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茶协-介绍

  贵州茶协-介绍文章为你介绍基本概述,茶协宗旨,茶协会理事会名单,茶协文化,协会茶叶分会年度工作报告,协会员介绍等相关情况!

  贵州茶协基本概述
  贵州省茶叶协会,其前身系1994年成立的贵州省食品工业协会茶叶分会。后经贵州省民政厅批准,于2006年10月18日正式成立为贵州省茶叶协会。贵州省茶叶协会是全省茶行业的企业、事业单位和茶业工作者及省外茶商自愿参加组建成立的社会团体。

  贵州茶协宗旨
  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遵守国家法律法令和方针政策。热忱为茶农、茶企、茶叶工作者和会员服务,维护本行业的合法权益,为各级政府制定发展茶产业政策当好参谋和助手,为促进茶产业的发展发挥桥梁纽带作用。

  贵州省茶叶协会的主管部门是贵州省供销社,协会是在贵州省民政厅的指导和监督下开展工作的社团组织,现有团体会员114个,个人会员103名。中国普洱茶网www.puercn.com提供的资料仅供参考!

  贵州茶协会理事会名单
  会长:张达伟
  常务副会长:赵玉平
  副会长:王亚兰、向 阳、徐 瑛、胡光汝、左 松、
  李应祥、陈文发、温顺位、吴安玉、王永新、
  栾 彦、张卫国、梁远发、黄天俊
  秘书长:张文君
  副秘书长:王宏鹏、任克贤、方昌国、王德顺、吴钦林、
  冯俊峰、田维祥、张国庆、廖 承
  专家委员会名单:
  委员会主任:张卫国     副主任:赵玉平、王永新
  顾问:吴子铭、申学华、汪桓武、郑道方、张其生、朱志业
  徐全福、孙继海
  一、可持续发展组:
  组长:王丽军
  吴安玉、陈文发、黄天俊、向 阳、方昌国、张文君
  冯俊峰、罗显扬、胡光汝、王宏鹏、栾 彦、徐 瑛
  李应祥、牟国文、田维祥、雷睿勇、左 松
  二、栽培科技组:
  组长:刘 源  副组长:梁远发
  胡华健、 姚雍静、田景涛、杨 玲、冯永祥、贺 浩
  杜 江、 黄凌昌、陈海燕、罗邦涛、朱 江、陈正武
  饶登学、任金泉
  三、加工质量组:
  组长:莫从信  副组长:苟 勇
  温顺位、徐俊昌、刘晓霞、幸育毅、戴洪黔、李亚林
  陈春雷、王 强、廖 承、王德顺、安文友、蔡洪兴
  欧平勇、聂宗顺、吴 敏 、王俊青
  四、市场营销组:
  组长:张国庆
  郭小春、黄和平、陇光国、吴钦林、程天荃、肖 楚
  五、茶艺茶文化组:
  组长:张文君
  张万明、叶玉堂、邵亦俊、冷晶晶、邓文平、罗建民
  苑平玉、余 英、任克贤

  贵州茶协文化
  贵州茶协成立十余年来,多次举办了全省性和地方性的大型茶事活动。如1995年、2001年,2002、2004年的“贵州省名优茶评比活动”;选送茶叶评审专家担任评委,参加“中绿杯”全国名优绿茶评比。2001年,组织起草贵州省地方标准,通过审定并已由贵州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有《贵州省名优茶评审规范》,贵州特种绿茶《卷曲形绿茶》、针形绿茶》、《扁形绿茶》。与白云区政府、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主办国际茶艺茶道表演暨贵州首届茶艺茶道大赛,“白云茶业论坛会”。与贵州电视台“发现贵州”栏目组拍摄茶叶专题片《百年名茶都匀毛尖》《茶味湄潭》等共九集,贵州电视台播出。
  2001、2003年带队参加全国首届茶艺茶道大赛(广西横县),全国首届民族茶道大赛(云南思茅)。组建贵州茶业培训中心,办了五期茶艺师培训班和两期评茶员培训班,到基层雷山县西江乡开办两期茶树栽培、茶叶加工评审培训及工作指导。选拔推荐我省茶人参加“中国茶叶企业十大风云人物”评选并获得成功....等。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行业协会将逐步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贵州茶协今后将依据自身的特点,加强与贵州茶人、省内外朋友的交流与合作,一如既往,努力工作,服务与茶叶行业。为贵州茶叶经济的发展,为贵州茶业振兴而奋斗!
  贵州茶协的主要工作为:
  一、我省茶叶生产、加工、销售、质量、开发等的行业管理、包括边销茶及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对茶叶生产、加工各项措施的落实。
  二、向政府或有关部门反映我省茶叶行业出现的新情况和存在问题,以及会员的意见和要求,为政府制度有关方针政策提供依据,发挥纽带和桥梁作用。
  三、协助有关部门建立完善茶叶标准体系和质量保证体系,参与制定、修订本行业有关标准,搞好标准化工作。
  四、开展全省茶叶质量评审和名优品牌的宣传,推荐工作,促进我省茶叶质量上水平、上档次。
  五、组织协调企业间的横向联系,促进行业内部的各种经济联合及各种形式的协作。
  六、加强行业自律,制止行业内不正当竞争,为企业营造公平合理、健康有序的竞争环境。
  七、组织科技成果和新产品的坚定,推广优秀科技成果与先进技术,开展技术交流与技术咨询活动,推动企业技术创新。

