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感和茶气感

  人的感官能力是非常有限的,因此导致大脑所接受到的信息也是有限的,而人类的思想和行为又主要依赖于大脑,虽然我们可以生产一些机器来帮助我们进行更深入的探寻和感触,但由于人本身的局限性,这种延伸也是有限的,因此,在这种状态下,人对世界的理解是不可能客观而全面的。以至于人类花了很多时间,对人体本身,也未能详尽了解。

  很久以前,人们就发现了这个问题,因此就有了“无”和“有”两个字。

  无:人们恐惧黑夜中不可感知到的潜在威胁,故而生火,围火而舞蹈,其形象既是最早的无字,后来分裂为两个字:舞,表示舞蹈本身,无表示不被感知(请注意:不是不存在,而是不被感知)。

  有:字型为一只右手,拿了一块肉,表示具体可见,兼有得到之意。

  理论不易理解,举个例子吧:我们伸出一只手,当我们看到正面的时候,背面则不被看见。此时,背面是无,正面是有,当我们把手转过来的时候,背面被看见了,因此变成了有,正面看不见了,因此变成了无。此谓“有无相生”。

  人体是基于源自社会竞争而不断进化的,这种竞争源自体外,所以人的感觉能力越来越向外,继而大脑越来越发达,体内的觉察能力则越来越弱。

  古代的情况,显然不是这样的,从一些古代的俗语中,我们可以看到譬如“牵肠挂肚”“撕心裂肺”“催肝裂胆”“肝肠寸断”“心碎欲裂”“肠子都悔青了”“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等描述情绪的用语,若在悲伤和愤怒时注意观察,会发现这些词用得其实还是很传神的。问题是现在的人大多处于情绪中时,是不会去注意这些的,大多数人只能意识到自己在情绪,甚至被情绪左右的整个过程中,连自己正在情绪都未意识到。

  原因有二:其一,社会越来越复杂,导致现代人的情绪太过复杂,人容易陷得深,继而不能自己。其二,人体的内觉能力越来越低下。

  当我们开始有意识的锻炼自己的内觉能力后,就会发现很多好玩的事情:

  人的神经是单向反射的,因此感觉不到放松,只能感觉到紧张(人体放松感是源于紧张感程度的下降),而紧张缘于矛盾,譬如我们躺在床上,反复的放松自己的身体,到了最后,其结果就是失去身体的知觉。在这种状态下,若有人用硬物接触我的皮肤,就会唤醒我局部的知觉,由外而内,若自己以意念控制自己的肉体,也会唤醒知觉,由内而外。

  在通常放松生活的状态下,除了正常的饥饿和饱胀感,我们的肚子里几乎不会有什么感觉,但若我们把注意力集中于肚子里的时候,会发现我们的肚子内其实一直是有感觉的,这种感觉越专注越清晰,而且,随着人的年纪越来越大,感觉就会越来越迟钝,越来越容易麻木。

  这说明两个问题:无的状态是由两个原因导致的:

  1.放松

  2.迟钝

  古人能够推演出人体的经络图,说明他们是有感知的,而我们不能感知到自己的经络,根本上也是基于这两个原因。

  经络阻塞和通畅其实都不是绝对状态的,因此,武侠小说上的任督二脉一通就会有绝世神功,也是不太靠谱的。

  我们会在两个条件具足的情况下感知到我们的经络:

  1.我们的身体状态足够清醒和放松

  2.有一个能够在经络内部制造矛盾的物质

  (经络的通畅能够让人的体验更为深刻,虽然关乎体验的质量,但不是基础)

  第一个条件关乎先天和后天两个因素,有的人天生经络就敏感些,譬如蓝雨衣兄,有的人,条件差,经络就迟钝些,譬如在下,后天因素是指有意识的锻炼,目的是令其变得更加通畅和敏感。

  第二个条件:很多物质,譬如酒,茶,辣椒,毒药。。。。都具有在经络内制造矛盾的能力,相对来说,利于健康的,可以常饮无毒副作用的,就数茶了,茶汤中蕴含有能够渗透和疏通人体经络的能量,此谓茶气。

