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产区茶业发展高峰论坛

  5月3日下午,中国小产区茶业发展高峰论坛在第4届中国(南京)国际茶产业博览会茶文化活动区活动成功举办。
  中国农业品牌研究中心(CCAB)高级顾问、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副所长鲁成银,中国茶叶博物馆馆长吴晓力,山东省农业科学研究院中心主任宋鲁彬,重庆市茶叶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徐泽,江苏省茶叶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王润贤,深圳市华巨臣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叶木甦等嘉宾汇聚一堂,就小产区茶业发展展开了深入探讨。另外,江苏、山东、重庆的茶叶管理部门、研究所、江苏茶企代表也出席了本次论坛。
  嘉宾致辞
 
  1.江苏省农业农村厅科教处处长姜雪忠先生
  茶产业发展的背后有一支科技教育的队伍在进行支撑,江苏省现有省级的科研教育单位包括研究所有6个跟茶有关的,规模不小。2017年,我们江苏省启动了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很多省是没有茶体系的,我们江苏设立了茶产业技术体系,也设置了不少的专家在每个茶产区布局了一些基地,应该说给我们的茶产业提供了很好的支撑。尤其在茶产业的发展包括产业链的延伸附加值的提高起到了很好的支撑作用。
 
  2.重庆农业农村委经作处副处长谢宇女士
  江苏、山东、重庆三个小产区,我们主要做特色、抓效益,打好咱们的小产区历史长、文化深这个牌。专家要从实验室加工厂里面走出来,从田间走上来,引领大家、影响大家一起做市场,一起搞文化推广,一起做品牌创建,专家在全国的茶叶间非常受欢迎,大家蜂拥而至,所以专家对茶产业推动的领导力和影响力非常重要,你们一定要走出来,影响中国乃至全球的茶产业和茶文化,打好自己这张专家的牌。我有一个提议,我们三个小产区一定要抱团发展,合纵连横,大家多利用华巨臣茶博会的平台,共商三个小产区茶产业的发展,共同输出咱们与齐鲁有关的文化,江苏的茶文化,推动我们茶文化的培育和输出。
 
  3.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综合实验站站长王林军先生
  茶叶是山东新兴的特色产业,2015年山东省的茶面积为38.3万,采摘面积28.5万亩,产量1.89万吨,产业产值达到31.5万,40个县区种植茶叶,逐步形成了三大茶叶产区,三个区域的栽培面积和产量均产占到全国60%以上。全省茶叶的平均亩产值为8226元,所以茶叶产生了很好的经济效益。现在山东茶产业仍在向良种化、规模化和生态化,加工方式的清洁化和标准化。从整体看我们的茶叶已经走过了通过增加产量提高经济收益的阶段,今后更多是要走向通过质量来提升效益的的新历史时期,作为小产区茶叶的区域,今后更该走品牌化、差异化、本土化、绿色生态化的发展道路。
 
  座谈交流
 
  01、我们想构建一个区域品牌,我们该如何去定位它?
  鲁成银所长:
 
  在今天来讲小产区茶的定位是什么?有什么价值?我认为产品的个性是独特的,从产品的角度上有特定的消费需求,也不是满足所有的人。比如说南京雨花茶可能就满足江苏为主的或者是长三角地区,茅山长青也好,都是小产区,可能满足一个特定的市场和人群的,所以它有特定的消费需求,满足多样化的。
 
  第二个,在现在政府的政策背景下,因为小产区前面都有一个产区,所以都有一个地域名称,它其实就是每个地方的“名片”,在增加地方的知名度。
 
  还有一个应当是融合发展,就是山茶融合符合现代的潮流。小产区茶一定要实现在当地卖茶叶、卖自然、卖文化三位一体的战略,搞融合是最好的。
 
  02、小产区茶如何发挥“地缘茶”的文化优势?
  吴晓力馆长:
 
  从“小产区”的概念来说,我觉得其实规模相对地小,对这个产业发展,立足于抓住重点、突出特色方面,反而是有利的,因为你所关注的范围可能会略微小,但是要做出自己的特点,就要做得更加有品质、有文化、更生动,从我们的文化传播的角度来说,我们先不说茶的商品特性,就作为文化特性来说,如何设计更多的渠道,让公众更多地感受和共享,能够让它融入到有茶的生活当中去,推进更多的发展,或者让这个产业的活跃度提升的一种比较好的方法。
 
  03、小产区茶业的探索与实践
  宋鲁彬老师:
 
  山东有两大主要的逆境,一个是寒,一个是旱。这块虽然是逆境,但是有一句话是顺境出材料、逆境出品质,这是我们山东茶的特点。山东茶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品质好,每年在不能采摘的时期要从第一年的10月份到第二年的5月份的这段时期是茶叶不能生长的时期,采摘就是从每年的5月份到第二年的10月份,这个阶段不间断的进行采摘,虽然是进行这样的采摘,即使是下差的品质那也是非常好的。山东茶的种植面积虽然不大,只有三十万亩,但单位面积产值高,达到每亩2万元以上。
 