  八、开展本行业专业技术培训和企业管理人员培训,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
  九、搞好统筹协调,密切会员之间、农工商之间、产供销之间及生产、教学、科研之间的关系。发挥群体优势,平等互利、公平竞争,不断开拓市场,扩大销售。

  十、宣传茶文化,普及茶叶商品知识,使更多人了解茶的饮用价值,茶与健康、茶与文明、茶与情操的关系,弘扬祖国茶文化。

[page]


  贵州省食品工业协会茶叶分会年度工作报告
  张达伟
  各位理事、各位朋友:
  受理事会委托,现在我向大会作贵州省食品工业协会茶叶分会(以下简称协会)年度工作报告,请予审议。
  2005年协会工作回顾
  协会在各行业的正确领导协助下,在全体会员单位及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各项工作都有新的进展,并有一定突破。主要工作报告如下:
  一、认真履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按照省委、省社党组的统一部署,协会领导认真参加所在单位、部门开展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认真学习《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读本》、《党章》等有关文件,深刻领会精神、贯穿于实际工作中,提高认识问题、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查找协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走访会员单位、会员,广泛征求意见,对所存在的规章制度不够完善、服务功能不完备,与会员联系不够紧密,等问题,分析原因,找出症结,提出相应的整改方案,指导和改进协会工作。
  二、做好行业自律,维护行业利益
  2005年春,协会在省委宣传部、相关企业和新闻媒体的大力支持下,协同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省食品工业协会,紧急召开了“维护贵州茶声誉新闻发布会”,引导企业自尊、自律,抵御不利市场健康发展的行为,保护消费者利益。会上还宣读了《贵州省茶叶行业质量安全宣言》,到会企业负责人纷纷在“宣言”上签了名。有效地打击了那些掺杂造假的不法商人;保护了中国茶叶绿色、建康的良好声誉。当时,一些省外不法商人自带加工人员,进入我省偏远茶区,收购鲜叶,掺杂造假运往江、浙市场销售。省食品工业协会和茶叶协会立即召开紧急会议,形成“关于维护贵州茶叶声誉”的报告,分送相关部门。与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新闻媒体直插制假窝点,捣毁清除。
  三、扶持贫困茶叶产区,培养茶叶加工技术人员
  针对我省茶园面积分布广,“几乎县县皆产茶”的山地区域状况,普遍存在茶叶加工技术良莠不齐,协会向有关部门申请培训经费,组织茶叶专家,免费培训各贫困地区茶企业、茶农计167人,学习茶树栽培、茶叶加工、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术。通过系统培训,考核,均获得国家劳动部职业技能证书,对指导茶叶生产、加工,提高产品质量,起到了积极作用。协会还分赴毕节地区金沙县清池镇,指导当地发展茶叶生产。从茶树品种选择、土壤ph值测定,载培管理,具体操作、示范。同时编写技术手册,发放各茶户。组织技术骨干,进行分批培训,并埃村逐一进行传带,按标准、科学规范种植,把推动茶经济发展落到实处。
  四、增加服务设备,搭建信息平台
  针
