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茶人之家”活动总决赛评选揭晓

  丝竹声声、清风徐徐,早春四月,于茶园间布一方精美的茶席,静心冲泡上一壶上等好茶,与好茶之人共同品评其中之味,切磋技艺……这应该是爱茶之人心中最完美的意境了吧。

  4月14日,中国茶叶博物馆的吉庆坪前,就有一场这样的茶人雅集。由杭州市旅委、中国茶叶博物馆和杭州网共同主办的第五届“茶人之家”活动总决赛正在这里进行。来自浙江、上海、南京、连云港、宜兴的29户家庭带着各具特色的茶道表演齐齐亮相,他们都是从100多户家庭、近300个报名选手中精挑细选出来的。但最终究竟谁能成为江浙沪三地最牛的10户“茶人之家”?还得看看他们八仙过海,都是如何各显神通的!

  旗袍、汉服、花艺、青花瓷、六弦琴、纸风车……这些创意元素统统被选手们别具匠心地运用在了茶席上。再为自己的茶席取上个应景的主题名称;东篱菊下、秦淮人家、龙腾舞韵、绿茶悠悠、凤凰单丛……最后,静心冲泡,奉上三杯好茶:第一杯敬长辈、第二杯敬茶友、第三杯敬评委。

  整个过程不像是一场紧张的比赛,倒像是一场宜心怡情的雅集。

  “三朝元老”,5岁的赵双这次终于得奖了!

  “别人泡得都是龙井、乌龙,其实我也都会泡,但我觉得奶茶最好喝,所以我要给大家尝尝我泡的奶茶!”一袭古香古色的盘扣紫色小旗袍,两个左摇右摆的小辫子,奶声奶气的“娃娃音”,5岁的赵双依然稚气未脱,是参赛选手中年纪最小的一个,但却已经是茶人之家的“三朝元老”。

  第一次参加“茶人之家”决赛的时候,她才不到两岁,只能坐在茶席旁给妈妈“打下手”,端端杯子、擦擦汗,再皱个小眉头思索一会;第二次参加“茶人之家”决赛的时候,已经是会冲泡绿茶、白茶、乌龙茶、花茶的小小茶艺师了。

  “兴致来了,最喜欢用紫砂壶给我们泡普洱茶。”赵双的妈妈说,“她知道我们不愿意喝‘重口味’的茶,她自己就知道水温低一点,泡出淡一点的茶汤。”

  今天,第三次参加决赛,终于把“茶人之家”的奖状抱回家了,连外婆、爷爷都替她高兴。“我妈说我还被爷爷抱在怀里的时候,他就给我喂茶喝,还说让我长大了就当茶农,把我都给听晕了!”赵双的稚气把大家也给逗乐了。

  “祖孙情,茶之家”:还原一个地地道道的茶人之家

  一口炒了60年茶叶的大铁锅、一捧自家采摘的正宗龙井茶青,祖孙四人往茶席前一站,便足够有说服力。

  上好的龙井茶,三分看茶青,七分看炒功,“掌门人”肖阿昌老人是地地道道的梅家坞茶农,15岁起就开始了他的炒茶生活。今年,虽然已是75岁的老人,但手上这炒茶功夫却一点都不马虎。

  整个展示过程中,老人光凭一双手在278度高温的大铁锅里上下翻飞,旁边的孙子躬身一遍遍专注地筛选着茶青,小孙女则颇有大家风范,淡定自若地展示着她拿手的凤凰三点头,这应该算是茶技中要求最为严苛的一种了,小姑娘却掌握得恰到好处,她说“这都是以前爷爷教的,我都记得。”

  炒茶、筛茶、泡茶、品茶,祖孙四人现场还原了一个地地道道的“茶人之家”,并最终以10票的最高成绩获得了第五届“茶人之家”的称号。

  老人擦了擦额角的教案,露出了一个茶人质朴的笑容。

  “书茶一味”:课本上的“死知识”成了生活中的“活学问”

  一本大字典、一个卷笔刀、一个老学究玩偶……这是学军小学三(四)班赵菁同学的书桌摆设。今天,她又把这些小玩意原封不动地搬上自己的茶席,配上一壶现场冲泡的龙井香茶,这一方小小的书桌,便更添了几分雅致。

  “我在外婆的茶杯中喝了第一口龙井茶,然后就喜欢上它了。以后,在课本里都学到‘茶为国饮,杭为茶都’。所以我觉得作为杭州人,我们人人都该懂茶、爱茶。”经过半个月的系统培训,9岁的赵菁一招一式已经很起“范儿”了,课本上的“死知识”就这样成了生活中的“活学问”。

  “以前孩子做事都是火急火燎的‘速度型’,学茶艺的过程中,她的动作就很缓和,茶具也是轻拿轻放,感觉人一下子就静下来了,特别享受。”赵菁的妈妈一边接过女儿敬来的茶,一边陶醉地说“最享受她说‘请用茶’,小孩子稚嫩的声音说出来特别好听!像个小淑女!”这个成熟妈妈的脸上也露出了小女孩般的陶醉神情。

  最终,获得第五届“茶人之家”的称号的是:赵双、陈凤桐、肖瑶、杨元元、杨晓晨、赵菁、朱江安、武双双、吴莉、胡娇皎十户家庭。

 


 

责编: 深水鱼
普洱茶品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