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叶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

  “十三五”时期(2016年至2020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茶叶作为我国传统特色农业产业和茶区经济支柱产业,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国内外市场经济形势新变化新特点,科学制定茶叶产业“十三五”规划,对于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推动茶叶产业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增加农民收入,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进农业现代化,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规划在全面分析总结我国茶叶产业“十二五”时期(2011年至2015年)发展建设成果和遇到的新问题新情况基础上,立足产业实际、着眼发展需要,把握发展关键、突出改革创新,着眼推动科学发展、转变发展方式、破解深层次矛盾和突出问题,以期为广大茶区和茶叶产业相关领域未来五年的工作规划提供具有前瞻性的参考意见和建议。

  一、茶叶产业“十二五”发展回顾

  (一)综合现状

  “十二五”期间,面对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我国茶叶产业在生产成本持续上涨、市场需求不断升级的双重挑战下,依然展现出蓬勃生机和活力,各项经济指标均持续稳步增长。截至2015年末,全国(18个产茶省)茶园面积扩增至4316万亩,其中采摘面积3387万亩,投产率达78.5%。茶叶总产量增加至227.8万吨,农业产值达到1519.2亿元。六大茶类普遍量价齐增,茶类结构进一步优化。茶叶内销量预计达到172万吨,销售额约为1580亿元。茶叶出口量继续保持在30万吨左右,出口金额上涨至12亿美元,出口单价超过4000美元/吨。产业布局渐趋合理,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意识不断提升,淘汰落后产能和产业结构重组步伐加快,为持续推进产业转型升级,谋求经济新常态下的产业新空间拓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发展成就

  1、茶园面积增速放缓,茶叶产量产值持续增长。受经济发展、政策调整、产销形势等综合因素影响,“十二五”期间,我国茶园面积总体呈现“前期高速扩张、后续逐渐放缓”的发展态势。同时,在生产规模扩大和效率提升的双重驱动下,茶叶产量、产值持续大幅提升,其中茶叶总产涨幅超过54%,农业产值较“十一五”末增长近1.5倍。

  2、茶叶生产结构不断优化,提质增效明显。“十二五”期间,我国低老茶园改造和品种改良成果显著,茶园无性系良种率由“十一五”末的44.6%提升至56.5%。有机茶园、无公害茶园认证率分别增长1和3个百分点,呈现持续平稳发展态势。

  茶园综合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既保证了茶叶的高效生产和质量安全稳定,也有效促进了行业从源头转变生产方式,优化产业结构,缓解农业生产结构性劳动力缺失、技术型劳动力不足等问题。六大茶类普遍增产,其中绿茶、乌龙茶占比下降,红茶、黑茶、白茶、黄茶比例逐年上升,六大茶类比例更加均衡,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图4)。名优茶与大宗茶产量整体保持4:6的格局,随着传统高档礼品茶市场严重萎缩、生产成本快速提升、大宗茶消费拉动日益显现,大宗茶在我国茶叶农业产值中的比例由“十一五”末的不足20%逐渐增长至2015年的31.7%(图5)。五年间,我国茶园平均亩产值和茶叶平均单价分别从2010年的2608.7元/亩、45元/kg增至2015年的4485.4元/亩、67元/kg,茶园平均亩产值增幅71.9%,茶叶平均单价增幅48.9%。

  3、科技创新投入力度不断加大,技术装备持续升级,科研成果转化步伐加快。“十二五”期间,科技创新成为茶业生产力升级的“智力”支撑,成果显著。2011-2014年,国家星火计划设立茶叶相关项目与课题共计179项,占立项总数的3%,年均立项45个(图6)。2011-2013年,我国茶学学科共有18个课题获得国家教育部的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资助,资助金额总计超过220万。同时,企业科研参与和自主研发能力也不断提高,具体涉及产品生产研发、包装储运、质量管控等多个领域,有效推动了科研成果高效转化与实际应用。另外,更多极具代表性的传统手工制茶工艺进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茶叶生产机械在继续推进连续化、清洁化、规模化、智能化建设的同时,不断强化向传统工艺领域进行创新和精深拓展,大量集取传统名优茶制作工艺精髓的新型茶叶生产机械被研发推广;信息互联技术的革新成为助推茶业发展的新动力,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与茶叶生产过程高度融合,促成了茶叶生产由制造向“智造”升级。

  4、茶叶标准体系不断完善,质量安全水平稳步提升。“十二五”期间,全国共制修订并发布茶叶国家标准60余项,其中涉茶类食品安全国家标准12项,行业标准34项、地方标准240余项,内容涉及茶叶生产、加工、包装、贮藏、运输、进出口和产品检测检验、食品安全等茶叶产业链的多个环节,极大提升了中国茶业标准化技术水平(图7)。同时,随着新《食品安全法》和涉及茶叶类食品安全标准、法规的陆续发布实施,茶叶质量安全管理水平和要求达到史上最严,标准体系内容也更加严谨合理丰富。2012年,中国茶叶流通协会被国务院食安办指定为茶叶行业食品安全联络协调机制指定单位。截至2015年底,中茶协在全行业内组织开展食品安全普法等活动30余次,不断加强行业自律,提升茶叶质量安全意识和防控水平。2014年,我国茶叶及其相关制品经国家食药监总局抽检检测合格率达到99%。

  5、茶叶资源深度开发和综合利用成为行业新热点和新经济增长点。“十二五”期间,在科技支撑和市场需求的推动下,以茶食品、茶饮料、茶保健品等为代表的茶叶深加工产品逐渐成为市场消费热点和产业新经济增长点,茶叶深加工产业规模也日益扩大。目前,茶叶深加工领域每年可消耗6%的茶叶产能,年均产值近900亿元。植物成分提取物、茶粉及浓缩液、医药保健品等领域产品的日益丰富,为茶叶产业以深加工为跳板,借助产品模式创新拓展新消费空间提供了基础。截至目前,作为茶树组成部分的茶树花和茶叶内含物质——茶氨酸已被列入新资源食品范畴,进一步拓展了茶叶资源的利用空间。