  对我省茶叶产业信息化建设滞后,明显不能适应二十一世纪信息经济发展需求。利用网络设备开展电子商务、及时进行信息交流、资料查询及网上办公,显得十分重要。协会克服资金紧、人手缺的困难,筹划建立自己的网站。在协会自筹资金外,并获到了省食品工业协会、省供销社的支持,得以添设了全套电子办公设备,又由省茶叶公司划出办公室,给协会挂牌使用,从而结束了协会无一间办公室、无一张办公桌的历史。经过努力和艰苦的筹建,《贵州茶协》网 终于在2005年4月6日正式开通。《贵州茶协》是协会会员联络、交流、传递信息的平台,设有协会介绍、会员单位、企业推荐、茶业动态、名茶推荐、民俗茶艺、评茶论道等,希望大家关注、链接协会网站、用好这一平台,确实使企业、会员受益。在这里,特向关心和支持协会网站建立的金沙县供销社、湄潭县茶协表示衷心的感谢!
  五、成功举办首届贵州省茶文化节
  贵州是茶树原产地之一,有着悠久的种茶、饮茶历史和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茶文化,但却如深闺玉女未人识。为了宣传贵州,扩大影响,协会与贵州省政府研究室、遵义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力,凤冈县人民政府承办首届贵州省茶文化节,为了办好本次茶文化节,协会作了认真筹备,并派专人赴举办地实地考查,向部分理事商榷方案,拟定“贵州十大名茶”评比办法、“贵州省第二届茶艺茶道大赛”评选规则、贵州茶文化论坛暨凤冈富锌富硒茶点评会举办形式、主题风格,并报中国茶叶流通协会提请指导,吴锡端秘书长亲临凤冈考查,并对活动方案进行了修改和调整。本次茶文化节还通过面向全国征集活动标识和邀请知名人士、专家学者,以及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中国茶人联谊会、吴觉农思想研究会友情支持,扩大了活动的影响力。为整合贵州茶资源,创建茶品牌打下基础,协会会长张达伟主持贵州省茶叶评审委员会全体评委,将全省六十多个省级名优茶通过认真严格的资料审查,评比出“都匀毛尖”、“湄潭翠芽” 、“羊艾毛峰”、“遵义毛峰”、“湄江翠片”、“雀舌报春”“凤冈硒锌茶”等为“贵州十大名茶”。
  第二届贵州省茶艺茶道大赛届时举行,来自各地各民族的参赛队同台竞艺,充分展示了我省独特的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茶文化,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为了让贵州名茶走出去,提高知名度,协会及时组织获得“贵州十大名茶”的企业参加广西南宁第二届东盟博览会,展示贵州高山云雾出好茶,产名优茶的生态环境优势,不失时机进行宣传。
  六、配合中茶协会,积极做好茶叶行业“三绿工程”推荐工作
  为深入贯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在茶叶生产和流通领域积极引入“绿色通道、绿色市场、绿色消费”的三绿理念,进一步弘扬中国茶文化,促进茶叶生产和消费,推动茶叶行业的健康发展。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受商务部等有关部门和全国“三绿”工程工作办公室委托,承办2005年中国三绿工程博览会茶叶专业展览会,我协会积极配合开展这一全国性的重大活动。按照专业展览会的内容和相应标准,参加三绿工程“放心茶”品牌评审活动和三绿工程“茶业示范县”的推荐。协会认真采取企业、部门申报、协会审核和推荐的方法,筛选上报了“湄潭翠芽”、“羊艾毛峰”、“都匀毛尖”、 “中华银螺”四个“放心茶”,湄潭县、都匀市,两个“示范县”,全部获得批准。11月25日,协会组织获奖企业、部门,以及贵州茶城一行人员,赴广州琶州,参加2005中国三绿工程茶叶专业展览会,会议开幕式上,对获得“放心茶”和“示范县”的企业、部门进行了表彰。同时,编印了中国茶叶消费指南一书,全国发行,展示宣传获奖产品、获奖示范县。
  七、积极开展茶文化活动,带动茶经济发展
  协会努力发掘贵州民族民间茶饮、茶艺,鼓励茶馆业走出去,学习发达地区的先进经验,选派茶馆业代表王益林参加全国茶馆馆长会议,交流经营体会,研讨茶馆业发展方向。协会带队参加云南思茅举行的全国第三届民族茶艺大赛,平坝红缘坊茶楼获得优秀奖。通过学习交流,结合本地区实际,红缘坊茶楼调整经营思路,明确客户目标,将很快进入贵州茶馆业的前列。
