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行业盲目发展恶果已现

  基于近年来茶叶种植面积的无规划和无节制发展,传统茶叶店在城市的盲目设置,茶叶企业从产供销各环节都体现出明显的供过于求,眼下还在延续着的茶叶行业“关店潮”,既是市场对前期盲目发展的惩罚,也是茶叶行业转型的开始,因此还将有大批的茶叶店等待关闭。

  近年来不少地方政府盲目决策地方农业产业的发展项目,茶叶种植也是其中一个重点项目,鼓励农民种茶甚至指令农民种茶,把茶叶确定为地方特色产业是茶叶产区屡见不鲜的事。同时,许多茶叶企业也错误地认为只有占据了大面积茶山资源,企业才就有竞争优势,加上政府的鼓励和扶持,企业就更加使劲发展茶叶种植。在地方政府的扶持和茶企的错误决策下,茶叶种植规模呈失控状态发展,以至于中国茶叶产品近产能的三分之一处于供过于求。

  茶叶店“关店潮”的来袭也是内外因素的双重作用做成的必然结局,近年来在许多城市出现了规模壮观的茶叶店“开店潮”,有些省会城市茶叶店数以万计,加上大卖场和小超市、便利店里的茶叶专柜,茶叶产品在城市可谓无处不在。茶叶店在城市街头成一道亮丽的风景后,茶叶店的销售业绩一直以来就是茶企心头的最大痛楚,笔者曾在茶企出任高管,深知茶叶店的业绩内幕,表面亮光的茶叶店老板们,实际上是在哑巴吃黄连般地经营着,据笔者对茶企的了解,茶叶店的业绩都是非常糟糕,往往一间上百平方米的茶叶店,店里雇了不少于五名的茶艺小姐兼销售店员,店租大都在每月一万元以上至五万元之间,具体看门店所处地段的商圈价值,而这样的茶叶店月销售业绩为两万元到到三万元左右,极少数月销售额达到五万元以上,这样的销售业绩使茶企每月出现负盈利,这样的茶叶店能长期持续下去吗?

  茶叶店销售业绩低下的原因一方面是市场竞争激烈,茶叶店数量也绝对供过于求,市场需求被零散瓜分了,每个茶叶店能分到的平均值也就所剩无几。另一方面,茶叶不是消费者的生活必需品,有许多人还没有养成天天饮茶的生活习惯,茶叶的市场需求有一定局限。笔者居住在一个五百余户居民的小区,小区门口一家食杂便利店,老板雇了两名店员,这个便利店节日里一天营业额在六千元左右,非节日的平时一天营业额在四千元左右,因为是便利店东西卖得比大超市里要贵一些,因而其毛利可以达到百分之四十左右,便利店的盈利还是比较可观的;这个小区的门口也有一家茶叶店,老板雇一名店员,店老板自己经营别的企业,需要不少茶叶拿去送礼,开这家茶叶店不是为了盈利,实际上这个茶叶店和旁边的便利店一样的面积,但茶叶店每月净亏三千元左右,只是茶叶店老板算起账来比去别人的茶叶店买茶要合算的多,茶叶店也就茶企存活下来,如果是为了盈利的话这个茶叶店早该关门了。

  茶叶店的“关店潮”让许多茶企不知所措,而实际上“关店潮”还远没有结束,这样的传统茶叶店绝大多数都难以盈利或盈利甚微。茶叶产品明显供过于求的事实不容否认,各茶企的仓库里都不缺产品的积压,近年来茶叶行业炒作“陈茶更好喝”和“茶叶可收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茶叶的供过于求矛盾,但茶叶产品的每年大量生产出来,陈年茶再好也无处可藏了,供过于求的矛盾也就日益突出。茶叶和所有农产品一样,当供过于求出现时,农作物的命运也即告终结,农民迫于无奈只得舍弃茶园该种其他农作物,这样一来数年前的大规模种植也就宣告劳民伤财的结果到了。

  茶叶店的“关店潮”让不少茶农亏空了家底,茶山大大面积种植又使得农民的劳动成果日渐贬值,虽然茶叶产品的市场需求可以进一步挖掘,但这个过程不能立竿见影,“关店潮”还将持续不短的时间,因而在积极扩大茶叶产品内需的同时,强力攻关农药技术,促进茶叶产品与发达国家标准看齐,开发更多茶叶出口的外销途径,此外从源头抓起让一些茶叶产区开始转型,改种其他农作物也是个好办法,各茶叶产区在没有处理好产品出路问题时,不可再盲目发展茶叶种植了,“关店潮”应该让茶叶界人士清楚地看到茶业的发展需求科学规划。

责编: ahao
普洱茶品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