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茶文化和茶文化资源的主要特征

  云南茶文化和茶文化资源的主要特征
  云南茶文化除了有与中华茶文化相同的共性之外,还有云南自身的个性或特征,它们是:
  1.本源性茶树起源、茶树驯化栽培、茶树自然传播的研究、今天茶的世界分布,是茶文化的根本。茶出中国,中国的西南,西南的云南。据作者通过对古地理、古气候、古生态环境的学习研究,认为茶树在3000万~6000万年前的原始起源地是在滇、川、藏、缅交界的云南三江地带。最先沿三江传播,随着喜马拉雅山升高,地质断裂的形成,冰川的发展,赤道南移,茶树被冰川南掩,在三江中游定居繁衍,完成种类的多样化,后期红河、红水河亦加入了传播,最后,构成了以三江地带这个扇柄为原点的、辐射南中国和东南亚的沿扇形河流的扇形自然分布。茶,“发乎神农”。神农时期是一个传说时期。人们估计,神农时期约为一万至一万五千年前。神农时期是人类由渔猎为主转向采集进而走向原始农耕的时代。究竟是哪方的神农发现了茶树并将它栽培驯化成家种的茶树,到1992年前,这还是一个谜。1991年在澜沧江岸边的邦崴村发现了人类驯化茶树的活的物证——邦崴过渡型古茶树,全国知名专家前去论证鉴定,认为这株茶树是介于野生与栽培之间的中间类型,它证明茶树起源与茶树驯化地理同源。云南在汉末诸葛亮平定南中之后,行政上有现代的自治意味,推行先进的腹地农业,教民发展茶叶,轶事、故事颇多,滇南诸民族的房子屋顶以孔明帽造型,七月采茶要祭茶祖,世代相传,延续至今,这些,都是云南茶文化的特殊内涵。追本溯源,茶文化,从云南开始。
  2.多样性云南地貌复杂,地形多样,山川景物多样,民族多样,带来民风民俗、风土人情的多样;生活环境与生产条件多样,导致生产方式和生活习惯、崇尚信仰的多样,因而对茶的生产加工、饮用、食用以及茶在社会交往中的意义和重要性也不一样;云南茶树品种多、茶类多,等等,这些自然的多样性和人文的多样性与茶的多样性相结合,构成了茶文化资源的多样性和云南茶文化的大观园。
  3.民族性中国有56个民族,云南有26个民族,除了汉、彝、藏、回、壮等族与其他省区共有外,其他均为云南特有民族。几十种民族共同在一块土地上繁衍生息,既为云南这块土地注入了勃勃生机,又显示出万种风情和五彩斑斓的文化特色。他们各自努力,为建设云南这个美丽的家园,用他们的双手,按各自的方式种茶、制茶、饮茶、繁荣云南茶业经济,从各自的角度认识、观察、体验茶在社会实践中的地位功能和意义,赋予茶各种文化内涵,拓开茶的哲学义理,创造了精美绝伦的歌舞音乐,形成了民族茶文化,跨进了高层文化境界。民族的优秀创造将是永恒的,因为民族茶文化的内部核心,携带各民族的信息,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云南民族茶文化将永葆青春,并随民族的社会发展而发展、完善、上升,历万世而不衰。
  4.人与自然的和谐性云南茶树商业栽培,迄今已有1700多年,但直到新中国成立,一直是把茶种在森林里,清阮福《普洱茶记》说:“入山作茶者数十万人”,说是“人山”,不是进园。茶树与乔木阔叶大森林同处一地,借森林庇护和森林土的滋养,生长发育,茶树不受阳光直射,茶园没有水土流失,千百年不施农药肥料,免耕栽培,茶叶质量特佳。茶林的树木,相约不得随意砍伐,反过来又保护了森林,创造了人们生产生活的优越生态环境,免除了洪涝水旱之灾。这种混农林生产系统和土地利用管理方式,就是今天我们追求的茶叶生产生态化、有机化和可持续发展,充分体现了各民族的高度智慧和对自然环境的深刻认识,体现了他们的生态观,创造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优秀模式,这是一种高层次的生态古文化的延续。这就是科学的古朴,古朴的科学。如今,这数十万亩茶园仍在经营,成了中国不需监控不需颁证的有机茶基地。许多兄弟民族对茶崇拜,甚至把茶与本民族的繁荣昌盛联系起来,认为茶是永不枯竭的富源和吉祥幸福的象征。从心理上、观念上,人与自然在茶上得到了和谐统一。
  5.国际性云南与东南亚缅、老、越山水相连,边界线长达3207km,与泰、柬相距甚近,汉藏语系的藏缅语族与南亚语系的盂高棉语族相互交融,民族相通、风情趋同,佛教文化同宗同脉。云南的民族茶文化能被他们认可、认同并接受欢迎,因而在中南半岛具有国际性。发展云南茶文化,让中华茶文化走出国门,云南是一便捷通道。

责编: juses
普洱茶品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