  能取得这样的成果,一方面是政府大力支持,例如泰山地区年投入4500万元扶持产业发展,同时加大科技投入选种育种,持续创新,在茶文化,茶科技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在国内有重要地位。这几年在科研上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一直在做茶叶的质量安全控制、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研究,省政府还成立了茶叶创新团队,茶产业的技术体系,可以说现在山东的茶无论是在质量安全还是品质还是茶文化上都有独到之处,都能占到一席之地。
 
  04、如何突显“小产区茶”特色,提升品牌影响力?
  徐泽老师:
 
  重庆是茶树原产地之一,也是中国茶文化的发祥地,有3千多年的历史,至今重庆能够记载的大茶树像十公分以上的上万株,所以好几个区县大茶树都有传承,冰川的遗留物都在那边山脉,所以我们是古老的产区。
 
  历来重庆出好茶,可惜没有品牌,外地客商利用重庆茶采摘早的特点,提前进入利用重庆原料制作国内知名品牌茶。政府制定了振兴重庆茶的策略及方针,提炼重庆茶的核心特征、工艺特征,持续宣传,政府及企业同时发力,共同宣传同样的产品特征,政府坚持投入,永川秀芽每两年一次文化节打造区域品牌,已经历经八界十六年,经过持续努力,现在重庆茶楼不再是省外茶的天下,而是肯定有永川秀芽。
 
  同时,在开发本地市场的时候,要适合本地人的消费习惯,有本地风味。外出推荐,要适合当地消费习惯,打造不一样的风味特征。我们要把小产区茶的品质特征找出来,一定要将产品持续宣传,从政府到科研单位、到茶叶企业,在任何场合都要围绕一个品牌来宣传,才可能把产品打出来。
 
  总结发言
  江苏省茶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王润贤:
 
  江苏的茶产业也体现“三弱”和“三难”
 
  三弱:第一个我们的成本优势比较弱,第二个弱我们的劳动力优势比较弱,第三个弱江苏在生态资源上比较弱。
 
  三难:一个是当地名优茶的销售能力减弱以后一下子走不出去,第二,江苏的面积资源比较有限,大面积扩建新的茶园也是行不通的;第三,当地茶与仿制茶的竞争比较难,防止仿制茶的力度比较难。
 
  采取“几化”:生态化、良种化、景观化、机灌化、机械化、标准化、产品多样化、营销国际化、运营庄园化、喝茶普及化。第一,是要环境的生态化,环境是茶产业发展的核心基础,还要有效地调控好我们的生态环境,要在保护的同时利用好我们的环境资源;
 
  第二,我觉得要积极品种的良种化,全国的良种化是比较高的,像溧阳的良种化还是比较高,像南京、苏州、扬州等产区良种化都很低,良种化不仅是品质的保证,也是今后机械化管理的基础;
 
  第三,要使得我们的茶园要景观化,刚才很多老师都谈了,今后要走三种融合,我觉得茶园景观化这是今后开展景观,开展三种融合的基础,必须通过景观才能吸引人来;
 
  第四,栽培要进行实时化栽培。如果苏北提升喝茶习惯,江苏一年就可以增加茶叶消费十万吨,那么江苏茶不仅不会过剩,反而是供不应求。
 
  华巨臣茶博会如何与小产区政府深入联动?
  叶木甦总经理:
 
  首先,我们可以成为联系各方力量的纽带,华巨臣在多年的产业发展过程中,不管是政府、产区还有茶产业的上下游、专家学者对我们企业给予了极大的信任,因此在举办各种活动和联动工作中,我们有自己的价值。
 
  第二,我们可以贡献信息和经验,在十年茶博会及政府服务中,华巨臣积累了大量的案例和信息,自身有市场推广和茶博会的专业经验,华巨臣现在是全国会展办展面积前16,广东省是前5,所以这种市场规模和地方政府和企业推广的大量案例能够为小产区茶叶发展提高效率。
 
  第三,我们能够提供茶产业发展的综合发展能力,华巨臣除了线下茶博会,我们还有线上的好茶仓,还有茶叶推广的茶叶世界,更有教育、科研、包装、机械、深加工等茶叶链的战略合作伙伴,因此华巨臣愿意为茶产区的发展,献出我们自己的绵薄之力。
 
  第四,我们能落实各方的策略,经过多年的方面华巨臣积累各方面的人才和资源,今年我们招募了10个茶学的研究生,除了茶企以外,没有哪个企业比我们在茶业投入更多,我们投入这些资源是希望我们更好地理解茶产业发展背后的道理,我们希望更好聆听政府的资源及专家学者的建议,我们具备了完整的执行体系,不管是品牌定位、品牌建设、推动可持续发展、提升区域品牌地缘优势,华巨臣无疑具备有相当的实力。
 
  自古就有“好山好水出好茶”、“山秀水美茶香”之说。好茶多生自幽谷峻岭、长于高山云雾间,不仅尽享日月光华、饱餐风霜雨露,还远离污染、嘈杂的环境,一生与青山绿水相伴。
 
  此次中国小产区茶业发展高峰论坛,引起了广泛的茶界关注,现场受益匪浅,相信这种论坛活动,必将激起更多的茶学研究,共谋小产区茶业发展的新机遇。
 
责编: yunhong
普洱茶品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