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峰茶树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实施情况报告

  五峰地处湖北省西南部,属武陵山支脉,平均海拔1100米,是一个土家族人口占84.8%的自治县,全县总人口21万人。五峰素有“仙源”之誉,境内溪河密布,山峦层叠,拥有生态、水能、旅游等丰富的资源和特色产业优势。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81%,居湖北省县市区首位。2014年底,五峰被国家农业部列为全国首批100个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试点之一。
 
  五峰位于北纬30°,在全国处在优质茶叶产区带。近年来,先后被国家命名为“中国茶叶之乡”、“中国名茶之乡”、“全国无公害茶叶示范县”、“全国三绿工程示范县”。我县“采花毛尖”先后获得“湖北名茶第一品牌”、“中国名牌农产品”、“中国驰名商标”和“钓鱼台国宾馆特供茶”等称号。“五峰绿茶”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五峰宜红茶”已由农业部批准登记为农产品地理标志。至2014年底,茶叶种植面积已达19.27万亩,总产量19.01万吨,产值超过19亿元。
 
  1.我县茶树主要病虫害发生情况及绿色防控产生背景
 
  危害我县茶园的主要病虫害有:茶小绿叶蝉、茶蚜、茶尺蠖、茶毛虫、蚧壳虫、茶圆赤星病、茶炭疽病等。病虫害整体发生趋势是:虫害重于病害,小虫重于大虫,代数由少变多,危害由蓬面移至丛中,特别是茶小绿叶蝉等刺吸式害虫危害较重,每年因病虫危害造成的产量和经济损失数千万元以上,已严重影响我县茶产业的发展。为有效控制茶园病虫危害,2007年以来,我县牢固树立“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理念,认真贯彻执行“目标安全、强化机制、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强化措施落实,县植物保护站依托全国农技推广服务中心及湖北省植保总站,引进茶树病虫绿色防控技术,历经八年的示范推广,到现在已基本形成了一套适合我县茶叶生产的绿色防控技术。
 
  2.主要做法
 
  2.1加强组织领导,精心组织实施
 
  首先是成立工作专班。成立由县政协副主席、县茶叶领导小组组长担任绿色防控示范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挂率指挥我县的示范工作,全面安排部署。组建以茶叶高级农艺师邬运辉为首席专家的专家组全面开展茶树绿色防控技术的试验示范。
 
  其次是加强资金扶持,严格督办到位。近几年全县整合现代农业标准茶园建设项目,每年投入100万元以上的资金用于绿色防控物资的采购。
 
  2.2加强技术培训,提升安全意识
 
  近几年,全县结合阳光工程培训、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等项目的实施,将茶叶绿色防控技术纳入培训范围,培育了200个茶叶科技示范户,辐射劳动了全县茶农自觉运用茶叶绿色防控技术,有效提升了茶农的生态安全意识。据不完全统计,全县每年累计培训茶农1万人次。
 
  2.3开展宣传活动,扩大社会影响
 
  在春茶开园和夏秋茶上市等关键农时季节,编印《茶叶绿色防控技术》、《农产品质量安全消费知识》、《告茶农书》、《禁限用农药目录》、制作专题新闻报道、悬挂宣传横幅、制作宣传展板等多渠道多形式开展宣传;将《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无公害农产品条例》纳入“六五”普法内容,并将主要条款摘要编入《2014-2015法律知识实用农历》;启动以“尚德守法,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治理能力”为主题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周活动,在全县8个乡镇进行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培训和宣传展板巡回展出;将农产品质量安全课纳入县委中心组及8个乡镇党委中心组集中理论学习课程。通过营造农产品质量安全氛围,积极有效推进了茶叶绿色防控技术的运用与普及。
 
  2011年来,农业部门连续四年开展了声势浩大的送科技下乡活动,将茶树绿色防控技术作为科技下乡活动的重要内容进行了广泛地宣传,绿色防控知识深入人心。
 
  2.4建立示范片区,辐射带动全县
 
  建立茶叶绿色防控示范区是有效实施茶叶绿色防控的关键措施。2007年,我县首次依托全国农技推广服务中心和湖北省植物保护总站,在“采花毛尖”重要原料基地—采花乡星岩坪村建立茶树病虫绿色防控示范区,核心示范区500亩,辐射面积达到1万亩。当年5月,湖北省茶叶板块与品牌建设现场会在五峰召开,与会代表兴致勃勃地参观了星岩坪示范区。湖北省农业厅徐能海副厅长在星岩坪茶树绿色防控示范区接受湖北省电视台记者现场采访。茶树病虫绿色防控技术示范成为此次现场会的亮点,新闻媒体宣传报到后,极大地推动了我县乃至全省茶叶绿色防控技术的推广。
 