  传播茶文化、培育有形市场,协会具体筹办“贵州茶城”的开业活动,贵州茶城位于贵阳市沙冲北路,地理位置优越,商业气氛浓厚。“贵州茶城”装饰风格典雅,以中高档茶,名优茶为主导产品。为了作好贵州茶城开业宣传工作,协会进行了充分的准备,举办了名茶现炒现卖,推介和宣传、举办了斗茶会、茶谜、茶知识500条竞猜、以及绿茶、乌龙茶、红茶茶艺表演、茶叶营销论谈会等内容多、参与性强,有特色及娱乐性的活动,使贵州茶城顺利、热闹地成功开业。
  由中国茶叶流通协会联合香港阳光卫视,杭州星火文化传播公司拍摄的中国首部大型茶叶电视系列片《茶旅天下》,2005年9月27日在浙江新昌开机,这是茶文化的一次创新。通过挖掘和整理各地茶旅资源以及散落于民间的美丽故事,地域特色,利用电视这一强势媒体,宣传弘扬茶文化,推动我国茶叶经济发展。我省在协会的积极努力,引荐,在遵义市委、市政府,湄潭、凤冈、余庆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拍摄《茶旅天下》贵州篇,共8集。分别为:国茶寻踪、夜郎茶话、西部茶海之旅、茶人风范等。系统地反映我省茶文化历史,浙大文化与贵州茶缘,生态环境与名优茶,民俗民间饮茶风情,地域特色文化,协会拟定出拍摄方案,协同阳光卫视摄影组分别到了湄潭、余庆、凤冈、务川、道真、正安、遵义、平坝、平塘、贵定、贵阳等地拍摄,历时二十多天。
  八、积极组织创优、整合资源,打造地域品品牌
  我省茶叶产业目前仍处于品牌的弱势地位,需要整合带动,扶助。协会尽可能地、减轻企业负担,为企业办实事。2005年度“华茗杯”全国名优茶评比暨全国优质边销茶评比活动在重庆永川举行。协会秘书长与各企业紧密联系,组织了10家企业共14只茶,亲自带茶样赶赴重庆永川,参加全国评比,获得了金奖5只(都匀毛尖、羊艾碧绿春、琊珑毛尖、瀑布翠龙、牟氏香珠),优秀奖4只(瀑布毛峰、六福碧芽、六福春尖、牟氏雀舌)的好结果。
  在贵州省地方标准审定方面,协会积极配合省技术监督局,组织专家,为湄潭县茶叶协会审定“湄潭翠芽”茶、凤冈县茶协审定“富锌富硒有机茶”地方标准,专家们认真审阅,查寻标准制定中存在的问题,给予及时纠正和修改完善,使标准顺利通过审定。
  为整合地方资源,协会为湄潭、风冈、余庆三县组成西部茶海特色经济联合体,打造中国西部茶海形象,经多方进行咨询,了解申报程序,会长张达伟、赴京汇报湄、风、余三县的优势资源和政府重视、群众积极性高等有利条件,秘书长王亚兰在全国相关会议汇报情况,反映其组织创建工作。中国茶叶流通协会2005年12月26日获准“中国西部茶海”命名,为加快贵州省东部地区经济快速、健康发展,促进该地区茶行业的产业化进程,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九、整理传承贵州茶史,组织编撰《贵州茶文化大典》
  贵州茶文化历史悠久,是最早发现和开发利用茶叶的省区之一,品种资源丰富,生态环境得天独厚,茶产品质量优异,古今许多官吏、文人黑客赋诗作画,流传社会。还有许多民族茶俗、茶饮、茶舞等。收集整理茶叶历史资料,系统总结贵州这方土地上蕴藏的,异彩纷呈的茶文化,旨在推动茶产业,此项工作筹备了近三年时间。2005年,协会以黔茶协10号文“关于编纂《贵州茶文化大典》致会员的函”,发给各会员单位和相关企业、部门 ,得以关心和支持。协会配合省茶科所、湄潭县政府组建了《贵州茶文化大典》编纂委员会。编纂工作正紧张有序地进行。
  十、选拔行业优秀人员,参加全国性人物评选
  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在首次中国茶业经济年会上,评选表彰2005年全国茶叶行业年度经济人物。这是在继湄潭核桃坝村茶业有限公司何殿伦获得2004年度“中国茶叶企业十大风云人物”之后的第二次选拔推荐。我省茶协在及其困难的工作状况下,尽力为企业、为会员服务,做了大量工作得到了业界的认可。为此,协会推荐秘书长王亚兰进入全国茶叶行业年度经济人物自候选,在全国众多推荐人选中,王亚兰同志脱颖而出,成为西部地区三位入选者之一。评语中这样写到:她以扎扎实实的实干精神,带动和支持企业发展,参与组织全省各类茶业活动,为处在弱势中的贵州茶产业打下了坚实基础。这是对我省协会工作的肯定,是我省茶叶协会、茶行业的荣誉。同时湄潭县政府,都匀县政府在发展地方茶产业,落实政策、措施,扶持茶农、抓好基地建设,整合茶品牌,建好茶市场,加大生产投入力度,强化管理和营销,使地方茶经济得到长足发展,为此获得中国茶叶学会颁发的政府贡献奖。
