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兰茶马古道的起源及趣闻

     临沧北上大理有若干条路可走。如果你翻开云南省地图,你会发现,从临沧过云州(今云县)到巍山再到大理,取道茂兰最便捷。据说驮茶马帮从云州经茂兰再到巍山,往返一次只用十二天,如果取道凤庆青龙桥则要十六天。尽管众人皆知云州、新城坝和茂兰一带都是瘅疠之区,被视为惧途,有“谁要想过新城坝,先把老婆儿女卖了吧”的儿歌为证。但是贾客商贩还是愿冒此险而不走共它道路,这里的奥妙在于:其一,茂兰虽是山区,道路崎岖,但一则这里民风淳朴,无强盗骚扰之忧;二来回旅途缩短四天,运输成本减少,经济效益可观。其二,茂兰境内盛产优质茶叶,物美价廉,马帮过此顺便购买,赚钱颇丰。谁愿意舍近求远呢,“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这也许就是茶马古道的由来。
 
  茂兰境内茶马古道长八十多里,沿途有茂兰、安乐、哨街、朝阳寺等客栈。古道上千万人曾路过这里,千万双马蹄留下的痕迹至今清晰可见。每一个脚印就是一个美丽的传说,每一个客栈都有讲不完的故事。
 
  在众多来往马帮之中,要数驮茶马帮最吃香。马帮驮茶既赚钱又安全,因为茶能避邪。据说“茶”字本身就是一个镇邪符号,鬼神不侵,贼寇不扰,把“茶”字折开即为“二十人骑木”。为此,不足二十人的强盗不敢抢劫驮茶马帮。
 
  马泗桥北不远的大歇场坡头,不少马帮喜欢在此地开烧(生火煮饭菜)。有时几十起马帮一齐在此歇脚开烧而互不相扰,原因是此处地势开阔平坦,草肥水美,柴禾随手可得。马帮每到一地开烧必先杀鸡,吃肉是小事,看鸡卦(退化了的前腿骨)才是目的。有时在深山老林开烧买不到鸡,马锅头(马帮的头人)衣袋里的鸡卦就派上用场,急用时随手取出两支一配合,便知吉凶。赶马人认为“鸡卦不哄人”,出门上路由鸡卦卦象决定去留。倘若卜得的是大凶之卦,不论是深更半夜还是正在开烧吃饭,也不论遇上倾盆大雨或是娇阳似火,都必须立即动身赶路,否则灾祸难逃。
 
  来往驮茶马帮有许多不成文的规矩。茶驮子庞大,路窄之处两马帮撞对班(对面相遇)如何相让呢?赶马人自有妙法。法一,马帮无论大小皆配备有釯、大铃和超子。(釯,象演剧用的打击乐器“锣”,敲打之处明显突起,传声很远。大铃,比拳头大的铃铛,佩戴于第一匹打头骡子的脖项上,声音响亮,传声较远。超子,由数十个小铃铛组合而成一长串,声音清脆悦耳,佩戴于第二匹骡子脖项上。)当两个马帮在崎岖山路狭窄处相遇时,赶头把(走在最前面的那五个骡子称为头把)的赶马人便一边紧敲釯,一边大声“唔,唔……”叫着往后转。听到这种叫声就知道两马帮对面相遇了。这时要根据少让多或下让上的原则,该让路的一方把骡子退到路宽处或把头骡牵在路边,让另一方前行。法二,该让路的一方卸下全部驮子,让另一方先走。一个马帮不论有多少匹骡子,头骡二骡都是经过认真挑选和训练的。它们不一定是形体高大粗壮的,但必须是既胆大又温顺的,能听懂主人的叫唤并听从命令的。头骡二骡素质如何决定马帮的声誉,因此它们的身价较高。
 
  有的驮茶大马帮财大气粗挺威风。锅头骑的是披红挂绿的壮实好马,腰插手枪在后压阵;二锅头(马帮中的第二号人物),佩长枪,常巡前察后流动着,其余赶马人都备有防身器械。倘若在某地遇上贼寇或乡丁要过路钱时,双方常亮出家伙各显威风,结局自然是弱者甘败下风。
 
