫理想,借品茗倡导清和、俭约、廉洁、求真、求美的高雅精神,其特点表现在:“一为中和之道;二为自然之性;三为清雅之美;四为名伦之理”。
 
  和-中国茶道的核心灵魂和。和悦能致祥,和谐万事兴
 
  儒家从“大和”的哲学理念中推出“中庸之道”的思想。在儒家眼里,“和”是中,“和”是度,“和”是宜,“和”是当,“和”是一切恰到好处,无过亦无不及。
 
  在茶道中,“和”一直贯穿其中。采茶讲究“三才合一”天时即采收的时间,地利即好茶出深山,人和即制茶师傅的手艺。制茶过程中,焙火温度就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泡茶时,投茶量要适中,多则茶苦,少则茶淡。分茶时,要均匀地给每位客人分茶。品茶时,讲究闭目细品,心神合一。
 
  和蔼可亲的态度,和颜悦色的待客,和和气气的经营,和和美美的相处,必定会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在茶道中,“和”一直贯穿其中。采茶讲究“三才合一”天时即采收的时间,地利即好茶出深山,人和即制茶师傅的手艺。制茶过程中,焙火温度就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泡茶时,投茶量要适中,多则茶苦,少则茶淡。分茶时,要均匀地给每位客人分茶。品茶时,讲究闭目细品,心神合一。
 
  静,中国茶道修习的不二法则。静心能思辨,静雅则养神,宁静致远
 
  俗话说:“静如处女,动如脱兔”。静者,安定不动,没有声响,使其心情平静,心神安定也。心不静则神不宁,神不宁则行不果,只有心神一致才能把事做好。静心能思辨,一个人心静的时候可以思考辨析很多混淆不清的问题,可以理智地辨别真伪与是非,分清良莠与善恶,不被假象所迷惑,保持清醒头脑。静雅则养神,清静而高雅是滋养人的精神和精力的一剂良方,它包涵心态的静和环境的静雅两个方面。而环境的静雅与心态的静雅又有着直接的关系,环境影响心态,而心态却不能支配环境,只能在心中臆造环境,在意念里闹中取静。
 
  中国茶道正是通过茶事创造一种宁静的氛围和空灵虚静的心静。老子说:”至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一个人最好最美的状态就是安静的时候,宁静而致远,只有神宁心静,才能谋划远大的目标和战略,才能制定长远宏大的规划,才能高瞻远瞩、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静既指物质环境,又指心灵、人格的静雅、清雅和清高;清高之人于清净、静雅之境饮清馨之茶,茶道之意就不呼而出了。静与雅,可以有高雅、文雅、儒雅等多种意思,心境要静,环境要雅,茶具要雅,茶人要雅,品饮要雅,无雅则无茶趣、茶艺和茶文化,自然也就达不到清雅之美的茶道境界。
 
  德,中国茶道的准则。德为人之本,德行能修身,德厚者流光
 
  德,即道德、品行、思想品质、政治品质,是一个人应具备的基本品质,是做人的根本。行德则兴,背德则崩;罪莫大于无道,怨莫深于无德。宋代王安石提出“好德乐善而无求”,宋代苏轼将道德定义为“以至诚为道,以至仁为德”。明代王守仁认为“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德行不孤必有邻,从古至今,任何朝代,任何人,都没有逃脱恃德者昌,恃力者亡的命运。
 
  做人有人德,做官有官德,做茶有茶德,三百六十行,行行都有职业道德。一个道德品行好的人,他的身心自然是健康的。俗话说为人不做亏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门。一个襟怀坦荡、以人为善、助人为乐的人比一个专搞阴谋诡计、祸害别人的人安稳得多,健康快乐得多,这就是德行能润身的道理。我国每年都要评选道德模范,其目的就是培养人们的一种高尚情操,弘扬中华民族的一种美德和精神。
 
  怡,中国茶道修习的身心享受。怡情冶性,怡颜能润心,心旷则神怡
 
  怡,即快乐,愉快,高兴,喜悦之意。一个人保持快乐的心情,不仅对身体健康有益,而且办事的效率也会很高;坏的心情往往使人把事情办砸,所以保持愉快的心情极为重要。俗话说:“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孔子说:“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心地纯洁,胸襟坦然,宽广;不论做任何事都必须要有一个好心情,品茗亦如此。清雅的茶室,静谧的环境,醇厚的茶汤,扑鼻的清馨,不仅润喉、润心,而且可以唤起人们的思绪与遐想,在宁静中抉择,在纷繁中思辨,以达到清心、静气、怡神、养身之效果。愉悦的心情,可以陶冶一个人乐观向上的情操。高兴的容颜,可以滋润舒畅的心田。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对人生总结的四个字就是:“乐观、忍耐”。乐观是一种大无畏的心态,忍耐是一种百折不挠的毅力,正因为有了这种精神,中国才迎来了百花齐放、满园春色的大好时光。一个心胸旷达、坦荡之人,快乐与幸福将永远伴随着自己。
 
  真,中国茶道的终极追求。处人要真情,做事要真心,返璞才归真
 
  真即真实。与假、伪相反。真心诚意、千真万确、去伪存真都表述了真的本质。记得在《红楼梦》中有这样一句话:“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意为把假的当作真的,真的也就是假的;如果把无当作有,那么有也是无。在现实生活中弄虚作假,欺诈客户的事件缕缕发生,假烟、假酒、假钞、假发票、假车牌、假领导、假经理、假警察等等,在现实生活中比比皆是,这些造假人,不但害人,最终也害了自己,有的还搭上了性命。俗话说:“纸包不住火”,任何骗人的鬼把戏,最终要被戳穿的。处人要真情才能有真正的知心朋友。做事要真心才能把事情做好。
 
  人们常说真金不怕火炼,真正好的东西,经得起任何考验,因为它犹如真金而不怕火。好的茶品仿佛黄金,即使埋在泥砂里也会闪光。做茶、做人、做事都离不开一个“真”字,真是物质世界里最本质的东西,因为有了真实的物质,才有感知。而不是先有感知才有物质存在的唯心主义。茶道内涵中的质朴、典雅,就是追求原始、生态、自然、环保的原汁原味,返璞才能归真,无璞则岂能琢玉。
 
  “真”是中国茶道的起点,也是中国茶道的终极追求。所讲究的“真”不仅包括茶应是真茶,真香,真味。而且对客人要真心,敬客要真。
 
  道之真,通过茶事活动追求对“道”的真切体悟,从而修身养性,品味人生。情之真,通过品茗述杯,使茶友之间的真情得以发展,达到茶友之间互见真心的境界。性之真,在品名过程中,真正放松自己,在无我的境界中去放飞自己的心灵,放牧自己的天性。
责编: 水方子
普洱茶品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