  2006年协会工作计划
  过去的一年,是协会各项工作取得一定成绩的一年,是与大家的支持和共同的努力分不开的。近几年,我国茶叶产业发展很快,我省在全国茶叶市场上竞争优势不明显,茶叶单位面积产量低,茶叶加工水平和科技含量不高,茶叶整体价格水平,营销能力与全国产茶省或做得好的茶区相比,都有较大差距。目前,协会的基础条件仍然很差,影响力和凝聚力有限,服务的面还不宽,力度不够。问题、差距是协会工作的方向和动力,也是协会发展的潜力所在。作为协会会长,我愿与大家共同努力,为提高贵州茶叶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促进贵州茶产业发展,做出应有贡献。现就2006年协会工作,提出以下计划:
  一、继续完善和调整协会组织机构建设,充分发挥协会服务功能
  作为全省性行业组织,要加强协会组织建设,才能及时周到地为会员单位提供服务。
  首先是要大力发展会员,扩大覆盖面,这是协会工作的基础,贵州茶园面积零星分散,企业小而多。针对这一客观情况,协会要加强与各地茶企业、茶叶专业合作社、茶农组织等的联系,还有行业外,爱茶、知茶人士、学者均可吸收到协会来,把壮大协会的会员队伍,作为加强协会组织建设的首要任务来抓。其次是建立与地方协会的合作机制,实现工作互动,资源共享,提高服务能力,增强办事效率,探索一条既有利于各协会共同发展,又能够发挥各自优势的工作机制。真诚希望我省协会间通力合作,逐步形成合力,打造面向全国的贵州茶形象,以适应经济全球化环境。
  根据凤冈县近两年高度重视茶叶产业的发展,措施落实,实施到位,发展步伐快,带动了当地茶农,并成功地组织承办了了贵州省首届茶文化节,目前全县上下积极性高涨,效益显著,取得可喜成绩。为加强对凤冈及黔北地区的指导和联系,经协会会长扩大会议研究,同意增选为协会副会长单位和常务理事单位。
  二、配合相关部门、做好茶叶行业“十一五”规则工作
  按总社的调研和安排及我省茶产业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协会就本系统、茶叶产业“十一五”发展,初步提出总体规划和政策建议,下步将对贵州茶产业发展,全省性普查,做些具体调研,此项工作正在酝筹。
  三、继续全面推进《贵州茶文化大典》编审工作
  贵州有史以来,还没有一部能全面反映贵州茶文化诸方面的书籍,编纂好《贵州茶文化大典》,是协会当前为贵州茶行业所做的一项意义深远、战略性强,具长效功能的大事。群策群力,靠集体的智慧和力量方能完成好此项工作。请各地政府、行业主管部门、企业予以关注和支持。
  四、认真完成《茶旅天下》贵州篇拍摄任务
  3月底4月初,《茶旅天下》摄制组将再次来到贵州,补拍茶海春天勃勃生机的面貌,以及众多名品加工场面和具有文化底蕴的茶企业、旅游资源等。集宣传性、史料性,观赏性,娱乐性、信息性为一体,灵活、新颖、深刻、系统、精彩地展示我省茶产业的亮点和独具风韵的地方茶文化。突出展现贵州茶文化的本源性、丰富性、民旅性和国际性。黔茶出山为时不会太久。
  茶文化本身是高雅文化,贵州有丰富的旅游资源,省政府十分重视旅游资源的开发和贵州茶产业的振兴,依托茶旅推广各地名茶,以茶促旅,以旅兴茶,促进产业互动,将茶叶产区开发为旅游基地,树立真正的市场化程度高的茶品牌。协会将全力做好《茶旅天下》贵州篇的拍摄。
  五、继续做好茶叶技能培训和加工技术普及提高工作
  计划采用多元化方式,与业内外人士、联合办学,填补协会人员紧联系面窄的缺陷。立足行业,面向社会,扩大培训面,围绕从业人员诚信敬业、知识更新、职业技能发展的需要,考虑会员单位业务开展的实际和行业发展的趋势,有的放矢开展培训。总之,按企业所需,培养专一型,复合型人才。继续做好茶艺师和评茶员职业资格培训和鉴定的基础工作。
  开展实用加工技术培训,以省茶叶公司基地为培训点,分期分批推广普及各类各优茶的加工技术,带出一批茶叶加工技师,使贵州茶质量上一台阶。
