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满山茶叶成脱贫致富“绿色银行”

  在岳西翠兰核心区包家乡石佛村,人们种茶树、创品牌、做有机,逐步走出一条绿色发展之路。在当地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靠着满山的茶叶和传统的制茶技艺,这个重点贫困村于2016年首批出列,实现整村脱贫,村民们的日子也越过越红火。
  放下斧头,村民种起石佛茶
 
  石佛村位于安徽鹞落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东北角,这里的人们自古以来就有种茶、爱茶、敬茶的传统。不过,种茶一度因收益太低,并不能作为养家糊口的营生。“一个采茶工,一天不到七毛五。一个制茶工,日夜不到一块五。”从当地流传的这句顺口溜中可见一斑。于是,人们靠山吃山,砍伐木材,以山养家,又有“上山一把斧,下山五块五”的说法。
 
  以牺牲环境换来的经济效益并不长久,老百姓还是挣扎在贫困线上。看着青山如黛的美丽家园遭到破坏,当地人放下斧头种起水稻。可是高山区种水稻怎比得上平原地区?一亩田最多也就收益800多元钱。当地人痛定思痛:我们拥有悠久的茶历史,几百年的古茶园,为什么就不能做做茶文章呢?于是,当地人来到山头,种上石佛茶。
 
  尽管当地的气候条件适宜茶叶种植,但施肥、采摘、炒制等工序没有统一标准,村民们生产的茶叶质量参差不齐,卖不上价。1983年,岳西县农牧渔业局组织力量到石佛村,在黄芽茶以及小兰花茶的传统制茶技艺基础上,成功研创“岳西翠兰”,并于1985年被评为全国新十大名茶。此后,岳西翠兰先后在国际国内各种大型茶叶评比中荣获重要奖项。
 
  尝到种茶带来的甜头,石佛村387户村民将房前屋后都种上了茶,茶园面积达到3300亩,人均拥有茶园2.5亩,茶产业成了全村的主打产业。
 
  保护品牌,茶农自发来管理
 
  岳西翠兰手工制作经过摊青、杀青、理条、烘焙、复烘等工序,细揉慢捻做出来的茶“翠绿鲜活、芽叶相连、舒展匀整、清香持久、鲜醇爽口”。随着岳西翠兰茶的传统手工制作技艺被列入“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最早参与创制的冯立彬,既是岳西翠兰第一代代表性传承人,更是岳西翠兰品牌的保护者。
 
  “制茶很辛苦,白天采摘、摊青,当晚就要连夜炒制,手工制茶尤其如此。为了保证茶叶炒制出来的品质一样,我能一天一夜不睡觉,把心思都放在制茶上。”冯立彬说,当地有很多人做茶叶生意,通常打出名号后,就从别处收来一些茶充数,以此保证茶叶供应。“这样做往往拉低了自家茶的品质,砸了自家招牌,反而得不偿失。”
 
  创品牌易,守品牌难。如何保证石佛茶品质如一呢?冯立彬想到高于市场价收购农户家的鲜叶,再由他来统一制作。这样,统一采摘标准、制作标准,石佛茶的品质得到了保证。自此,石佛村再也没有在市场上卖散茶的了,大家把鲜嫩的茶叶全部交给冯立彬,最高峰时一斤鲜叶收购价是500元。
 
  作为岳西翠兰核心区,外面的鲜叶想要流入以次充好怎么办?深知品牌的重要性,石佛村人自发成立茶叶协会,自我管理、自我保护,在进村路口设立劝返点,防止外茶流入损害茶农利益。同时,村里11家茶厂相互监督,鼓励茶农举报制假售假行为,茶叶协会组织人员在春茶上市时开展流动巡查,尽最大努力保证石佛茶的品质。
  发展有机,做优品牌富乡村
 
  “多亏了当年村里力排众议,发展高标准有机茶园,现在核心区茶叶亩产收益可达1万元,老百姓都很感激我们村当年的决策。”石佛村村支书王军笑着说。
 
  早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石佛乡就凭借优良的环境条件,被列为我国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建设的试验地,从此与有机结下了不解之缘。积累了多年有机茶种植的经验后,2013年,村里决定大规模发展有机茶园。发展有机茶园,就得不打除草剂,不施农药、化肥,采用人工除草,施农家肥等。如此一来,老百姓的种茶成本翻了十倍,一些村民就不愿意了。
 
  “我们一边给老百姓做思想工作,宣传生态有机和可持续发展理念,一边想方设法争取更多政策、资金支持。”王军说,那时候村里组织开展有机茶园管理培训,茶农买有机肥,村里补贴40%,茶农买除草机械,村里补贴一半……就这样,村里率先将一千亩传统茶园转为了有机茶园。
 
  目前,石佛村还有两千多亩茶园正在实施有机化管理。王军说,之所以大力发展有机茶园,一方面是为了带动贫困户持续稳定脱贫,另一方面也契合了石佛村生态立村、茶叶富村的发展思路。
 
  “我们村11个茶厂,每个茶厂都是季节性扶贫车间,全部吸纳贫困户就业。每年茶季4-5月,50多户贫困人口收入达到5千元至2万元不等,再加上平时打零工,不仅能带动本村,还能带动周边的村民实现增收。去年就有上千人来我们村采茶,外乡务工人员仅采茶工资就发了150万元。”王军坦言,“产业兴旺必须建立在生态良好的基础上,未来石佛村将走茶旅融合发展之路,以茶产业发展巩固脱贫成效,以茶产业振兴推动乡村振兴。”(殷瑛 项珍)
责编: yunhong
普洱茶品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