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茶”酷似茶叶,实为新型毒品

  中国普洱茶网讯:酷爱喝茶的人最近可要小心,据悉,一款名为“阿拉伯茶”的新型毒品从去年开始在中国的地下毒品市场交易中蔓延。“阿拉伯茶”学名叫“恰特草”,产于非洲,这种植物在刚摘下来新鲜的时候像市场上常见的苋菜,吸毒者可以直接像吃生菜一样嚼食;如果将恰特草晒干,外形又酷似茶叶一样,但无论是生吃还是晒干磨粉冲服,服食后的效果竟然与海洛因相差无几,毒效惊人且成瘾性大。
  据了解,“恰特草”更常见的翻译应该是“巧茶”,是一种卫矛科巧茶属的植物。它又名阿拉伯茶(Arabiantea)、也门茶、埃塞俄比亚茶、布什曼茶(Bushman'stea)、东非罂粟,原产地为埃塞俄比亚,现广泛分布于热带非洲、埃塞俄比亚、阿拉伯半岛以及中国大陆的海南、广西等地。
 
  “阿拉伯茶”含兴奋物质卡西酮,可嚼碎食用。早在13世纪当地人已经咀嚼“阿拉伯茶”的嫩芽和叶子来抵抗饥饿和疲劳,后来嚼“阿拉伯茶”的习惯传到许多非洲和中东国家。不少学生和司机嚼食“阿拉伯茶”来提神醒脑,而农民和劳动者则嚼食“阿拉伯茶”来减轻疲劳。
 
  据说“阿拉伯茶”的效果和5毫克的安非他命差不多,可以使人感到思维清晰、精力充沛,觉得没有办不到的事情;但是药力退却之后,咀嚼者多会感到沮丧,逻辑混乱,什么也不想做。长期咀嚼“阿拉伯茶”可能造成厌食,甚至引发心血管疾病。
  “阿拉伯茶”之前已被联合国及美国、欧洲定为软性毒品。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公安部、卫生计生委公布的《精神药品品种目录(2013年版)》正式实施,该目录将“阿拉伯茶”列入第一类精神药品进行管制,属《刑法》、《禁毒法》所指的毒品范围。
 
  “阿拉伯茶”其外形更具迷惑性,稍不注意就会以为是茶叶或者青菜。其毒效与海洛因一样,能使吸食者产生兴奋或产生幻觉。虽然“阿拉伯茶”生产主要在非洲等地,但从去年开始,贩毒分子利用国际快递等方式将其偷运入国内,由于外形像苋菜,如果不打醒十二分精神,会很容易被其蒙混过关。
  本文主要整理自《广州日报》,我们重在分享,对相关作者表示敬意。希望看完这篇文章后,各位能够通过各种渠道分享扩散出去,让更多的人了解“阿拉伯茶”的真面目,使之免受这一新型毒品的残害。
来源: 广州日报
责编: Firday
普洱茶品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