  6、茶叶生产组织化程度增强,产业化水平持续提升。“十二五”期间,以生态、工业、科技、信息为主导的各类示范园区成为茶叶产业建设的一大亮点。目前,我国已建立起各类茶叶示范基地、产业园、科技园两千余个,超过3千家企业在其中建设发展。同时,以茶叶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茶庄园为代表的诸多符合现代农业生产要求的新型主体不断发展壮大。茶叶龙头企业队伍进一步壮大,规模和影响力不断提升,成为推动行业建设发展的中坚力量。茶叶专业合作社得到迅速发展,原来的“小生产”单位化零为整,生产的组织化规模化程度得到大幅提升,综合管理水平持续增强,“龙头企业+合作社+茶农+基地”的生产模式在行业内广泛建立应用。

  7、茶叶内销市场规模不断扩大,茶叶消费略有波动。“十二五”期间,我国茶叶市场处于稳定增长的发展态势,茶叶销售量增长56%;销售总额增长1倍多。茶叶消费群体的不断扩张成为国内茶叶市场消费持续增长的重要动力源,2011-2015年,我国茶叶消费群体由4.2亿人增长至4.71亿人,增幅为12%。在茶类消费结构方面,绿茶作为我国产量第一位的茶类,目前仍是茶叶市场主流消费产品,占销售总量的50%以上。其他茶类销量随着市场消费需求的变化略有浮动,红茶、黑茶、白茶等茶类也不断受到消费者的欢迎,相继成为消费热点,市场占有率持续上升,销量增幅显著,乌龙茶市场销量因受多重因素影响,部分产品销售出现下滑。

  8、渠道建设多元化发展,品牌体系不断完善。“十二五”期间,茶叶企业不断将网络、茶园、茶馆等资源整合到渠道体系中,使得茶叶产品销售渠道构成更加丰富和多元化。除传统的实体零售和批发,电子商务和服务业也快速增长,其中茶叶电子商务领域凭借高点击率和规模“爆炸式”扩张逐渐成为最具增长潜力的渠道模式。同时,我国茶叶产业逐步构建起以区域品牌和企业品牌同步交错发展的品牌体系,证明商标进行有效填充的茶叶品牌生态结构。以政府和行业组织为支撑,规模企业为主导,认证机构做补充的区域茶叶品牌孵化单元相继建立,通过各方力量的积聚,合力打造通用性茶叶品牌,促进产业集群形成合力发展,进而凝聚成更为强大的茶叶经济综合实力,获得更高的宣传平台和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企业自主品牌建设高速发展,在各名茶品种中引领消费热潮,成为市场开拓的焦点,名品与名牌共同发展,多点开花、对外延伸。

  9、茶叶出口持续小幅震荡徘徊。“十二五”期间,茶叶国际贸易由于受国际经济形势变化和部分国家地区绿色贸易壁垒等多重因素影响,整体规模处于震荡徘徊趋势。出口产品结构仍以大宗散装原料茶为主,绿茶保持绝对优势,在茶叶贸易中发挥支撑作用,占出口总量80%以上。得益于我国茶叶成本持续上升及品质明显改善,茶叶出口金额持续上涨,受人民币的持续升值影响,茶叶出口单价涨势明显。截至2014年底,我国茶叶出口贸易国增至126个,出口市场相对集中,其中非洲茶叶出口量呈上涨趋势,美国、日本、俄罗斯联邦出口量下降明显。全年出口量达到万吨以上的国家和地区主要包括:摩洛哥、多哥、乌兹别克斯坦、美国、阿尔及利亚、日本等11个,占出口总量的66.5%。其中,摩洛哥长期稳居首位,约占出口总量的20%。

  10、边销茶供应保持平稳。边销茶供应事关边疆稳定和民族团结。“十二五”期间,各级地方政府深入贯彻执行民族贸易和民族特需商品生产政策,建立健全边销茶储备制度,对边销茶生产企业实行生产许可管理,加强边销茶抽检监测,积极推动产品创新与地方病防控。市场供应充足,价格稳定,能够满足边疆少数民族群众生活需要。

  11、产业范围不断拓展延伸,产业功能持续提升。以茶具、茶服、茶家具为代表的行业周边拓展产品逐渐被消费者认可和喜爱,直接推动了产业链的扩增延伸。茶服异军突起,成为茶叶消费向服饰领域拓展的重要方向;茶具业根据市场需求呈现双特色发展,一方面通过不断与茶叶产品精致化搭配促进消费升级,另一方面衍生出更加快捷规范的品饮方式,成为承载茶叶产品快销化发展的重要载体;茶包装业面对市场需求的改变,主动调整思路,加强“环保、简约、时尚”型产品的研发,助力茶叶产品创新;茶空间概念越来越被消费者所接受,除了推动相关茶具、家具、茶艺和插花用品等的销售发展外,更与茶叶品牌文化互动频繁,为茶叶产品展示营造了更加契合的空间;茶馆业在不断迎合社会文化需求的同时,重点拓展其在区域茶文化宣传、茶叶产品推介等方面的功能,与产业融合程度不断加强。

  12、新型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蓬勃发展,全面服务支持茶叶产业发展。各级行业组织以行业实际需求为蓝本,不断提升服务能力,拓展服务空间,在行业标准、食品安全风险防控和信用体系建设、茶事交流活动、行业维权和信息服务等方面做出巨大贡献,已成为研究分析行业发展态势、促进行业自律、联合地方组织开展茶事活动、代表行业处理各种突发事件的重要支点,搭建了政府与企业之间的沟通纽带,促进产业各方形成合力、团结协作。同时,社会服务资源也广泛融入产业体系构建,从种植环节的种质资源选育、测土配方施肥到生产环节对于茶叶机械、检测网络的维护,再到销售环节的店面设计、营销培训、技术运用,更加专业化的外源服务型主体相继投身茶叶产业建设,全面促进了茶叶各个领域的专业化提升。

