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马古道为何不能连贯欧洲(上)

  作者:邹家驹

  从汉代开始,中国茶叶、丝绸和瓷器等商品逐渐进入中亚地区,开始通过西亚地区向欧洲传播。我在地中海东岸转了一圈,寻找茶叶传播的痕迹,先后去了德黑兰、伊斯法罕、伊斯坦布尔、迪拜、巴林、耶路撒冷、大马士革,从以色列乘大巴穿越西奈半岛到埃及。事实上,丝绸和瓷器到达中东时,茶叶也一同影响了该地区。波斯人和阿拉伯人对阿富汗的战争和统治,蒙古人对东欧和中东的入侵继续扩大了茶叶的传播。

  然而,在唐代茶叶第一次大规模向外传播后的一千多年时间里,茶马古道和丝绸之路运来的茶叶却只能在地中海东岸徘徊,羡慕地看着同行的丝绸和瓷器顺利进入欧洲大陆。

  东方航线开通也将茶叶从海上运往大西洋,但西班牙位于摩洛哥一侧的休达城堡控制下的直布罗陀海峡再次粉碎了茶叶的欧洲之梦。
       

  茶叶招惹了谁?茶叶在欧洲为什么命运多舛?让我们深入欧洲探个究竟……

  我到法国,正好范曾先生在巴黎,他有一个联合国的文化活动。我特意去拜访范先生,谈谈我的困惑。范先生家在埃菲尔铁塔附近,夫人到铁塔下来接我。我们聊了一下午。或许我讲战争与茶叶传播关系的话题多了,范先生问我有没有研究宗教。我不好意思地回答,有接触,但不够深入。“你花点功夫研究一下宗教,”范先生睿智的眼神是在提示我一个研究的方向。

  我再次返回西班牙。我需要找到茶叶这一时期出现在欧洲的证据。准确掌握中世纪欧洲社会认知的茶叶概念,是解开欧洲茶叶历史疑团的前提条件。

  1514年,葡萄牙商人登陆澳门,随后将茶叶等商品输往西方。此前不久,约翰·古腾堡发明了西方活字印刷术,给我们提供了找到视觉证据的机会。朋友抱来一堆四、五百年前的古书,多是宗教经典。其中几本有中国茶叶的手绘图和古老的拉丁或罗马介绍文字。书不同,手绘图却基本相同,似乎出自一人之手。图中有树,有叶,有花有果;背景有塔,有民居,有山有鸟,有行人过客。几个和尚在采茶,盛鲜叶用的是竹篮子。目击者应该是个植物专家,但绘画者未必亲见茶树。画中叶面过宽,叶脉穿边;或许来自传说的和尚在采茶,但位置不对;几个“佛塔”直接是地中海地区教堂钟楼的翻版,感觉口述绘画的可能性很大。

  研究这些古籍困难重重,古老的欧洲文字简直是天书。我这朋友是同黄磊在藏域徒步体验茶马古道时邂逅认识的,他母语德语,在西班牙生活会西班牙语,同时也讲英语、法语、希腊语和意大利语,甚至认识古罗马文字。我一字一句问,他一字一句翻译,这样折腾了一个多月,才把这堆古董书籍中涉茶部分过了一遍。
       

  染上异端“嫌疑”

  五百年前欧洲社会认知的茶叶基本概念出来了:茶叶,发音THEE,由印度佛教徒传入中国的一种灌木植物,常绿,用叶浸泡取其汁,此种饮料含有可作用于神经类物质,始为麻风药,称为和尚的佛教供职人员种植,伴随佛教传播。形成这幅手绘图的意识基础和社会背景也从字里行间浮现,在脑海里慢慢汇集成形。这幅画明白无误告诉欧洲社会,茶叶与东方宗教有关,属于“疑似”宗教异化传播物体。
[page]

  事实上,欧洲在茶叶可以从海上作为商品大量运抵欧洲前已经知道东方有一种作为饮料饮用的树叶。1056年基督教第一次裂变,拉丁语系基督教(天主教)在研究东正教的异化倾向时特别关注斯拉夫异教徒群体中感染这种饮料的动向。在此之前,教会已经认定阿拉伯茶含某种致幻物质,甚至怀疑这种叫卡特叶的东西在穆斯林扩张意识中起到某种精神支配作用。教会属下的多明我会(ORDODOMINICANORUM)修士四处搜捕菩哥苗斯(Bogomils)与卡发斯(Cathars),罪名之一是这些异教规定参拜者服用一种指定饮料。教会认为,这类饮料内含春药、毒品或烈酒,让人失控,产生邪淫、杂交、嘶叫,乱伦,甚而施虐与被虐。不信上帝信魔鬼,一定喝了迷魂汤。魔鬼撒旦附身异教徒,多半与这些饮料的迷幻作用有关。异端胡斯(HUSSITES)在教务活动中向一般人又发饼又发不知加了什么料的饮品,虽然连续动极刑烧死胡斯和几个叛逆头子,问题也没解决,受感染的教众曾达20万,竟然公开反对教皇,最终导致惊天地泣鬼神的胡斯战争。蒙古铁骑的到来,更加深了梵蒂冈对这种树叶饮料的警惕。法王路易九世在第七次十字军东征失败之后,派遣方济各会(FRANCISCAN)修士罗伯鲁出使蒙古,到和林觐见蒙哥。1255年罗伯鲁回欧洲汇报时介绍了蒙古人使用树叶饮料的情况。金帐汗同埃及穆斯林打得火热,旭烈兀却同东正教拉拉扯扯。在巴格达一役屠城十万的旭烈兀崇拜弥勒佛,信仰佛化的萨满教。他一手托茶碗,一手握弓箭,来者不善。尽管旭烈兀宠妃胸前挂着十字架,蒙古军队被称为东方十字军,但景教毕竟出自东正教,终究属于异端。对此,罗马教皇忧心忡忡,冷漠对待旭烈兀的示好。
        