  六、办好第二届贵州省茶文化节
  第二届贵州省茶文化节是2006年协会将要举办的重要活动,在“中国西部茶海”之一的湄潭县举办这次活动,一是湄潭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茶叶产业发展,产业基础良好,企业积极性高。二是湄潭产茶历史悠久,种茶面积广,名优茶多,是贵州最大的产茶县。三是有省级茶科所机构和浙大文化,科研氛围浓厚。四是多次举办过大型茶事活动,有经验。五是有获得国家农业部定点市场的贵州西部茶城。通过举办茶文化节活动,扩大贵州茶叶在西部和全国的知名度,促进贵州茶业经济发展,更好地服务三农。本次茶文化节的特点是:层次高,政府高度重视,具权威性,知识趣味性,宣传面广、力度大。主题为茶业经济、绿色产业、生态文明、和谐社会。
  具体活动内容有中国(西部)名优茶评审会,贵州省名优茶审评会、(湄潭)中国西部茶业论坛、民族民间茶饮茶艺展示、十佳采茶、制茶能手比赛等等,正在紧张筹划之中。
  七、借助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平台,申请组建分支机构
  贵州是多民族省区,境内有28个少数民族,占全国56个民族的50%,宋代贡品“黔州都濡月兔”产在遵义地区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明清贡品“贵定云雾茶”产于黔南州贵定县云雾山仰望苗族聚居地,享有盛名的“都匀毛尖”产于都匀布依族地区……,这些历史贡茶造就了各民族古老而独特的制茶工艺和饮茶习俗,如贞丰坡柳“娘娘茶”,威宁、大方彝族“罐罐茶”,黔东南侗族“煮油茶”。道真仡佬族苗族的“三么台”。
  贵州民间至今流传着采茶歌、民谣、茶谚语,现代的茶诗、茶歌、茶舞、茶楹联、茶灯节及民族茶艺,如“苗岭茶情”、“屯堡驿茶”、“布依茶艺”……
  协会于2005年9月参加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在杭州召开的首次秘书长会议,就其在全国条件成熟地区分别设立研究会分支机构作了研讨和争求意见,以及申请成立分支机构的相关条件和申报程序,协会找准贵州民族省份的地域性和茶文化历史悠久,饮茶习俗早,具有原汁原味的民族性特色,提出申请在贵州设立“中国国际民族民间茶文化研究中心”,已拟定组织机构和将要开展的工作,可望今年完成此事。
  八、开展“六佳茶艺馆”评选活动,推动茶馆业健康发展
  我省茶馆业的蓬勃兴起和迅速发展,已成为一项新兴产业,开展优秀茶艺馆评选,树榜样,赶先进,朝着管理优秀,诚信服务,宣传功能强、效益好的方向健康发展。
  九、开展贵州茶行业“十大优秀人物”评选活动
  计划面向全省首次评选“2006茶行业十大优秀人物”,以表彰他们的业绩,为茶叶行业树立楷模。推荐主要以对企业发展有突出贡献,并对本地区茶叶产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引起行业震动和反响的经营者,具体推荐办法于上半年出台。
  协会的重要活动,经商议,贵州省名优茶评比每两年举行一次,贵州省茶文化节,每两年举办一次,六佳茶艺馆评选,每三年评选一次。
  以上报告,请大家审议。
  谢谢大家!
  二OO六年三月十五日

  贵州茶协会员介绍
  ·浙江绿峰机械有限公司
  ·贵州紫日茶业科技有限公司
  ·贵州省茶叶公司(六福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贵州省遵义茶树良种苗圃
  ·贵州省湄潭县栗香茶业有限公司
  ·浙江上洋机械有限公司
  ·遵义市红花岗播州茶场
  ·贵阳馥郁茶叶有限公司
  ·贵州省湄潭县茶叶总公司
  ·贵州黔风生态实业有限公司
  ·贵州省农垦农工商公司(茶叶公司)
  ·贵州省金沙县茶叶专业合作社
  ·贵州省新农工商茶叶公司
  ·贵州省羊艾茶场
  ·贵州都匀毛尖茶(集团)有限公司

 

责编: 小吉
普洱茶品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