  (三)发展经验

  “十二五”时期,我国茶叶产业整体呈现良好发展态势,总结发展经验主要有六个方面:一是全行业逐步形成统一认识,不断重视产业化建设和科学化发展,全国茶叶主产销区呈现合力共谋发展的良好局面。二是各级政府持续强化产业政策扶持,加大投入力度,全方位扎实有效推进茶叶产业化建设,强势推动茶叶产业稳步发展。三是各地区着力培育龙头企业,构建产业集群,打造品牌,提高产业效益,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加强招商引资力度,促进跨区域跨行业交流合作。四是全行业不断提升茶叶质量安全意识,强化茶叶质量安全防控体系建设,加强科技创新和科研成果转化应用。五是企业积极开拓市场,加强渠道和电子商务平台建设,积极参与“互联网+”行动计划,创建多元化茶叶市场营销格局,拓展市场新空间;六是行业协会不断增强服务意识、拓展服务范围、发挥服务职能作用,加强行业自律和组织建设,搭建交流合作平台。

  (四)存在问题

  我国茶叶产业发展目前总体仍呈现出“小散弱”的格局,品牌是“软肋”、市场是“瓶颈”,企业规模有限、综合实力偏弱是制约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产业经济效益与规模基础不相符,2015年我国茶园平均亩产为67.3kg/亩,较2010年平均亩产水平仅增长1.8%,较78.9kg/亩的世界平均水平也有较大差距。有规模优势做不大,有品质优势做不强,产业效益不均衡、标准化程度低、工业化水平不高、国际市场占有率有限是当前产业发展面临的现实矛盾和突出问题:

  1、茶叶生产资源消耗度高,“绿色茶叶”仍存距离。茶园良种化程度虽有大幅提升但认证率偏低,有机茶认证茶园不足一成,茶园综合管理水平不高,针对灾害防治、土壤改良、综合管理等领域的服务机构数量和服务范围有限,茶园建设仍处于被动应付而非主动规划管理的初级阶段,部分茶园存在违规施用农业投入品现象,直接制约茶叶食品安全水平提升。茶叶生产加工中,清洁能源普及度低,部分地区仍以烧柴烧炭为主,能耗高、污染重。

  2、生产方式制约,资源利用率偏低。茶叶生产仍以名优茶为重点,原料侧重细嫩茶青,造成生产资源部分浪费,茶叶单产偏低而茶价偏高,国际市场竞争力不足。从种植栽培到采摘加工环节对劳动力依赖度高,仍存在家庭式、作坊式生产,茶叶机械化生产连续性差、全程覆盖率低,阶段性劳动力短缺现象严重。茶园现代化管理技术水平不足,缺少统一规划,生产效率低、成本高、资源利用率低。

  3、产业延伸有限,结构单一。产业仍以常规茶叶产品销售为主要产出,产品附加值高的深加工和服务业规模有限、延展不足、产能过剩缓解能力有限。现有的生产资源未能完全实现生产支撑向服务支撑的转化,产业向微笑曲线两端的延伸有限,新型业态与整个产业互动性差,对产业支撑能力弱。生产跟风问题普遍,产品同质化严重、内部竞争激烈、区域间差异化不明显,现有资源优势开发和市场预判不足。

  4、经营方式落后,社会化生产融入不足。经营方式未跳脱行业局限,社会综合生产资源引入力度不足、对产业提升贡献率低,对新资源、新技术、新模式的采纳和利用相对偏低。茶叶品牌影响力和拉动作用有限,缺少专业化营销服务机构支撑,品牌价值释放度低。生产主体培育不足,虽已孕育了一批规模企业,但生产规模仍偏低、区域拉动能力有限。

  5、科技贡献力有限,标准体系仍待完善。茶叶科技转化率低,科技研究与生产需求存在差异,科研成果在生产技术、产品研发、市场拓展等方面的转化有限。茶叶标准体系不完善,茶叶生产、检测、销售等多个环节存在标准缺位现象。标准普及率低,与国际接轨不足,整个行业标准化建设仍有很大空间。生产信息化程度弱,产业“智能化”生产意识不足,市场信息指导生产结构调整的周期长、影响差。

  6、国内市场产销脱节,结构性过剩显现。国内市场产能消耗能力不足,生产与消费脱节,部分地区生产调整不及时,适销产品结构性短缺,导致消费市场有效需求增长乏力。各渠道拓展能力有限、价值释放不足,市场空间差异明显,尤其是小城镇和农村市场,产品渗透率偏低,导致全国市场部分形成挤压,部分出现真空区域。渠道与市场综合管理能力有限,产品良莠不济,信息纷杂,行业诚信建设不足,损害消费者权益、影响市场消费热情。

  7、出口低位徘徊,国际市场空间有限。受国际市场产品结构、生产成本高居不下、全球经济复苏乏力、部分地区贸易壁垒等综合因素影响,加之汇率调整和特种茶产品不断被周边国家仿制,我国茶叶出口量始终震荡不前,短期难以形成突破。传统出口企业受茶叶国际价格偏低、生产技术要求苛刻、成本不断增加、产品利润率有限等因素影响,国际贸易热情下降,市场空间被进一步挤压。

  8、边销茶产销出现倒挂。由于中西地区间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加之边销茶具有深厚的计划管理特点,国家有关部委和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积极协调边销茶增值税减免、储备贴息、民贸定点贴息等政策优惠,为行业争取政策资金和税收减免政策,但仍不足以破解价格增幅过缓抑制产业发展的瓶颈。

