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茶产业拓展战略思考(上)

  湖北日报讯近几年来,湖北茶产业快速发展,逐步树立了“品牌意识”、“板块意识”、“创新意识”以及“抱团意识”,全产业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面积、产量、产值均居全国前列。眼下,湖北茶产业又站到一个新的十字路口上,在“南黑北红”、“东西强省”的夹击下,鄂茶产业如何实现新的跨越、实现茶叶大省向茶叶强省的转变?

  当前,国内外红茶、黑茶消费再度兴起,尤其是红茶需求强劲,价量齐涨,茶产业资源远不及我省周边的河南、湖南,依靠“信阳红”、“安化黑茶”,在全国茶叶市场上闹得风声水起。这些都为湖北茶产业下一步的发展,提供了积极的参考作用。

  我们认为,湖北茶产业的发展,应该立足于已经积累起来的产业优势、资源优势,充分挖掘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国内外知名度很高的“宜红茶”、“老青茶”传统品牌优势,牢牢抓住“拓展”、“转型”、“提质”、“增效”八字方针,寻找湖北茶产业发展新的突破口。

  四大意识,奠定鄂茶产业基础

  过去八年,紧随着我省农业产业化大潮的推进,湖北茶产业逐步树立起“品牌意识”、“板块意识”、“创新意识”和“抱团意识”,为湖北茶产业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品牌意识”。2005年以来,湖北各主要茶区、产茶大县,都纷纷整合资源,力推强势地方茶叶品牌的活动,各个主要的茶叶企业,打造强势品牌的热情也空前高涨。这一时期,全省先后推出了湖北名茶第一品牌采花毛尖、湖北历史第一名茶恩施玉露、湖北第一文化名茶武当道茶,此外还有萧氏名茶、鹤峰翠泉茶、英山云雾茶、大悟悟道茶等知名品牌。2009年以来,采花毛尖、萧氏和“川”字牌等3个商标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板块意识”。在建立“农业优势产业带”这一农业产业化基础理论的指导下,我省的茶叶生产向优势地区集中。在省农业厅及财政厅、国土资源厅等相关部门大力扶持下,我省的茶叶种植加工已经成规模化发展趋势,全省已经形成了鄂东大别山优质绿茶区、鄂南幕阜山名优早茶及边销茶区、鄂西武陵山和宜昌三峡富硒绿茶及宜红茶区、鄂西北秦巴山高香绿茶等四大优势产区,其茶叶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占据全省90%以上。

  在湖北茶产业发展过程中,一批骨干的龙头企业迅速成长。目前,全省年产值和年销售额超过10亿元以上的茶叶企业有2家,超过亿元以上的茶叶企业有6家,超千万元以上的企业有30多家,其中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4家,省级龙头企业25家。

  “创新意识”。在鄂茶产业发展过程中,各龙头企业纷纷意识到科技进步在现代茶加工业中的重要作用,争相引进机械化流水线,提升了茶叶加工的质量和水平。其中,宜昌萧氏全球独创的“茶叶鲜叶清洗技术”,湖北采花的“全自动茶叶生产线”,都成为全国茶叶加工现代化的典范。

  “抱团意识”。在湖北茶产业拓展国内市场甚至全球市场过程中,各企业越来越意识到,单打独斗,力量太薄弱,形不成气候。整合茶叶资源、品牌资源,抱团出击,成为全省各主要茶区的重要措施:如宜昌五峰及周边茶叶县市全力助推“采花毛尖”品牌,十堰全市主推“武当道茶”,恩施主推“恩施玉露”。2007年,我省首次提出打造“湖北绿茶”概念,组建“湖北绿茶品牌企业第一方阵”,更是我省茶产业抱团出击的一次重要尝试。

  四面夹击,鄂茶处境不容乐观

  尽管湖北茶产业经过前几年的快速发展,茶园面积在全国20多个产茶省中位居第二,产量和产值均位居第四,奠定了茶叶大省地位。但是,传统茶叶生产大省周边的河南、湖南茶产业发展也非常迅猛,形成了新的竞争态势,对湖北茶产业构成新的威胁。“南黑北红”。近几年,湖南成为全国黑茶产业的一匹“黑马”,河南成为国内红茶产业的一颗“耀眼明星”,而湖北则成了为两省以及全国各茶叶强省提供大量茶叶原料补给的“大后方”。

  2010年,湖南、河南两省茶园面积分别为150万亩、97.7万亩,不及湖北的1/2、1/3;产量分别为12万吨、4.2万吨,不及湖北的3/4,1/4;而湖南省的茶叶综合产值达380亿元,河南茶叶总产值达81亿元,“信阳毛尖”品牌价值达到41.39亿元,居全国第3位。河南省目前已经有信阳红、桐柏红、函谷红和牡丹红四种红茶,在全国掀起一次次“红茶风暴”。“信阳红”已经多次在武汉举办品牌推介活动,将武汉作为其主销市场。而湖南省近年来黑茶发展异军突起。2010年,湖南安化县跻身全国十强,茶叶总产量位列全国第九,黑茶产量位列全国第一。

  更令人担忧的是,湖北处在“强省夹击”之中。浙江、福建以及云南等传统茶叶生产大省,在意识到茶产业对于改善居民生活品质、提升幸福感,改善省域形象,提升农民收入方面的诸多好处之后,也纷纷加大扶持力度,呈现强者更强的发展态势。浙江省2001年以省委一号文件把茶叶列为浙江农业主导产业,2006年更是明确将茶叶作为十大农业主导产业,给与大力扶持。2010年,浙江省茶园面积居全国第五、产量第三、产值第一,茶叶出口15.52万吨、创汇3.94亿美元,均列全国第一,分别占全国总量的51.3%和50.3%。云南省2005年以省政府名义出台了《加快茶叶茶叶发展的意见》,2008年实施《地理标志产品普洱茶》国家标准。2010年又出台了《进一步加快茶产业发展的意见》,再次明确了茶产业在云南农业农村经济中的地位。2010年,云南省茶园面积达560万亩,茶叶初制厂有近6000家,生产能力突破25万吨。目前,茶叶种植面积为全国第一、产量位居第三。福建省人大常委会去年3月29日通过《福建省促进茶产业发展条例》。该省茶产业创下了多个全国第一:茶叶产量全国第一;茶类之齐全为全国第一;乌龙茶产量、产值、出口创汇全国第一;茶叶单产全国第一;国家级、省级茶树品种,无性系茶树良种率全国第一;对台茶业合作与交流全国第一。近年来,福建也高度重视红茶发展,产量逐年增加。

  上述茶叶发展强省,除了以湖北茶作为其品牌茶的原料之外,还利用湖北原料来进行茶产业链的深度开发。据调查,江浙、安徽、湖南等地每年在我省收购低档茶原料5000吨以上,用于茶提取物开发。

  传统茶产业强省更强,新兴茶叶大省湖南、河南则依靠发展“红茶”、“黑茶”、“特色茶”来取得突破。前有标兵,后有追兵,湖北茶产业面临严峻挑战。
(省农业厅经作处处长 万福祥)

责编: isundust
普洱茶品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