  十字军东征过程中,罗马教皇的敌人除穆斯林和一些政治对手外,还有教内教外形形色色的异教徒。欧洲进入以宗教斗争为纲的时代,人们用宗教得失观察一切,审视一切,判断一切。13世纪初,罗马教皇针对法国南部爆发的异教风波,通令拉丁语系基督教各国教会建立宗教裁判所,授予至高无上的权利,镇压一切反对罗马教皇、反对封建制度的异端,以及有异端思想、传播异端物事或同情异端的人。裁判官由极端教徒多明我会修士和部分方济各会僧团成员担任,直接受控于教皇。各地区的主教和世俗政权不得干预、制约宗教裁判所的活动。宗教裁判所一般设在修道院内。宗教裁判所制订的审讯条例:有两人作证,控告便能成立。科学家布鲁诺被宗教裁判官戴上异端的帽子,定罪后被活活烧死。异端包括物事、言行和思想,不少反封建斗士、宗教改革派、进步思想家、科学家、民间魔师、术士皆为打击迫害对象;不少文化艺术作品和商业产品被挂上异端嫌疑被封杀或拒之门外。异端与否由裁判官界定或报请教皇裁决。异端罪的侦审秘密进行,裁判所对控告人与见证人姓名保密。任何人乃至儿童,皆可作见证人。一经被控,绝无活路。为被告作证、辩护或撤回证词,有被指控为异端的可能。被告如认罪并检举同伙,处理从宽。苦行、斋戒、离乡朝圣、在公开宗教仪式中受鞭打、胸前或身后缝缀黄色十字架受公众凌辱等,皆属轻罚。对不认罪、不悔过者,刑讯逼供,从严定罪,处以徒刑或死刑,没收财产。死刑皆为火刑,交由世俗当局执行。宗教裁判所为所欲为,无限上纲,滥肆搜捕,随意定罪,株连扩大,使西欧社会生活和经济活动处于宗教恐怖之中。

  14世纪初,为了解蒙古帝国情况和传播基督教,同时为宗教裁判所收集异端判定标准依据,罗马教皇向东方派出大量坚定的基督修道士。从下述图表中可以看到,派出人员主要是主持宗教裁判所的多明我会和方济各会修士。教皇尼古拉四世派遣方济各会神父约翰·孟高维诺(Montecorvino),于1291年经海路抵达中国泉州。意大利人孟高维诺是教皇第一个派往中国教区的大主教,出自托钵方济各会。该会奉行极端宗教生活,衣麻跣足,托钵行乞传教。他们效忠教皇,反对异端,会内互称“小兄弟”。因会服取灰色调,故又称灰衣修士。孟高维诺先后在茶叶生产区泉州、杭州、南京和扬州建盖了天主教教堂。与中东地区和东欧对茶叶的叫法不同,欧洲茶叶THEE的发音来自福建方言。很长一段时间,梵蒂冈在茶叶的名称上陷入困惑,传教士从中东和东欧发回来的信息乱成一团,他们吃不准波斯人说的、土耳其人说的、阿拉伯人说的、希腊人说的(τσιtsai)、保加利亚人说的(чайchai)、罗马尼亚人说的(ceai)、捷克和斯洛伐克人说的(aj),还有乌克兰和俄罗斯人说的(чайchai)是不是同一种东西。孟高维诺从海上过来,在福建登陆上岸,首先接触的是福建方言,彻底搞清楚了中东地区和东欧类似发音的这些饮料其实就是来自福建方言里发音类似THEE的这种树叶。当然,梵蒂冈要用自己传教士发回来的名称统一表述了。来自汉话音源的“茶”被置于一边。
       

  宗教裁判所旨在扑灭欧洲各地的异教发展,在对异事、异行、异端、异物的判定和防范过程中客观上封杀了茶叶进入欧洲地区。西班牙背景的多明我会创始人道明古斯曼(DomingodeGuzman)同时是宗教裁判所的创始人和首任首席裁判官。茶叶被列为“疑似”异端饮料,与多明我会极端反异行为有直接联系。拉丁语系基督教内门派林立,而多明我会创立后迅速窜红,势力如日中天。多明我会又称道明会,同时是中世纪托钵僧第二个大团体,其会规接近奥斯定会和方济各会,他们自称为主的看守犬,立志对抗全世界的异端邪说。

责编: ahao
普洱茶品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