  二、茶叶产业“十三五”发展环境分析

  (一)宏观经济环境

  当前,我国经济增速正从高速转向中高速,步入经济发展新常态;经济结构正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发展方式正从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率型;发展动力正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在增长速度方面,随着人们对产品服务品质要求的不断提高,传统产业投资的相对饱和,加之外贸出口需求放缓,经济将有可能延续缓降走势。在产业结构方面,传统产业产能大幅超出需求,产品价格水平持续走低,企业经营困难加大,投资意愿和能力不足,化解过剩产能、企业兼并重组势在必行。与此同时,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与传统产业融合,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不断涌现,生产的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特征日趋明显。在发展动力方面,生产成本持续上升,资源环境约束不断强化,要素的规模驱动力减弱,必须更多依靠人力资本质量和技术进步,着力提升创新能力,通过供给创新激活消费需求,形成新的增长点。深化改革,依然是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关键之举。

  “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环境依然复杂,机遇和挑战相互交织,时势总体于我有利,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仍然存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前景广阔,同时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调结构、转方式、促创新任务仍然艰巨。只要充分利用好现有的有利条件,努力化解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突出创新驱动,更加注重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全国经济有望实现平稳健康发展。

  (二)发展机遇

  1、“一带一路”战略机遇。“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将为我国茶叶产业的发展带来新的历史发展机遇。一是市场空间巨大。“一带一路”沿线涵盖到全球44亿人口,这一区域是全球最重要的茶叶生产和消费区域,蕴涵着巨大的饮茶人口红利。根据国际茶叶委员会统计,2014年,全球茶叶产量达502.6万吨,其中我国占到198万吨,印度118.5万吨,斯里兰卡33.8万吨,“一带一路”地区重点产茶国产量占到全球总量的80%以上。中国茶叶出口位居前5位的摩洛哥、乌兹别克斯坦、美国、日本和俄罗斯,均在“一带一路”沿线。二是硬件条件改善。为了支持“一带一路”的基础设施建设,我国已主导成立了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和亚投行,这两个区域性金融机构相互补充,共同促进有关国家和地区的基础设施和互联互通建设,加快推进亚太地区互联互通的一体化进程。尤其是地处内陆丝绸之路沿线的我国中西部地区,将极大改善交通条件,促进东部主要地区茶叶产品、人员进入中西部地区和“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便利。三是出口通关快捷。随着国家围绕“一带一路”不断推出措施消除投资贸易壁垒、提升通关便利化,“一带一路”区域内开展茶叶贸易将持续获得政策利好。沿线各国签署合作备忘录,简化人民往来的签证手续,将极大方便人员和茶叶产品出入,“一带一路”国家发展战略是我国茶叶产业进一步提升发展的新常态。

  2、“互联网+”行动计划机遇。2015年全国两会期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互联网+”行动计划,其本质和核心是传统产业的在线化、数据化。该计划一出,为各行各业依托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互联网技术实现创新转型提供了新的选择。对于深度调整的中国茶叶产业而言,在经济新常态下,互联网将推动茶叶流通使命、流通经营和流通组织的变革。随着“互联网+”行动计划的铺开,互联网将不断颠覆传统茶叶产业的组织形式、商业规则、产业链条、竞争格局,延伸出很多新的商业模式、销售模式。一是颠覆以生产企业为主导的传统思维。企业将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研究消费者的需求和变化,特别是研究新一代消费者的需求和偏好,以此调整企业的发展规模、产品方向和创新内容。二是改变传统茶叶营销理念和方式,为茶叶市场细分提供了现实可能性。茶叶企业未来需要用大数据精准定位目标客户,提供精准服务,并以精良的服务实现与客户的密切互动,为不断改进产品质量、推动产品创新提供可能。三是对传统茶叶销售提出挑战,要求重新构造产品分销渠道。互联网促进了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通过电子商务能够实现融合。大大压缩中间环节、降低成本、提高流通效率,必然不可避免地对传统分销渠道、组织和环节进行冲击和重构,创新出新的渠道和方式。四是对茶叶传统品牌传播渠道和方式提出挑战。未来在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精准化传播将成为重要的传播工具,微信营销等方式可能对人们的购买决策产生影响。“互联网+”将重构茶叶行业竞争格局,打开茶叶产业发展的新时代。

  3、茶文化功能拓展和对外交流机遇。茶文化,凭借与茶叶栽培、生产、消费、教学相伴发展的深厚积淀成为各项茶叶生产资源活化的重要催化剂。近年来,茶叶行业通过对茶文化因子的开发利用,有效促进了茶叶旅游、茶馆业、茶包装等业态建设,引导行业向第三产业纵深发展,加大茶文化对产业的贡献力度。各地茶叶种植历史、传统名茶、相关古迹被广泛研究和利用,通过举办茶文化节,制作相关文化出版物和剧目,建设茶叶博物馆等地域茶文化推介行为,茶叶文化与经济互促互进,带动产业延伸发展。在回归乡土、崇尚自然、陶冶心灵、休闲放松等茶文化特性与消费者情感需求呼应融合之下,大量以茶叶产地特色与制作体验为蓝本的特色旅游项目和休闲庄园应运而生,实现了旅游业、文化产业、茶产业的三业融合。借助文化植入,亲手制茶、茶园认购、专业仓储、品鉴教学等服务型体验式营销模式相继构建,“以游带销”,促进茶叶消费生活化发展。原先以生产为主的茶园茶乡、制茶技艺、民间茶食完成了茶叶消费物质支撑向服务支撑的拓展转化。同时,随着习近平主席在国家对外交流活动中,多次以中国茶文化作为演讲主题,引起了全世界人民对中国茶文化的兴趣和关注,必将成为茶叶产业的重要发展机遇。