  茶马古道上的奇闻趣事不胜枚举,其中一则十分感人之事值得一提。哨街大山神庙有一石碑(今石碑已毁,但坟基尚在),名狗碑。神州渡开渡不久,一个有百十匹骡子的驮茶大马帮歇宿朝阳寺。马锅头一夜狂饮豪赌喝醉了酒,第二天马帮行至距哨街二里地的大山神庙时,锅头实在支持不住,命马帮歇息开烧,他自己倒头便睡。不巧,鸡卦显示的是大凶卦象,大家来不及吃饭就匆匆赶路。两天之后,该马帮住宿文笔坡脚,才发觉丢失了钱袋子,同时不见了跟帮狗,到处寻找不见踪影。焦虑之中有人提议原路返回寻找,来到哨街大山神庙,一人到路下屙屎,发现灌木丛中绿苍蝇飞舞,拔开枝叶细看,要找的狗死在这里。狗身下那条布袋正是他们丢失的钱袋,袋中所有银钱毫厘不差。大家被这只狗以身殉职保银钱的忠心义胆所感动,遂为其打造石碑掩埋路边。碑文刻有七个字:“忠心义胆之狗墓”。以此表达感激之情,也能教育路人:狗能如此忠烈,做人岂能不如狗!哨街一带妇儒皆能讲述这段史实,至今传颂不衰。
 
  茂兰镇涉茶村名
 
  一、茂兰村委会辖区的茶房村,在茂兰街西南边。村后的山上有茶房寺遗址。
 
  二、哨街村委会辖区的茶房村,在哨街北边的澜沧江南岸。村子下边约一里地就是老茶房寺遗址。
 
  三、温平村委会辖区的茶树洼,在温平村东北边。村子周围山上到处是茶园,曾建有茶叶粗制所。
 
  四、哨街村委会辖区的茶树丫口,曾建有茶叶粗制所。
 
  五、多依村委会辖区的大岭岗组房后山梁叫茶树坡,顺坡而上的大路可通凤庆县平掌街。
 
  茂兰茶马古道上的主要桥梁
 
  由南往北分别是:
 
  一、永镇桥(石板桥),在茂兰街西南方,高家庄村脚的温崩河上。桥体已被洪水冲毁,桥北缅树和石板路尚存。
 
  二、长安桥(石拱桥),在茂兰街。桥长46米,宽3.3米,跨径9米,建于1889年(清光绪十五年),是云县文物保护单位。
 
  三、马泗桥(石板桥),又名五善桥,在茂兰街之北约七里的马泗河上。桥的北端建有造桥纪念碑。
 
  四、蔡家桥(木板桥),在安乐村北边半里地的安乐河上。今桥墩、桥梁尚在,但因茂哨公路通车后已废弃不用。
 
  兰茂布朗族茶艺与茶礼
 
  茶艺、茶礼这类非物质文化如同生物的基因,很可能因某些艺人的消逝而随之泯灭。为了不让这类存活于民间,源于生活又不脱离生活的“生活文化”不致泯灭,笔者专程拜访了一位深谙茶艺、茶礼的布朗族老人——张洪九。亲眼目睹了他烤制“土罐茶”的过程,亲耳聆听了他讲述的布朗族茶礼。
 
  老人对我的拜访颇感兴趣,随即拿出自家晒制的一大把青毛茶。他把茶罐揍近火塘中正熊熊燃烧的炭火,端起老闷筒(抽吸烟丝的器具),惬意地吸着烟,话匣子由此打开。
 
  “我们布朗族时时处处离不开茶,把茶作为款待客人的必备之物。走亲串戚少不了茶;看望病人要带上茶;青年男女求婚要用茶,定婚不得少于两包茶;婚礼更是不能没有茶。求拜佛必用茶,送鬼(泼“浆水饭”之类)不可缺茶;建盖房屋、立生基定四柱不能缺茶。家家火塘边除了长烟锅、老闷筒,就是土茶罐。”说得有劲,才发现火塘里的土茶罐已烧得快发。他刹住话题,聚精会神地开始泡土罐茶。
 
