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开州百年老茶树获新生,以茶为“媒”富乡村

  
  重庆开州重拾茶叶历史资料谋求新时代发展
 
  重庆开州是一个与茶颇有渊源的地方。它所蕴含的茶文化,不仅源于久远的种植历史,更来源于开州人将茶根植于心的生活态度。开州敦好镇龙珠村就是以茶为“媒”,振兴乡村的生动实践。
 
  开州是古老的茶区
 
  每年三月,开州龙珠村村民张云峰,都要和村里人一起赶制春茶。茶青来自山间的古茶园,是制作绿茶的上好原料。“如果茶青没有选好,后面不管用什么工艺,也等于零。”张云峰一边烘制茶叶一边说。制茶工序最简单的有七八道,如果加上精选和筛选分级,就有十多道。
 
  据史料记载,开州地处中国茶树原产地—三峡腹心地带,是中国古老的茶区。开州作为产茶胜地,所产茶叶除自用以外,大部分销往外地,以换取生活物资。历史典籍中屡屡提到的开州贡茶,就产自于龙珠村。然而时过境迁,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州贡茶的发展受到了严重阻碍,传承千年的龙珠古茶园险些毁于一旦。
 
  依靠老茶树发展茶产业
 
  如今,在村民张吉仲的茶园里,零星分布着20多株残留的老茶树。他说:“在解放初期,以粮为纲,很多茶树被毁,剩下的一些就生长在不种粮食或种粮收入不高的石坎上,遗留下来的这些老茶树,已经有100多年了。”
 
  在张吉仲看来,这些历经沧桑存活下来的老茶树,不仅见证了龙珠村产茶的历史,也仿佛在倾述这片茶岭之上,一段不为人知的故事。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沉寂数年之久的古茶园,重新进入到人们的视野,迎来了发展期。从小与茶园打交道、熟知制茶技术的张吉仲重新开始打理起荒芜的茶园。
 
  只是茶树收成大不如前,为数不多的茶树上,只能采摘少量茶叶。这时候,村民种植茶树的热情早已退去。如何号召村民一起发展茶园,生产出更多更好的茶叶来,成了摆在张吉仲面前最大的难题。他说:“发展过程中确实很困难,我们组织召开了多次院坝会,给村民们做了很多工作,告诉他们要为了今后长远的利益打算,把原来的贡茶品牌打造出来。”
 
  村民回归制茶生活
 
  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有着悠久种茶历史的龙珠村,在当地农业部门组织技术人员考察后,迎来了一次宝贵的发展机遇。张吉仲说:“开州贡茶1983年到1985年参加四川省评审,连续获得3年冠。通过专家和原四川省农牧厅的推介,上报到国家农业部门,直到1986年才开始正式发展起来。”
 
  在张吉仲的带领下,村民们又开始了熟悉的制茶生活。包产到户之后,新茶树开始培植起来。到了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第一批幼茶树开始投产。张吉仲开垦出一些荒地,新种了茶树,一直沿袭着手工采茶和制茶的古老方法,加之龙珠村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以及龙珠村盛产皇家贡茶的名头,他的茶叶受到了一部分顾客青睐。
 
  随着时代发展,市场上茶叶的需求量逐年增加,张吉仲所产的茶一度出现供不应求的状况。大好的市场前景,让他兴奋的同时,更多的是焦虑。面对茶叶行业新局面:机械化生产模式的出现,市场对茶叶质量更高的要求,手工制茶面临着不利的竞争劣势。加上年龄渐长让他感到力不从心,他迫切希望有人助他一臂之力,于是把希望寄托于在外闯荡的儿子张云峰。
 
  创新发展茶叶基地
 
  张云峰也意识到,从古至今,茶叶产业从没衰落过。于是,他选择回到家乡。“回家后,第一件事就是改革,之前包产到户的模式让茶园分布较为分散,我就思考如何才能形成连片的种植规模。”张云峰说。但因为人力、物力有限,一切还得从长计议。
 
  张云峰在流转土地的同时,也开始尝试着开垦自家荒地,茶园面积逐年扩大。
 
  同时,张云峰开始学习机械制茶技术,但采茶仍采取人工方式,这才是茶叶优质的保障。他说:“采茶时节,村里五六十人可以在这里务工,一天采五斤左右,能挣四五十元。”
 
  将开州茶叶发扬光大
 
  张吉仲新建的茶厂规模不大,机器的轰鸣声,打破了山村的宁静。茶园里每天都是采茶人的身影,寂静的山谷回荡着茶农的采茶小调。这是时代变迁的节奏,还是古茶园苏醒的旋律,如同一曲生命之歌,谱写了千年贡茶浴火重生的力量。
 
  张云峰说:“父亲守着这片茶树几十年,他把这个接力棒交到了我手上,我一定要将它发扬光大,让更多人喝到开州的茶。”
责编: 水方子
普洱茶品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