  (三)发展优势

  1、政策环境优势。“十三五”时期,我国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将成为全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和必然要求。国家重点实施“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出台加快服务业发展、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推进消费扩大和升级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经济增长由依靠工业、投资向依靠服务业、消费转变,增长的协调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将进一步提高。茶叶产业作为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农村特色支柱产业和重要富民产业,也将在国家方针政策指引下,步入新的发展阶段。同时,各级地方政府也将继续高度重视和支持当地茶叶产业的建设发展,通过制定发展战略规划,确立发展目标和思路,配套政策推进措施,推动茶叶产业的稳步发展。

  2、产业资源优势。我国是目前世界上茶叶生产种植规模最大、茶叶种类最多的国家。作为茶树原产地,我国有着丰富的茶叶种质资源。另外,我国地域辽阔,气候多样,特别是东南沿海、长江流域和西南地区,气候条件良好,生态环境优越,是各类名优茶的优质产区,也是生产绿色食品茶和有机茶的最佳区域。目前,茶叶产业已发展成为我国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涉及面横跨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分布范围广,从业人员多,产值多元化。另外,伴随着茶的起源和传播而形成的中华茶文化历经几千年的发展,已广泛渗透到世界各国人民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今后,茶文化将在提升我国茶叶知名度和竞争力,促进世界茶叶消费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四)制约因素

  “十三五”期间,在全球茶叶产能相对过剩、市场低谷徘徊,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发展的大环境背景下,茶叶产业发展也将面临多方面的因素影响。

  1、市场因素影响。市场流通不畅,渠道拓展有限,茶叶销售困难是影响或制约茶叶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市场开拓应是“十三五”时期产业发展工作的重中之重。

  2、品牌因素影响。有好茶,无名牌;品牌多,各品类同质化严重;品牌企业的市场占有份额低,产业建设缺乏知名品牌、大品牌的拉动,品牌建设任重道远。

  3、企业因素影响。企业数量少,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弱,多数企业缺乏现代企业经营理念,未能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家庭式、家族式管理较多,企业难以做强做大、做优做精。扶强龙头,带动产业,推进工业化进程,应是茶叶产业下一阶段发展的突出抓手。

  4、融资环境因素影响。多数企业尚处于资本原始积累阶段,缺少扩大再生产的必要资金,加之融资渠道、条件、手段单一,短期内企业的融资能力难以提升。

  5、科技因素影响。我国茶叶生产加工技术水平和科研转化整体布局不够合理,区域间差距明显,科技应用转化程度跟不上产业发展步伐;技术创新能力不强,产品同质化严重,精深加工产品生产技术、能力缺乏。

  6、功能领域因素影响。目前,我国茶叶产业的关联度偏低,功能领域有限,茶产业与旅游、文化、教育、仓储物流、酒店餐饮、信息服务、机械制造等跨界相关行业领域尚未形成频繁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

  (五)面临挑战

  1、产能过快增长挑战。日益扩大的茶叶产能与市场需求、消费之间的矛盾将会更加突出,2015年全国茶叶产量达到227.8万吨,而茶叶消费水平长期保持在170-180万吨之间徘徊,且产量仍在逐年递增,产能增幅比例大大高于消费增幅比例,茶叶产能相对过剩已成不争事实。

  2、生产成本挑战。受人工成本居高不下和采工紧缺的影响,茶叶鲜叶采摘将是今后茶叶生产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再加上财务成本、包装、运输成本压力,生产成本控制更是困难重重。

  3、企业自身挑战。多数茶叶企业规模散小、管理落后、人才缺乏、创新不足、竞争力不强已成为制约产业提质增效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

  4、市场拓展挑战。企业缺乏现代经营理念,营销方式单一,营销渠道不畅,电商网络平台尚不健全,再加之市场需求不旺,价格低迷,茶叶行业已进入微利经营时期。

  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思路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新理念为指导,同步实施推动党中央、国务院所提出的一系列战略措施和行动计划,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加快茶业发展方式转变,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提高行业综合竞争力;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在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发力促进产业迈向中高端,实现茶叶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基本原则

  “十三五”期间,确保茶叶产业发展,要顺应现代化农业规律、如期发挥农业生产作用。更加注重质量效应、综合竞争力、科技创新,坚持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总目标,以推进茶叶现代化产业化市场化为中心,把转方式、调结构作为主线;坚持扩大开放,合作共赢;坚持着力重点,扶强龙头,辐射带动;坚持稳定面积,提高单产,注重品质;坚持注重大营销、树立大品牌、开拓大市场;坚持市场主导,着力打造品牌,发挥资源优势,拓展优化产品结构,创新营销渠道和营销方式;坚持可持续发展,继续做优做强;坚持效益优先,促进茶农增收、企业增效。

  (三)发展思路

  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载体,以政府为保障,以行业为支撑,科学谋划、创新机制、整合资源、补齐短板,提高产业经济增长质量与效益;扩大要素供给,发展新兴领域,促进生产要素更多向有前景的新产品、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集聚,培育经济增长新动力,拓展茶叶产业发展新空间;政府简政放权、企业清除过剩产能、社会为企业降低成本,给企业松绑,给企业减负,激发微观经济活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升从业人员素质、提升创新能力、增加行业和社会公共服务产品供给、加强政策制度协调性,为产业经济增长提供支撑。