  把适量茶叶放在手中轻揉几下,使其大小均匀,便于烤制时一起膨胀发脆。放入茶罐后要缓缓抖动茶罐,边抖动边观看茶叶黄脆程度,刚到火候时迅速把滚烫的开水倒入土罐中(不宜过满,以免全部茶水溢出罐外)。这时多数泡沫翻腾着向外流,留在罐口的少量泡沫要用细竹签之类将其刮去。这时泡制出来的茶水称为“头道茶”,须先敬天地神灵及其祖先,不可先饮用,否则被视为大逆不道。倒出少许茶水,双手举杯过头顶,口中默念“天地神灵,八代祖宗七代亡人请喝这杯茶。”然后把此茶水恭敬地在胸前画个半圆后抛洒在正前方。敬过神灵祖宗,把开水倒满茶罐,若无泡沫,需揍近火塘使其烧开,待泡沫四溢时,掠去罐口余沫,倒出大半杯,主人当着客人之面缓缓细品尝,边喝边评价茶味优劣,这时喝的茶水叫“二道茶”。二道茶不敬客而自饮,有表示此茶无毒之意。再次将开水注满茶罐,若无泡沫需揍近炭火使其煮开,待泡沫溢出罐外时,端出茶罐,有几个客人倒几杯(敬客的茶水不能倒满,满了被视为对客人不尊重),此茶水叫“三道茶”。泡土罐茶最讲究火候,有无泡沫是掌握火候的标志。
 
  老人陪着我喝他亲手泡制的土罐茶,讲起了祖辈有关茶的打油诗:“居家穷困无肉米,不可不有酒与茶。来客敬上一杯茶,众人夸奖礼仪佳,布朗盛产优质茶,闻名乡里名气大。春尖茶叶最名贵,馈赠宾客众口夸;雨水茶叶回味浓,名气不大却当家。冷水泡茶无味道,笑煞主人蠢脑瓜。”
 
  我深情地望着谈兴正浓、滔滔不绝说个不停的张大爷,既感激又钦佩。是啊,彝族、布朗族聚居的茂兰镇象他那样见多识广、身怀绝技的能人又何止他一个!任何一种文化形态,一定存活于某个特殊的空间,生活文化必须靠生活传承才能得以发扬光大。如果我们不去积极挖掘和整理,它将永远藏于深闺,直至消逝、泯灭。那么我们就对不起祖宗,对不起后代,为此也将遗憾终身。
 
  茂兰茶趣漫谈
 
  民间有一句谷话:“饭后一杯茶,活到九十八”。一语道出饮茶于人体健康,延年益寿之妙用。且不论饮茶究竟能使人增长多少寿岁,单凭人们在体力运动之余,口干舌燥,或长时间工作用脑后精神困乏之际,喝上一杯茶,会使你顿时获得口腔滋润,回味生津,被劳渐解,气爽神清的感觉,这就足以证明,就象人们一日不可离开粮食那样,人类的生活中同样不可缺少茶叶。
 
  品茶是一种高雅的享受,茶艺更是一门精深的学问。基于地域与民族习俗的差异,品茶技艺自然各不相同。国际上有中国茶艺、日本茶道之别,就以云南茶乡境内的各州市而言,也有各自独特的制茶工艺和饮茶的习俗。
 
  茂兰是云南边陲临沧市内小有名气的蔗茶之乡。种茶历史悠久,面积分布宽广,青绿茶产销量大,品质生态优良。茂兰人饮茶兴趣浓厚,品味各有千秋。
 
  老年人喜欢喝罐罐茶。在广大山村,老年人都普遍保留着喝烤罐罐茶的习惯,尤其以丙令、忙卓、牛厩箐一带的布朗族老人们为甚。他们黎明即起,揩把脸,在火塘边坐定,扒开头天睡前捂下的火种,架上新柴把火烧得旺旺,再将一把不知用过多少代人的铜壶,盛满水挂在悬着的吊钩上,信手从火台上取过茶罐,倒过口来在长满茧的左掌心上重扣两下,清除罐中灰垢,把罐底放到预先扒好的火灰上烘烤起来。然后从被烟熏得油光黑亮的茶叶箩中抓一小把青毛茶,双手捧住,将疏松的茶叶轻揉几下团成一撮,拿起底子已经发红的茶罐迅速将茶叶投进罐中,手腕一上一下将茶罐不停地抖动起来。就这样抖了又烤,烤了又抖直至将茶的叶柄、叶脉烤黄烤泡。这时壶中的水“哗哗”涨个不停,信手拎起壶,将滚开的水从一尺多高度准确地冲入茶罐中。“卟噜”……茶罐中气浪升腾,泡沫喷起。几秒钟后,气浪回落,罐中的焦末、茶毛尽皆喷出,一罐浓香的小罐烤茶沏成。喝一杯不解馋,喝二杯不过隐,第三杯更来味。看他们喝得那样津津有味,如痴如醉。唉,难怪老人烤茶那么专注,原来喝小罐茶有那么怄意,那么开心!
 
