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黑茶产业的重组整合已经正式开始

  2007年,多家云南普洱茶企业筹谋上市,但终因普洱茶价格泡沫的破灭没了下文。

  很巧,普洱茶价格陨落的时候,益阳黑茶正崭露头角。两款茶同属于发酵茶,同样有收藏价值,甚至连从籍籍无名到风靡茶市的“剧本”都相差无几。那么,益阳黑茶会走上普洱茶的老路吗?产业的价格波动会影响湖南茶企的上市进程吗?

  谨防游资炒作

  2010年下半年,一场陈年茶品拍卖会上,一块50年前的湖南黑茶拍出了48万元;2011年,第五届中国茶业博览会上,白沙溪奥运纪念版“千两茶”以200万元的天价被神秘人夺走;在中央台《鉴宝》栏目现身的53年天尖(黑茶的一种),炒到200多万元。安化县黄沙坪镇一茶叶世家传人手中存有一支1950年生产的“千两茶”,价值已超过10万欧元。

  黑茶在拍卖会上风头无两的表现,与普洱茶以前的风光没有两样。

  不止如此,昌平告诉记者,在2006年,益阳安化的一些中小型茶厂遭遇了扫货式收购,后来这些买主被证实是一些沿海发达城市的富商。

  此外,名望黑茶负责人袁浩也透露:“很多人为搜罗黑茶货源,甚至赴新疆回购陈年边销茶,收购价往往极低,拿到市面上就有几百几千倍的升值。”透过这些蛛丝马迹,不难发现游资囤货拉高、炒作黑茶的意图。

  不过,普洱茶泡沫破灭的惨烈下场,让湖南黑茶行业对游资爆炒持警惕态度。李建国介绍,整个云南省原来3000多家普洱茶厂家锐减,到2011年只有几十家在生产,多家新建的标准化茶厂闲置。“如果走普洱茶老路,将对益阳黑茶产业链形成毁灭性打击。”李建国说,为防止价格飙升,政府和协会曾经联手压下部分企业的提价要求。

  伍崇岳认为从目前来看,因为政府和本地黑茶企业对各个产业链条的管控,游资炒作的空间已经不大。“上游,湖南黑茶企业必须建立有自己的茶园基地,控制黑茶原料;中游,企业建立自己的销售网络,当年普洱茶就是没有自己的网络,结果价格失控;下游,企业都有自己的品牌和加工厂。”

  一位黑茶经销商告诉证券时报记者,黑茶新茶几乎每年涨30%,这与市场供求状况比起来并不算离谱。

  掌控核心资源

  虽然黑茶产业风光无限,但业内人士并不缺乏忧患意识。

  跟普洱茶的轨迹相同,随着安化黑茶产业的迅猛发展,大量外资来安化办厂兴茶,新办企业的生产规模和管理水平参差不齐,还有的企业未经许可就擅自使用“安化黑茶”商标加工和销售黑茶,这带来相当大的品牌风险。

  刚公布招股说明书的安溪铁观音股份有限公司就面临这样的问题。铁观音集团在招股书中担忧:“若行业内的其他企业出现侵权行为,或发生食品安全事故,将会导致下游市场对安溪铁观音这一证明商标和地理标志的不信任,忠诚度、认知度下降,整体需求萎缩,给销售带来不利影响。”

  现在,益阳正尝试通过一系列措施厘清市场,为未来整合上市扫清隐患。

  据了解,其中的措施包括:一是建立“安化黑茶”质量追溯管理体系,包括“千两茶”身份证制度,实现“安化黑茶”从茶园到茶杯的全程质量跟踪和质量追溯,为产业发展奠定长远的基础;二是推行标准化生产加工,规范市场准入门槛;三是加强公共品牌保护,严格控制“安化黑茶”证明商标和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识的使用。

  事实上,任何一个把产品打上安化黑茶称号的生产企业,都要经过统一的授权,并且在安化或者益阳拥有自己的生产基地。白沙溪茶厂有限公司位于安化小淹,益阳茶厂有限公司位于益阳市区,总部在长沙的怡情源也在安化拥有生产基地。

  业内人士分析,益阳市政府通过上述措施,不仅保证了市场有序发展,还将最核心的茶园资源掌握在了自己手中。资本只能通过参股本地茶企的方式进入益阳黑茶产业,且只能在本地政府制订的框架下运行。

  “毕竟,资源总是有限的。”李建国说,益阳黑茶整合完成后,应该是像茅台酒一样,在一个大的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识下,有面对不同层次消费者的子品牌。

  证券时报记者了解到,益阳黑茶产业的重组整合已经正式开始。整合方案将涵盖整个黑茶产业链,包括多家黑茶生产企业、加工企业、销售企业。企业自愿加入,共享茶园、加工设备、销售渠道与人才,共同使用“安化黑茶”这一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不过,虽然益阳市政府已经倾力着手整合方案的实施,但当地多家企业特别是大型的黑茶企业却处于观望状态。

  一家黑茶企业负责人向记者直言,整合十几、二十家本地黑茶企业,难免利益关系复杂,难以协调,一些已经打出品牌的黑茶企业并不愿趟这趟浑水。“我们还要看看具体整合方案、政府执行力度再做决定。” 

责编: isundust
普洱茶品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