  (四)发展目标

  到2020年底,全国茶园总面积控制在320万公顷以内,无性系良种覆盖率达到75%,生态有机茶园建设力争上升3-5个百分点;茶叶总产量控制在300万吨以内,其中名优茶产量保持在120-150万吨;茶叶农业产值达到2000-2200亿元,经济总量争取突破5000亿元大关。通过连续五年发展,力争产业布局规划更加合理,资源优势发挥明显,基础建设得到提高,茶叶安全质量不断提升,产品结构更加优化完善,市场竞争能力增强。产业科技和物质装备水平明显提高,基础设施和基本生产条件得到大力改善,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增强。全面提升机械化水平,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减轻因劳动力不足所带来的压力。继续建立和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产品市场流通体系、电子商务体系和有效的产业支持保护体系,把中国茶叶产业发展建设提高到新的水平。

  四、茶叶产业“十三五”发展重点

  (一)强化基础建设,提升产业优势

  以“稳定面积、提高单产、提升品质、提高效益”为原则,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充分发挥政府、企业、合作社(茶农)三方的联动作用,积极推行“公司+初制加工厂(所)+基地+合作社+茶农”的经营模式,健全完善投入分配、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机制,走产业化、规模化经营之路。

  1、持续推进生态有机茶园建设。以企业为载体,鼓励引导企业与农户在现有基地茶园上合作建设,最大限度的降低生态有机茶园建设成本,加强对茶园的整体规划建设,通过增加套种植被,配套灭虫灯、生物激素等病虫害防治设备,推进生态有机茶园建设,打造绿色生态茶产业。

  2、继续提升茶树良种化普及和新品选育。从源头布局产品差异化发展,以能同时兼顾地域特性与产品创新弹性、契合原产地茶叶生产工艺、适宜产地气候条件的特色良种作为茶园扩张与良种化改造的首选。同时,加强新品种推广工作,健全配套良种繁育体系,加快良种茶苗繁育速度,确保茶园管理建设,满足茶叶发展的需要。

  3、提高茶园机械化生产水平。以企业、专业合作社为载体,加快以茶园机械采摘和机械修剪为主的科技推广应用工作,提升茶园机械化生产水平,大幅降低茶园管理、采摘成本,有效解决“采茶难”、“管理难”问题,显著提高茶园效益。

  4、着力打造茶叶专业乡镇,推进茶叶专业合作组织建设,建立可控原料基地。通过集成技术、集约项目、集中力量,在全国重点产茶县范围内,重点打造一批茶叶专业乡镇。鼓励支持企业与茶农共同组建茶叶专业合作组织,建立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品牌化销售、规模化经营的现代茶业发展模式和稳定可控的原料基地。

  (二)培育龙头企业,促进产业发展

  以提升龙头企业技术水平和核心竞争力为重点,按照合理规划、分类指导、加强监管、突出重点、兼顾一般的原则,培育产业集群。

  1、构建有龙头、有骨干、有集群的产业发展新格局。根据产业发展需要,合理规划布局茶叶加工企业,促进优质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严格市场准入门槛,取缔不具备生产加工条件,管理粗放、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易造成资源浪费的加工企业,鼓励国内大型茶叶企业投资建设规模化茶叶加工厂,力争现有茶叶初制厂与茶叶精深加工企业建立稳定的联营、合作、监管关系,全面实行茶叶生产许可证(SC)管理。

  2、加大扶持力度,为龙头企业崛起创造条件。据实确立各级龙头企业扶持标准和条件,选取有基础的企业,整合资源集中配置,扶持企业做强做大。同时,根据实际需要,从政府、大专院校、科研机构、行业协会等单位抽调精通企业经营管理的骨干人员,组成龙头企业培育工作组进驻企业,帮扶企业发展。

  3、重视茶叶初制加工厂建设,抓实龙头企业发展壮大的原料基础。鼓励龙头企业打破区域界限,跨区域经营,推行“公司+初制厂(所)+基地+茶农”的经营模式,采取联营、承包、租赁、购买、新建等方式,建立企业稳定的、可控的原料基地和初制加工厂,确保企业有稳定优质的原料来源。

  4、积极引入大企业、大公司,有效整合资源,促进产业发展。按照市场化原则,以企业为主体,鼓励支持大企业以收购、兼并、整合等方式,促进企业做强做大;进一步扩大开放,引入合作,吸引国内外大企业、大公司,通过控股、参股、新建等形式合作开发,建立产业集群,辐射带动产业发展;充分利用合作企业资金、技术、人才优势和市场流通渠道,借力发展,实现基地和市场扩张,实现产业做大做强。同时,转变发展方式,积极引入新技术、新设备,推进茶叶深加工,加大茶叶综合利用,将产业链延伸到食品、医药、保健、化工等领域,增加附加值。

  (三)加强品牌建设,提升产业效益

  构建以政府和行业组织为支撑,规模企业为主导,认证机构做补充的区域茶叶品牌孵化单元,合力打造以区域公共品牌为基础结构、企业自主品牌进行有效填充的产业品牌综合体系。

  1、重点支持企业自主品牌建设。牢固树立质量兴茶、品牌兴业的理念。鼓励支持企业注重品牌策划,重视品牌打造,重视品牌宣传,提升企业形象,提高企业知名度,增强企业竞争力。

  2、着力打造区域公共品牌。规范区域品牌的制定、准入、使用、管理,建立健全品牌保护机制和体系,以之为纽带整合相关产业资源,促进产业集群,形成合力,深化品牌形象建设,强化品牌宣传力度,推进区域公共品牌和企业品牌协同发展,提升产业整体效益。

  3、不断强化品牌营销理念。通过多种平台和方式进行品牌宣传推介,强力打造国茶品牌形象,扩大品牌影响力,有效整合区域茶业资源,发展形成更为强大的茶叶经济综合体,获得更高的宣传平台和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促成产业集聚,提升茶叶产品市场竞争力。