  如今的年轻人爱喝生茶,因为喝生茶既赶时兴又省力气。而且还可加入各种配料。喝花茶以菊花茶、金银花茶和茉莉花茶为最普遍,而茂兰人则不以此为满足,尚有许多种独特的饮茶爱好。诸如玉兰花茶,此茶甘甜清爽,带有淡淡的青姜般的青香与回味,还具有明目醒脑的药效。用于饮用的玉兰花有所讲究,并非是花便要,必选取那些含苞欲放和含苞初绽的花骨朵,采摘下树用针线穿连成串,挂在房檐下晾晒干后收藏起来备用或出售。饮用时在茶叶中放入一、二枚干花骨朵或是少许花瓣,冲入开水略泡几分钟便可品尝受用。又如薄荷茶,喝此种茶多在夏、秋季节。一则因气候炎热,而薄荷茶清凉可口,沁人心脾,可以消夏解署;二则因夏季人体内湿热、体毒积留过多,常饮此茶能祛风解热,除毒散结。
 
  此外,茂兰人更为独特的是喝糯米叶茶。茂兰人善爱栽花,花卉中有一种既可观赏又可饮用的糯米叶。此草种在家中,沏茶前摘上一两片叶子,清水冲净放入茶壶中与茶叶一同冲泡数分钟,当你将茶水倒入杯中时,茶水汤色玉绿,满屋飘香,喝一杯下肚,令你心旷神怡,余味无穷。想不到,正是这散发清香的糯米叶茶,却引出一段不解的师生情缘。那是九十年代初,一位远方的现役军人给他的老师的信中写到:“……尊敬的老师,每当经历连队严格而艰苦的军事训练之后,疲惫不堪,口干舌燥的我就会情不自禁地回想起入伍前那个夏季和您一起喝糯米叶茶的情景。那天,我和几个同学与您对坐在您宿舍的窗前,您沏好一壶茶后,操起二胡悠闲自得地拉起歌曲来,拉完一曲,便起身将茶满杯,并一一递到我们手中与我们对饮起来。当时我们都对茶中的糯米香气感到奇怪,您笑着解释说茶中加了一种糯米叶。此后,我便向您要了一苗糯米叶栽在家中,时常邀几个同学或邻居品味这种糯米叶茶。如今回首往事,忆起糯米茶那浓郁的香气,甘甜的回味,真让人馋涎欲滴!经长时间的苦思和反复的推敲,我将那次饮茶的情景凑成一副对联,敬赠老师,并表达我与糯米茶的情结,如有不当,敬请指正。联曰:‘开轩对饮师生聚,听琴品茶赛神仙’。……此致,敬礼!”这就是缘于糯米茶的一个真实故事。
 
  茂兰人对茶叶情有独钟,种茶有传统,品茶兴趣浓,除对上述的花茶、草茶兴味浓厚,尚有芸香草茶、片叶茶等集喝茶与药效为一体的独特的饮茶习惯。茂兰人平日间最喜以茶敬客会友,共叙宾主情谊;夏日里习惯于相约树阴下饮茶纳凉,悠闲自乐,谈古论今,共享盛世太平。茂兰人不仅以茶解渴、消遣,还善于以茶结缘,以茶解怨。真是一杯茶能化瞠目为笑脸,一杯茶可使陌生成知心!茶是一株和气草,日常生活少不了。
 
  茂兰茶马古道锁水阁
 
  锁水阁位于安乐塘南侧,与正在修建的祥临二级公路遥遥相对,据当地年事已高的一位长者说,光绪初年这里为云州(今云县)旅昆茶马古道的一个站口。由于锁水阁殿内塑有观音圣母,财神、魁星等……,因而前来求平安、求升迁、求财运的人络绎不绝,此处一度香火缭绕,佛事绵绵。锁水阁的北侧,一条弯弯曲曲的羊肠小道从天而降,老辈人称此为“蛇道”,它由安乐塘村头通往黄草坝、麻栗林、大平掌等村,是山里人与外界联系的枢纽。据传,蛇道与其两边的河流乃仙人所赐。锁水阁中“锁水”二字,锁的就是这两条河,目的是让其灌溉农田,造福于人,别哗哗流走。
 
