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好的明前碧螺春(绿茶)新茶是这样制作出来的

  
  产于洞庭山的碧螺春,有着千年历史,属于十大名茶之一。碧螺春集吴越山水的灵气和精华于一身,备受人们的青睐。“洞庭无处不飞翠,碧螺春香万里醉。”烟波浩淼的太湖包孕吴越,太湖洞庭山所产的碧螺春集吴越山水的灵气和精华于一身,是中国历史上的贡茶。古人们又称碧螺春为“功夫茶”、“新血茶”。高级的碧螺春,茶芽之细嫩0.5公斤干茶需要茶芽6-7万个。
  要想喝到一杯上好的碧螺春,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采茶时,青芽中有茶碱,采多了,手指就被茶碱染黑了,严重时还会开裂,裂口碰到青芽汁非常疼,这种情况下一般采茶人会戴上手指套采茶。采茶必须站着采,双脚站了一天腿也肿的厉害。然而这还仅仅是个开始。
  茶叶采回,必须及时进行精心拣剔,剔除鱼叶和不符标准的芽叶,保持芽叶匀整一致。老茶农们熟练地手起手落,在桌上磕一下指尖拣下的叶片,留下鲜嫩的芽芯。这个过程很枯燥,很漫长,但为了制出好茶,却是必经之路,挑拣茶叶也是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
  上好的碧螺春讲究新鲜,一般是清晨采茶,中午前后捡剔质量不好的叶片,下午至晚上炒茶,做到当天采摘,当天炒制,不炒隔夜茶。碧螺春炒制在平底锅或者斜锅内进行,杀青-炒揉-搓团焙干,三道工序在同一锅内一气呵成,炒制特点是炒揉并举,关键在提毫,也就是搓团焙干工序。

 
  杀青
 
  要求锅温达到200℃,投叶500克左右,以抖为主,双手翻炒,做到捞净、抖散、杀匀、杀透、无红梗无红叶、无烟焦叶,历时3-5分钟。

 
  揉捻
 
  要求锅温70℃以上,采用抖、炒、揉三种手法交替进行,边抖、边炒、边揉、随着茶叶水分的减少,条索逐渐形成,炒时手握茶叶太松不利紧条,太紧则会使茶叶溢出,在锅面结“锅巴”,力度的拿捏,凭借的全是手上的经验。

 
  搓团显毫
 
  当茶叶达六、七成干时,保持锅温在50-60℃,开始搓团。边炒边用双手用力将全部茶叶揉搓成数个小团,不时抖散,反复多次,搓至条形卷曲,茸毫显露。这时候深吸一口气,满肺都是碧螺春的清香。

 
  烘干
 
  保持锅温在30-40℃,采用轻揉、轻炒手法,达到固定形状,蒸发水分的目的,待茶叶九成干左右时,起锅将茶叶摊在桑皮纸上,连纸放在锅上文火烘至足干,整个炒茶过程大概要花费40分钟左右。
  当你手捧茶杯、闻香品茗的时候,请记住杯中的一芽一叶都是采茶人双手勤劳的回报。千百年来,采茶人遵循着传统炒茶工艺,在茶香翻飞间,谱写出了一部人与茶的隐秘史诗!而现在,在碧螺春茶的清香、味醇、回甘中,静静感受这部史诗的悠久与壮阔。
责编: 水方子
普洱茶品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