  (四)创新营销模式,拓展市场空间

  创新茶叶产品的流通方式,强化现代市场营销理念,拓建茶叶商品流通渠道,健全产品销售网络。

  1、推动茶叶区域交易市场转型升级。调控茶叶交易市场建设发展步伐和方式,根据产品区域市场流通的实际需要,推动建立设施齐备、交通便利、服务完善的区域性茶叶交易市场,促进产销结合,完善茶叶物流体系,保障交易市场的服务质量,逐步实现茶业信息流、物流、服务体系的现代化,打造多个现代化的区域性茶叶交易集散中心。

  2、整合产业资源,形成区域合力,通过丰富的营销手段重点提升茶叶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以政府、行业协会、龙头企业为主导,组织公共品牌或企业扩大自主宣传,重点结合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和省会城市举办的茶事活动(如茶叶展会、茶叶博览会、茶叶产品评选推介活动等),依托新闻媒介,将品牌茶叶推进国内外市场,搭乘我国“一带一路”的合作发展平台,顺应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的潮流,在国内外开展大范围、高水平、深层次的区域合作,进一步扩大品牌知名度,展示我国茶叶产业形象、进行品牌营销、推介主导名茶,提升产品综合竞争力。

  3、创新销售体系,构建电子商务平台。销售体系的建设和完善是茶叶企业的立足之本。除了实体连锁专卖、特约经销等传统营销模式外,基于电子商务平台的移动互联网营销是现时最流行的营销方式,并有进一步深化,逐步成为常规化营销渠道的强劲趋势。茶叶企业亦应该建立基于电子商务的茶叶信息平台和移动营销网络,通过购物网站、微博、微信等电商平台对茶叶进行宣传,扩大销路,形成新的销售渠道,促进茶叶消费。通过对茶叶企业、茶叶合作社的综合培训,教授茶叶电子商务运营技术与经验,加大茶叶电子商务普及度;鼓励企业更多的参与到各类电商促销活动中,借助电子商务市场热度为茶叶品牌加温。同时加强茶叶电子商务的规范与管理,加强对各企业、合作社尤其是小农户的电商销售,对地域名茶的网络销售实行认证制度,统一分级、统一标识、统一定价制度,维护茶叶产品的网络形象。

  4、探索跨界合作,拓展产品销售渠道。茶企应积极尝试探索跨业态跨领域商贸合作,共享销售渠道资源,进行跨界宣传推广,提升品牌影响力,拓展市场。

  (五)加强科技创新,完善标准体系,确保质量安全

  “十三五”期间,我国茶叶产业的发展重在以科技创新为支撑,以标准体系为引导,通过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力度、茶资源“跨界开发”力度,跨界产品的产业化力度,实现茶资源的高值利用,延伸扩展茶叶产业链,推动产业倍增式发展,实现我国传统茶业向现代茶业的跨越。

  1、把握战略机遇,增加科技创新立项。推动“一带一路”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其中重点之一便是科技创新合作。对此,国家教育部已向全国各高校及科研机构征集重大科技创新合作设想和项目建议,深入分析各领域的科技创新合作需求,并在“十三五”期间进行启动和实施。同时,国家发改委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了《标准联通“一带一路”行动计划(2015—2017)》(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根据《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确定的标准化工作任务,《行动计划》着力在十个方面开展工作。其中,《行动计划》明确强调要聚焦沿线国家共同的重点关切,在茶叶等传统产业领域及特色农产品领域,推动共同制定国际标准,逐步开展东盟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茶叶是“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载体,《行动计划》的实施将有力的提升我国茶产业的国际化水平,深化沿线国家和地区在茶产业各领域的双多边合作和互联互通,推动我国茶叶标准走出去,提高我国在国际茶叶标准化领域的话语权。

  2、不断完善茶叶标准体系。随着我国农业产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标准化在保证产品和服务质量、促进经济转型升级、保障和改善民生、服务外交外贸等方面已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015年3月,国务院印发《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提出改革的总体目标是建立政府主导制定的标准与市场自主制定的标准协同发展、协调配套的新型标准体系,形成政府引导、市场驱动、社会参与、协同推进的标准化工作格局。因此,全国茶叶主产区域各级地方政府应加强标准化工作理念,紧跟国家标准化工作前进步伐,发挥其引导作用,促使企业作为实施主体推动茶叶标准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加强知识、技术、信息在产业链上的传递和扩散。

  3、提升茶叶食品安全意识,建立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自2015年10月1日起,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正式施行。新法明确,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依法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体系,保证食品可追溯。政府职能部门要加强茶叶源头质量安全监管,依法组织开展质量安全检查、检测。行业协会应加强质量安全普及宣传,倡导行业自律,有效保障质量,提升效益;组织相关机构单位开展行业食品安全风险隐患排查工作,及时研究防控治理对策;积极配合各级食药监部门进行产品和市场流通监管,打击假冒伪劣。同时,在茶叶主产区县、重点原料供应基地、交易市场、企业应逐步建立“生产有记录、信息可查询、流向可追踪、责任可追究、产品可召回、质量有保障”的茶叶质量安全可追溯制度。另外,不断健全茶叶质量安全卫生管理体系,大力推广标准化生产,包括茶园建设标准化、茶园管理标准化、加工车间标准化和制作工艺标准化等,保障产品质量,提升产品竞争力。

  4、以市场为导向,扩大要素供给,发展新兴领域,拓展产业新空间。以市场为导向,密切关注市场变化趋势,根据消费热点,适时调整发展思路,丰富茶叶产品种类,提升产品的市场拓展能力。推动企业逐步实现由初级产品加工销售向精深加工的转变拓展,根据茶叶产品需求变化,开发方便、经济、保健型的茶类新产品,如袋泡茶、速溶茶、茶饮料等,并向食品加工、生物医药、日用化工等行业进行渗透,从茶副产品中的茶籽、茶末中提取茶油、茶多酚、茶色素等,深入研发茶叶中植物功能保健产品生产线,形成多元化、系列化、品牌化的精深加工业,实现农业产业市场化流通。