  岁月无情,世事多变。如今锁水阁殿早已不复存在。笔者重走茶马古道——锁水阁,唯见酷似大象的古木,在风中向人们娓娓道来这里曾拥有的辉煌和荣耀。
 
  茶马古道客栈
 
  二十世纪中期,作为茶马古道的小镇茂兰是云县赴昆、榆的首个马站,人丁兴旺、市场繁荣,特别是在春茶会的三至六月,商贾云集货物繁多,外地客商纷纷沓来,运输马帮络绎不绝,不分昼夜的人马声嘶喧闹异常。故各类客店应运而生,次第有费家店、陶家店、钟家店、胡记马店、李记马店等,还有一些不怎么起眼的大大小小的鸡毛店,遍及各条路口和闹市附近,不下一二十家。
 
  鸡毛店:一般只住人,规模不大,房舍较窄,床铺行李简单,主人供给柴水旅客自炊自食,这种小店一般收费较低,仅一二角一宿,大都是些下脚人住,也就是肩挑磨担,日暮投宿天明上路的小本经营者的落脚之地,这类店主一般是街道居民作为生活辅助,搞点油盐柴米等小菜钱,仅能在温饱线上平平度日,勉强糊口,没什么大的变化。
 
  小马店:小型马店一般也真是以住马为主,小的住百多匹马,大的住千把多匹马,这类马店专门接纳大马帮,数十匹至数百匹,马帮到来后卸完货驮鞍架后,将马匹赶到部外放牧,留几个备草料、作炊事,放马至黄昏后回店关好厩栏,食好草料也就用炊入眠了,次日凌晨又复背马上路。这类马店一般是按马匹头数收费,每匹马二角钱,赶马哥也就免收费了,这类店主每天收几十元也有上百元的,久而久之,马粪也可作农家的好肥料,这类店主收支有余,生活较福裕,是有一定余钱剩米的殷实人家,当地人称他们是“小肥猪”。
 
  大马店:大马店则功能较为齐全,除来往马匹可以住店外,还有供外地大商号的老住,住上月把半年出租房,主人除提供住店外还可提供伙食,定时的两餐客饭,质量亦堪称上等,有姣蔬、蛋、肉、非鸡即鱼,商号老贩较为称赞,这类客店一般收费较多,每人每月不下百十元(半开),这类店主则是大本大利的经营,在当地可置田买地购房建屋的发展型资本大户,当地人称他们是资本财主。
 
  货栈:货栈是附设在大旅店中,春茶会是货栈的红火季节,店主为满足住店老贩存放茶叶及经营物资就设货栈,供客商堆放未起运的货物,主人派人轮流值班,保证货物不致损坏或丢失,客商比较满意。这类货栈收费一般是按体积的大小和价值多少而定,比如一盘茶每天不上一角钱,具笔者邻居的一家货栈老板讲,每届春茶会货栈的收入千多元(半开),这类店主收入较丰,是所有货栈的佼佼者。
 
  笔者是老茂兰,经历了几十年的春茶会,目睹茂兰春茶会上的大大小小客店的兴兴衰衰至今年将翥翥,忆昔茂兰的鸡毛店、大小马店、货栈已成为泡影。如今的春茶会车水马龙、客商如云。昔年的状况早已消声匿迹,略记数语,以表飨意。
 
  茂兰茶山农中的踪影
 
  从茂兰镇政府向正东极目远眺,在你视野的最远、最高那座山峰就是温平分水岭。“分水岭”名不虚传,一岭分水东西流。一条小溪就从岭的东侧起源,沿河谷汇集百川之涓涓细流缓缓向东南流去。流出约四公里,一个急光转弯向东湍流而下,经漫湾汇入澜沧江。这条小河就是茂兰转水河。就在河的源头这四公里流域,河谷开阔,山坡平缓,起伏连锦。坡上的梯地层层叠叠,错落有致,一眼难收。梯地上茶树行行,葱翠茂盛,清风拂来,茶叶飘香。置身茶园,令人陶醉。一个茶所醒目地座落在河谷中段的一个山岗上,像一颗镶在万绿丛中的耀眼明株。这就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建成的公社茶叶基地。或许更多的人已经忘怀,为建这个茶叶基地,这里曾留下一个“茶山农中”的踪迹。
 