  一切物种的进化都是从简单到复杂,所受到的外界干扰越大,其结构就会越来越趋向于复杂,同样的物种和同样的人之间,越简单,越容易互动,所以,越是自然状态下的茶,其对人体经络的渗透力就越强。渗透力越强的物质,越容易令人产生更加深入和持续的感觉。

  茶气的体验,通常宜在晴天申时(下午三点至五点)进行,其实正值两餐之间,众人行谈之际,其时气候不寒不热,人也正好不饥不饱,饮道通畅,耗蓄平衡,此时饮茶,体验最接近客观,也最契合养身之道。

  茶气随热而发,因此要热饮,以不烫为度,浓淡适宜。

  茶越自然,其气越正。

  大多数人最初的茶气体验,多表现为喝完茶之后身体会发热出汗。这个阶段其实体验到的不是茶气本身,而是茶气和身体互动后身体的表层变化。这种表层体验通常会有两个误区,所以需要说明两个问题:

  1.茶气,不仅仅是热量:很多人认为茶气就是一种热量,其实不然,通常,热茶喝下去会有热触感,会令人出汗,因此有人说“那是烫的,喝热水也会出汗”,小弟做过实验,一杯接一杯喝热水,也会出汗,但热量来得快,退得也快。茶气,则会在胸腹处有持续的热感,且喝热水出汗多为身体正面的胸腹之间,背部很难出汗,而喝茶更多是后背脊柱出汗。前面的皮肤更加贴近消化道,背部,尤其是脊柱,隔着很多肌肉和骨骼,这说明茶气除了能够携带热量之外,其主要功效还是渗透和疏通。

  2.上头并不代表茶气足:很多人认为茶气从后脑往上蹿就说明茶气足,其实也不然。一部分老树茶(多见于一定发酵程度的茶)会导致热量在上腹部聚集,后脑发热的感觉就会比较强。人的大脑处于身体上部,因此会从思想上认为越往上越神奇,其实茶气往后脑蹿更主要是因为下不去,或者是人体对该茶汤适应程度低,譬如有的很苦涩的茶,喝完后也会满头出汗,但出完后则会有虚脱感;说明人体很纠结,而更加自然的茶,其热量是自上而下贯通,会在丹田处聚集,先沉而后再升腾,虽升腾但始终有根,虽强烈但令人舒适,整个前面持续发热,且整条脊柱均匀出汗者为正。

  时常做经络锻炼者以及一部分天生经络敏感者会体验到由内而外的出汗过程,这也不是茶气本身,而是茶气和人体互动的过程。人的自我暗示能力很强大,因此,这个阶段也要注意两个问题:

  1.不宜以意念引导:记得上学时俩同学打赌,一个兄弟发功让另一个兄弟拉肚子,结果第二天一早,自己就去拉了,可见,自我暗示的力量是多么强大。体验茶气是杜绝自我暗示的要诀是:不对体内的任何感觉做辨识。

  2.以没茶气的状态做对比:在没喝茶以前,以相同的方法感受身体的状态,再对比喝茶后,然后做个减法,剩下的感觉才是相对真切的。

  意淫:真正能够体验到茶气本身的人,其身体经络必是通透无阻的,这样的身体,就像一个透明隧道,借用喜茶者兄一句话“寂然不动感而遂通”。

  迄今小弟也尚未体验到纯茶气,身体残破,没有慧根;虽有浅薄感受却不能察其精妙;从自身体验看,吃素有一定助益,锻炼有一定效果,淡定是更主要的方法。

  通过对茶气的跟踪体验,我们可以更加深入的感知到自己的经络,茶气的体验越深,经络的感觉就越深。不但如此,茶气对经络是较为明显的疏通作用的,所以才会出现(神农本草经)上所记载的“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

  经络的体验,是个极其微妙的过程,人善意淫,故不可过多言说,免得误了诸位茶友,就此打住吧。
文/自然成 

责编: isundust
普洱茶品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