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真正“六堡茶”历史的神秘面纱

  古时候,北有茶马古道,南有茶船古道。茶马古道是以马为交通工具运载茶叶销往国外的陆上通道;而茶船古道则以船为交通工具运载茶叶销往海外的水上通道。虽然无法考证茶马古道的历史,但却能道出茶船古道的来龙去脉,因为茶船古道的创始人就是我的祖爷邓盛文。
 
  清朝时期1886年,我祖爷邓盛文在时任光绪皇帝贴身带刀侍卫的四弟邓盛刚的协助下,获得朝廷采购宫廷茶叶的资金,时任广东都城地方官彪旗都尉的他便率领几十人其中有5位风水大师一起撑着两艘鱼船,从广东都城出发逆江西上往六堡河行驶,边行驶边召集船工下河清理阻碍物,不怕艰难险阻滩险浪急疏通河道几百公里,毅然来到荒山野岭,溪水横流,没有一户人家炊烟,没有一条路的广西苍梧县六堡镇合口村上岸定居,到那里经过五位风水大师共同商议钦点貌似奔腾威雄犀牛的神奇地形确定风水宝地,在犀牛头创建清朝时期六堡镇唯独一家“文记茶庄”,在犀牛尾创建“文记茶亭”,那是清朝时期当地最早的茶庄及茶亭,也是唯一的两个收茶和制茶的场所,茶庄茶亭建好后,盛文祖爷就号召及给远居在深山里的村民支付朝廷款项,在六堡镇远近山村到处开辟茶园栽种茶树,大面积发展扩种原种六堡茶,并回购优质芽茶上贡清朝廷。另外,把普通的六堡茶通过水路转运到广州,再通过广州港口销往南洋诸国。这就是茶船古道的来历。
 
  当时南洋诸国碰巧属英国殖民地,正加速发展锡矿区的开挖生产过程,因而急需大量华工,于是广西华工随身携带六堡茶远赴南洋谋生。由于南洋诸国地处赤道,气候炎热,雨水充足,矿井内常年潮湿、闷热,蚊虫肆虐。而工人在热带丛林中的深井下作业长期污水浸泡双脚,使双脚起泡生疮中毒又中暑,使许多华工水土不服染上痢疾或者登革热而魂归异国,唯有带有六堡茶的广西华工经常泡煮饮用六堡茶后没有出现身体不适,有病的华工喝上六堡茶后竞似药到病除的特殊功效,这样使六堡茶能当药用的神奇功效很快在南洋诸国的华工中传开,得到全体华工和矿场老板的青睐。一时间六堡茶的名声大振,价格飞涨,供不应求。有眼光的商家纷纷通过广州客商从“文记茶庄”和“文记茶亭”采购六堡茶。有部分矿主甚至以六堡茶作为招徕,打出招工广告:“来我们矿井工作可以免费喝六堡茶”。六堡茶在南洋着实热销。从此,六堡茶就源源不断地通过水路销往南洋诸国,后来也销往香港,澳门和日本等地,成为有名的侨销茶。
  
 
  邓家祖辈的六堡茶事业也因此得以发展壮大,一代接一代地发展下去。到了民国年代,邓盛文祖爷的孙子邓英才伯爷继承六堡茶祖业创立“英记茶庄”。后来邓英才伯爷返回都城创建布匹铺及药材铺开辟新的事业,将“英记茶庄”交由他弟弟—我的邓泽才爷爷从十六岁开始正式掌管,经营的茶叶、竹木货源转运到广州供不应求,最大的合作伙伴是广州广元泰商行老板梁生,共有十几位香港老板接收“英记茶庄”转运到广州的货源。在我爷爷的悉心经营下,“英记茶庄”发展更加迅猛,在广州也设立了“英记茶庄”分店,规模不断扩大,六堡镇的“英记茶庄”掌柜员工就有几十人,每年销往广州以及南洋诸国的六堡茶达60万斤。使六堡茶成为南洋诸国每个家庭的日常生活必备的饮品,更有爱茶人士把六堡茶当做收藏品。现在南洋商家收藏的价值连城的清朝至民国期间的老六堡就是当年邓盛文祖爷和他的孙辈邓泽才爷爷三代长辈花尽毕生精力经营六堡茶出口南洋的茶叶,使当时侨销茶著称于世。
 
  因邓泽才爷爷终生为人忠诚厚道,一贯助人为乐,热心救灾求难,深得六堡镇远近村民的敬重,更得到我们后辈的尊重和崇尚。我们一定要继承和发扬前辈的优良品德和诚信经商之道,继续传承六堡茶祖业的精神和文化,使六堡茶历史文明流传千秋万代。
责编: 水方子
普洱茶品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