  一九七五年。为发展茂兰经济,公社党委大力号召和扶持农民种茶,提出“建设万亩茶园”的宏观设想,并由政府带头实施,捐派有苦干实干精神的老乡干部杨育华负责,建起了转水河公社茶场。由于建场规模大、任务重,曾于七七年夏季到茂兰学区附中(现茂兰中学)调集师生,每班轮流到茶场突击种茶一个星期。学生参与种茶,虽技术生蔬但在专业技术人员指导下,质量要求还不错。这一行动启发了党委领导的思路,产生了在茶山创办茶业农中班的意向,继而成为决定。一九七七年八月,在一个公社全体教师会议结束后,公社教管主任毕文相同志分别同茂兰学区张国武,哨街学区黄金泽,忙卓学区赵鑫三位教师谈话。向他们传达公社党委决定,并称这是党委书记李忠利同志亲自“钦点”由这三人担负办班具体任务。职责分工是:张国武任班主任,黄金泽任副班主任,赵鑫老师负责与公社联络并主管校舍筹建工作。招生指标公社向各大队直接下达。开学日期十月一日,令三人按期完成办学开班的前期筹备工作。
 
  一切准备就绪,七七年十月一日学校按时开学。在庄严但不太隆重的开学典礼上,公社党委副书记杨作池出席讲了话,学生和家长代表作表态发言。这个团结和谐、充满信心的开学典礼,宣布了“茂兰茶山农中”首届学生的正式存在,农中班由于没有自已的校舍,暂时与小坡头小学合在一起。操场的西楼上住女生,下做教室,操场东楼下做四级两个夏式班小学教室,楼上挤住着中小学各位教师及全体农中班男生。教室设备极其简单,桌子是土基台加板面,凳子是“地上两个桩,桩头加竹杆,若有不相信,坐上稳当当”。这是当年有人给竹凳编的顺口溜,恰如其分,半分也不夸张。农中班师生就是在这种艰苦条件下完成教学任务的。他的任务繁重,上午开展正常教学,学科是《语文》、《数学》、《农基》几门文化基础知识课及由茶叶站专业技术人员兼任的茶叶专业课。下午肩负着白手起家、建设校舍的艰苦劳动。建校劳动分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平整建校场地,那个年代生产力落后,什么挖掘机,装载机之类的机械,师生们闻所未闻。不敢挖多大面积宅地,有多少土方量。只能人工一锄一锄挖,一挑一挑担,一板一板拉。好在那时愚公精神还很灵验,师生们在其感召之下,苦战三个月,一块三百多米的学校基础基本拿下,故意留下部分土作托土基用。第二阶段的劳动任务是备料。场地平好后开始托土基,下午现合泥现托,因挑水上坡吃力,工效很难提高,托一天二千多个,两天托满一场。因转水河气候凉,土基要两三天才能翻晒,七、八天才能削码,故这段时间由老乡长杨育华领着到小转水箐水库边的原始森林去运木料,男生运木头,有的一人可扛两节,有的数人抬一根;女生抬板子,量力而行。几天后土基干了就把土基削码好,再托满场地,托满一场又接着运木料。就这样活计轮流、交替着干,统筹安排,天天忙碌。工地活计尚未忙完,茶园的活儿又在召唤你去干。那里的活,别说办一个班,就是办上两个班也不会干完。师生很有自知之明,深知自已肩负光荣使命,无论对上交付的任务重任都能竭尽全力,坚决完成任务。
 
