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山单丛茶制作技艺传承人让单丛茶香飘得更远



文国伟在制作茶叶    蔡妙芝 摄
  12月的凤凰山乌岽顶,清晨气温已下降到接近零度,山间时不时被氤氲的雾气笼罩,恍若仙境般朦胧梦幻,滋养着山顶一树树单丛茶。上茶园巡视了一番回来,潮州市潮安区凤凰镇乌岽李仔坪村的制茶人文国伟,煮了一壶山泉水,抓了一撮自己制作的宋茶王茶叶放入朱泥壶中,沸水一冲,刮沫、低斟,三杯茶热气腾腾,一屋子茶香满溢。
 
  “判断茶叶好不好,一看茶汤二闻茶香三品茶水。”今年4月份被评为潮州单丛茶制作技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文国伟对单丛茶的制作、品鉴有着独到的见解。这位土生土长于凤凰山乌岽顶的茶人,20多年潜心单丛茶制作技艺的研究,不仅打磨出自己独特的熟香型茶叶制作方法,更注重遵从自然规则崇尚生态种茶,致力单丛茶制作技艺的传承保护,试图让那一抹缭绕于凤凰山间的单丛茶香流传得更久,飘得更远。
 
  闻香识茶的制茶师
 
  文国伟家里祖祖辈辈都种茶做茶。靠着凤凰山的优质土壤和萦绕山间雾气的滋养,那里出产的单丛茶是独天独厚的优良品种。读小学的时候,文国伟就跟着父亲帮忙采茶、制茶,耳濡目染各种制茶的技艺。
 
  “十多年前,凤凰单丛茶的价值逐渐得到发掘,销售市场越来越大,我便把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在茶叶的种植和制作上。”看中单丛茶的价值,文国伟开始了自己的单丛茶制作之路。
 
  乌岽顶每年只产一季春茶,在文国伟看来,制作茶叶,最难把握的就是晾青、摇青和杀青这三个环节。不同年份的日照、雾气,生长出来的茶叶春芽制作方法不同。为了研究出最能呈现茶叶原始香味的制茶方法,他不断进行试验,失败了就重来,耗费的精力财力不言而喻。“强烈日光时不采,雨天不采,雾水茶不采。”经过20多年的试验,如今文国伟形成了自己采摘凤凰单丛茶的方法。
 
  晒青时,闻一闻茶叶的味儿,他就晓得晒多久可以摇青;摇青时,嗅一嗅茶叶的味儿,他就知道什么时候要杀青,在实践中,他那个鼻子简直练成了神准的茶叶探测仪。他更青睐制作熟香型的茶叶,让茶叶原本的幽香在沸水冲泡中慢慢苏醒,在喉咙里逐渐回甘。他说,这样的茶叶更甘醇,更耐存,2012年他制作的宋茶王单丛获得第九届国际茗茶评比金奖。
 
  生态种茶的先行者
 
  从小在凤凰山里长大,文国伟对这座哺育他的大山有着深沉的爱,单丛茶种植给他带来经济上的好处,让他更感恩大自然的馈赠。他一直坚持传统的茶树管养方式,不急功近利地使用化肥、除草剂,而是选择几近原始的生态种植。
 
  每一年,他都会请上10几个工人,在他的茶园里劳作上一两个月,用人工除草替代使用除草剂。“我这600亩茶园,用除草剂几千元就能搞定,但我请工人除草,要花上好几万元。”人工铲除的杂草,文国伟用来沃肥施给茶树,实行循环的生态种植。
 
  同时,他自己茶园里生长出来的樟树、杨梅树等树木,就算和茶树争肥料,他也不会砍掉,反而给树木留出足够的生存空间。他说,这些树木能够让一些害虫的天敌有个栖身之地,通过生物食物链的作用,吃掉茶树的害虫。文国伟坚信,不使用化肥、农药,才能让茶树的生长更接近原始状态,生产出更绿色的茶叶,也才能更好地保护那里的土壤,不愧对大自然的馈赠。他那棵“宋茶王”老茶树,虽历经七百余年的风雨,依然枝叶繁茂,每年春季可产茶十几斤。
 
  弘扬茶艺的传承人
 
  说起凤凰单丛茶的制作技艺,文国伟这位代表性传承人颇有见地。他说,单丛茶的制作技艺流传了700多年,经过一代代制茶人的传承、创新,今天的凤凰单丛茶制作技艺已经相当成熟,也针对凤凰单丛茶10来个不同香型的品种,形成了各自不同的制茶技艺。
 
  “接下来,我打算开办一个单丛茶博物馆,将单丛茶的历史、制作等进行展示,同时也打算培训一些制茶的年轻人,弘扬潮州单丛茶技艺。”当上了代表性传承人,文国伟自觉身上的担子也重了起来,如何更好地弘扬、传承单丛茶制作技艺,也列上了他的日程表。
 
  在爱茶如命的文国伟眼里,每一株单丛茶,都有一种独特的香味,而每一种制茶技艺,追寻的都是将那种最本质的香发掘出来,展示一株茶树最原真的生命状态。他的梦想,就是将这样的制茶理念传递给更多的人,让单丛茶那一抹醉人的香味飘得更远。
责编: yunhong
普洱茶品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