  (六)拓展国际市场,促进提质增效

  国际茶叶市场空间广阔、消费潜力巨大。尽管我国茶叶出口瓶颈在短时期内尚无法有效突破,但国际市场依然是“十三五”时期的重点发展方向。

  1、积极支持各级龙头企业开拓国际市场,鼓励龙头企业在国外建立合资企业、再加工企业、销售网点等,鼓励具有一定规模实力、特色产品和现代经营理念的中小型茶叶企业走出国门,打造出口企业集群。

  2、鼓励出口企业加大品牌茶、名优特种茶、深加工产品等高附加值产品出口比例,鼓励出口企业打造自有出口品牌,提高中国茶在国际市场的知名度和出口企业经济效益。

  3、继续实行出口退税政策,提高退税比例,缩短退税时长,保障出口企业资金流转。

  4、政府和行业协会定期组织国内企业参加国际性茶叶交易会、展览会等活动,拓展企业视野,增加对外交流和商贸合作机会。

  五、保障措施

  准确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顺利完成茶叶产业“十三五”发展目标,全行业和各级地方政府需要正确把握形势,提供有效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建设领导

  1、加强政府领导,建立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全国茶叶主产区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应把推动茶叶产业发展作为常态工作,定期研究、据实调整、常抓不懈。

  2、推动行业组织建设。加强茶叶行业组织建设,支持和完善茶叶行业社会服务体系建设,强化行业组织职能,发挥协会组织自我管理、自我约束机制和优势,鼓励行业组织向政府购买服务,为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完善政策资金配套

  1、进一步深化结构调整,整合资源,加大对产业结构调整的支持。在实施均衡稳健的货币政策的同时,及时微调预调货币政策,稳定市场预期和信心,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提高货币政策的弹性、灵活性和前瞻性。进一步整合退耕还林、农业综合开发、扶贫、水利、交通、科技等相关政策,支持茶叶产业发展。加大投入,为发展提供资金保障,在基地建设、企业培育、品牌打造、市场开拓、责任目标考核等关键环节上给予政策扶持,切实推动产业发展。同时,加大土地流转力度,带动社会投资;适当扩大公共投资,拉动投资和消费;挖掘消费增长潜力,促进消费平稳增长;完善政策体系,有效地化解产能过剩等。

  2.拓宽渠道,为企业提供融资保障。充分运用现代融资工具和手段,开发金融资源,拓展融资渠道,创新方式,简化手续,畅通库存产品质押、合同订单质押、林权证质押担保的融资渠道,最大限度为企业提供金融支持;积极探索组建茶企融资贷款担保公司,为小微型茶叶企业融资贷款提供担保;继续推进“营改增”的全面实施,减轻企业税负并促进企业转型,实现结构性减税;落实茶叶作为农产品加工方面的税费减免,大力支持企业发展。

  (三)强化科技支撑

  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加快科研成果转化和新技术的产业推广,改造茶叶生产加工科技水平,提升产业综合竞争力,推进现代茶叶产业建设。

  1、继续加大实用性技术普及推广。充分发挥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的茶叶科研和技术推广实力,继续加大茶树栽培、种质资源、茶园管理等实用性技术的行业普及推广,为持续打造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提供有力科技支撑。

  2、借助科技手段,推进科技交流合作。鼓励校企、院企合作,加大现代科技推广应用,开展课题合作研究,促进科技创新、产品创新,提升科技竞争力。

  3、强化科技培训创新,推动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对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培训,提高管理者综合素质,增强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理念,拓展经营思路。加强培育茶叶经纪人队伍,充分结合职业技能培训、农民工培训、再就业培训等政策,积极开展茶艺师、评茶员、茶叶加工工、茶园工等专项职业技能培训,不断提升茶叶营销队伍专业素质,提高茶叶生产销售的组织化、专业化程度,推进小生产与大市场的连接,增强产业自我发展能力。同时,鼓励支持龙头企业建立茶业科技创新机构,引进人才,培养人才,加大新产品、新技术的创新、研发,提升科技竞争力。发挥专业学校、职业学校、技工学校的办学优势,以市场为导向,优化专业,强化师资,培养茶叶产业发展需要的各类专业人才;不断加强职业技能培训鉴定,结合产业发展需要,不断扩大培训范围,优化职业技能培训鉴定方向,提升职业技能办学层次和水平;力争让茶叶工作人员均能持证上岗,让外出务工人员有一技之长。

  (四)发挥文化助力

  文化对于提升产业知名度和影响力,提升产业效益具有强大推动力。我国茶叶历史悠久,具有丰富的茶叶文化资源,通过对茶文化因子的开发利用,促进茶叶旅游、茶馆业、茶艺等行业的发展,可引导行业向第三产业纵深发展,加大服务业对茶叶产业的贡献力度。

  1、实施茶文化推进工程。树立文化提升价值的理念,重视茶文化的挖掘和研究,打造内涵丰富、具有强大影响力的茶叶文化、产地文化、产品文化、品牌文化、企业文化和消费文化,不断提升茶文化的竞争力和渗透力,为产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支持。

  2、推动茶文化与旅游产业相结合,带动产业发展。深入发掘其茶叶特色农业旅游资源,并与自然风光、民俗风情、历史文化等相结合,将茶文化与茶叶的种植、加工、营销、品饮等各环节紧密联合起来,如开展茶叶采摘体验、茶叶加工体验等等活动,促进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共同发展,取得生态、旅游、经济三重效益,促进茶叶文化与经济互促互进,带动产业发展。

  3、营造氛围,加大茶文化宣传。充分借助广播、电视、新闻、报刊、互联网等媒体宣传优势,围绕多元化茶文化主题,加大宣传,营造浓郁茶文化氛围。

责编: 水方子
普洱茶品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