  从2009年开始,县政协牵头组织县农业局、县科技局致力于探讨生态茶园建设和提高茶农质量安全意识,将此作为一个产业发展的前瞻性战略问题,不断开展调查研究,启动了以茶叶绿色防控确保茶叶生态质量安全为重点的科技下乡活动。用6年时间在全县茶叶重点专业村推进茶树绿色防控的新理念、新技术、新药物。6年来,在30个茶叶专业村开展了科技下乡活动,在所选定的村开展“七个一”即上一堂技术课、播放一部电教片、发一份科技资料、发放一批黄板纸、安装一批太阳能杀虫灯、建一个5000亩以上的绿色防控示范区、建立一套管用的绿色防控长效机制。通过开展“七个一”活动,建设茶叶绿色防控科技示范区,以点带面,倡导绿色防控和清洁种植,推动全县科技兴茶,提高茶叶品质,促进产业发展。活动开展6年来,累计发放绿色防控技术资料10万余份、诱虫黄板50万张、诱虫灯1万盏、建立示范区3万亩。
 
  2.5落实技术措施,确保示范效果
 
  我县重点狠抓了以下几项技术措施的落实:一是大力推广无性良种。发展鄂茶1号、212、310等高抗品种。二是大力推广配方施肥,提高植株抗病能力。三是对茶园实施合理修剪,疏通茶树通风透气条件,修剪的残枝、枯叶带出田外集中烧毁,养活越冬虫源。四是通过人工或化学清除茶园及周边杂草,创造有利于茶叶生长而不利于病虫发生、发展及越冬的外部环境。五是根据茶叶害虫的生物习性,积极推广色板、灯光诱杀等物理防治技术。即空中安装太阳能杀虫灯或频振杀虫灯,在每年的4月中旬至10月夜晚开灯杀虫,白天收集虫袋。(茶)棚面插诱虫板或诱虫板+信息素。通过诱杀,降低茶园中害虫的种群数量,减少用药次数,减轻害虫的发生危害。六是强化生物防治,保护和利用天敌资源。七是实行专业化统防统治,提高防治效果。在示范区统一组建专业机防队,科学开展药剂防控,选择生物农药,实行专业化机防服务,做到统一监测预报、统一防治时间、统一防治药剂、统一防治方法、统一防治标准的“五统一”方法统一防治。
 
  3.主要成效
 
  一是诱杀害虫效果好,一片色板平均每天可诱杀黑刺粉虱430.5头,诱杀茶小绿叶蝉34.2头,一盏杀虫灯平均每晚可诱杀害虫2300头。二是天敌数量明显提高,示范区内蜘蛛、瓢虫、草蛉等天敌数量平均增加62%—77.8%。三是节约防治成本,年用药次数减少2—3次,亩节约农药及人工投入65.8元。四是提高了防效,示范区内主要害虫防治效果均提高6.7—12.8个百分点。五是提高了农产品质量,示范区茶产品经检测合格率达100%,全部达到绿色食品标准。六是提高了效益,示范区茶叶品质、汤色、香气、味道均超过化防区,茶产品价格上升14.3%,亩平增收684.5元。
 
  2011年5月,全国茶叶标准化生产专题研讨会在五峰召开。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研究员、国家茶产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著名的茶学家、茶树植保专家、中国茶叶农药残留研究的开拓者和奠基人陈宗懋先生应邀出席研讨会,在青岗岭茶叶绿色防控示范区实地察看黄板诱虫效果,对我县茶叶绿色防控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2014年,宜昌市农业局开展了茶叶病虫害绿色防控工作“整乡(镇)推进示范乡镇”、“统防统治专业合作社”示范创建活动,我县渔洋关镇、城关镇、采花乡整乡推进茶叶绿色防控工作,千珠碧茶叶专业合作社、忠顺茶叶专业合作社以茶叶绿色防控为抓手,从源头上把关,网罗的社员茶园全部纳入茶叶绿色防控统防统治范围,为茶农提供统一服务,确保茶叶生态环保,分别荣获“十佳乡镇”和“十佳专业合作社”的称号。
责编: yunhong
普洱茶品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