  茶山农中班师生的生活十分艰苦,这对于现在的青少年来说是根本不相信也无法理解的。那时,学校无条件办集体伙食,学生从家中带点杂粮小菜自已开锅,一天两顿素饭都还难以保障。在粮食青黄不接的时节,有的学生回家拿不出粮,就搬几包青玉米,挑一捆青菜,吃饭时烧包玉米,煮锅青菜,各着下肚充饥。肚子饿时没有零食可吃,一因无零花钱,二是有钱也无人卖,买不到。下午的劳动苦,时间一长,有的学生身体吃不消,脸色干枯发黄,老师看在眼里疼在心上,只有将实情向公社领导反映。老师的生活同样艰苦。他们与茶山工人搭伙,那里人均每月25斤大米。因劳动苦、油水差,食量大,前半月不到就将主粮吃完,后大半个月就净吃茶山自产的包谷米饭。上午工人出工吃饭早,教师要上课放学迟,每当放学后走一华里路到茶山吃饭时,用锣锅煮的玉米砂锅饭,又冷又硬,不吃饥饿难忍,吃着又嚼不动,难下咽,菜都是一锅青菜汤加点青姜,很多时候连油也吃不上,没有炒菜,很久都难吃上一次肉。时间长了或熬不住到村里花上七、八元钱买条狗烤(杀)了聚餐,这就是最好的美味佳肴了。对于师生们的艰苦生活,公社领导是比较关注的。因百姓生活普遍贫困,上面也无力解决完。78年4月公社决定批准茶山农中班无偿到公社的黄箐生产基地去取点刚成熟的杂粮,师生接到通知,如闻特大喜讯,欢喜若狂,次日拂晓吃过早饭整队出发,步行30多华里山路到达基地,没有休息即兵分三路,由基地民志常领女生到一块土院场上晒,男生一部分去摘青蚕豆苞,一部分挖芭蕉芋。女生拨完后,又洗芭蕉芋。直忙到下午两点多,大家稍休息一下,吃了些刚煮好的青蚕豆苞及芭蕉芋,虽只吃点杂粮,但大都吃得那么香甜可口,那么高兴。吃过这餐由基地盛情招待的特别的中午饭,喝口茶水,接着围成几圈用木棍拷打仅晒成半干的苑兰,打完近下午四时许,教师把所收获的粮食按学生体质,劳力分配任务。因所收获的东西有限,学生的积极性也高,故不用发愁拿不走,论学生的负担也不算重。夏日的烈日灸烤大地,师生们在漫长的山坡上艰难攀登。有的女生体质弱,空身都感吃力,再带上点粮食更吃不消。幸有许多男生发扬雷锋精神,伸手相援。返校的运粮队伍前后距离拉得很长,先傍晚到校,最后的直到八点多钟才踏入校门。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经历了一天辛苦疲劳的同学们竞没有人叫一声苦,发一名怨言。若问其故,一是心怀对公社党委的感激之情,二是每个同学都分到了救济粮,而这点有限的杂粮对于他们来说,确实是太珍贵了。
 
  “茂兰茶山农中”是茂兰公社党委大兴种茶,致力发展茂兰经济的宏观构思中派出的一种办学新方式。它借助于茂兰学区附设中第十六班,办学为建设公社茶园,培养本地茶叶技术人才服务,确实是一种大胆的偿试。然而,由于茂兰中学于一九七八年正式成立,茂兰学区附设初中完成历史使命,于一九七九年停止招生。因而,茂兰茶山农中于一九七九年送走第一届毕业生后结束了使命。这班学生虽只是半日制教学班,但由于学生们的勤备努力,当年有三人考上高中,后来走上工作岗位,其他同学回到当地农村成了一线生产能手,有的成了茶叶种植户。茂兰茶山农中班在茶山学习了两年,磨历了两年。学到了基础学科知识,学到了茶叶种植技术,也品尝到了人生中的艰辛与困苦,领教了生活中的酸甜苦辣。两年中,他们为公社茶叶基地的基本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满山茶园留下了他们的欢声笑语,那棵棵枝繁叶茂的茶树下浇灌着他们的辛勤汗水;那漫长而崎岖的运料山路上,刻下了他们深深的脚印;新建校舍(后已成为茶所)的坚实地基与房屋凝结着他们的心血。“茂兰茶山农中”的校史虽然短暂,而它那起于茶叶的渊源,与茶山结下的情怀是不可磨灭的。
 
  在大办职业中学的年代,云县至整个临沧地区,农职中学并不少见,然而像茂兰茶山农中这样在一个公社集体所有的茶叶基地上建校开班,并以“茶”冠之以名的农中班恐怕就凤毛麟角,寥寥无几了。这不得不令笔者对当时茂兰公社决策人叹为观止、倍加敬佩。因为如果没有他们睿智的超前意识,开拓创新的胆略,也许就不会有本篇文章的开头。
责编: 水方子
普洱茶品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