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东方昌绿茶业有限公司产业发展纪实

  初夏,记者头顶红日,脚踩漫山吐翠的巍巍茶岭,在激情播撒欢歌笑语中,举步茶山怀抱的宜昌东方昌绿茶业有限公司。刚到大门前,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车车满载绿油油茶叶鲜叶的货车、拖拉机纷纷涌向茶叶加工园,红红火火鲜叶销售场面让人眼花缭乱:有来出售绿油油鲜叶的,有来用鲜叶换茶叶的,也有的是从外地收来贩卖鲜叶的茶贩……

  “东方昌绿茶业公司来到茶乡兴办加工企业,带动了茶叶生产销售,农民种茶卖茶的积极性也是一浪高过一浪。像今天这样热闹的场景,我们也是多少年就没有看到了。”陪同记者采访的夷陵区雾渡河镇两名财政干部见记者惊奇的赶拍照片,便异口同声。

  东风吹来茶更绿,东方昌绿茶业公司为带动茶农脱贫致富,把企业办到了茶农的家门口,依托“家”门口的万亩绿油油的茶山,以茶叶加工为龙头,让茶树变成了茶农增收的“摇钱树”。

  厚重昌绿变废为宝谱新篇

  在业界,只要一提起东方昌绿四个字,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宜昌东方昌绿公司总经理唐新务。

  1967年,出生在河南新县的唐新务高中毕业后参军,四年的军旅生活,使他练就了不断向困难挺进的坚韧性格。随后,他退伍回到老家河南新县外贸茶厂工作,从销售员一口气干到了车间主任、副厂长、厂长,新县外贸茶厂产品也在他的手中走进了国内千家万户,走出了国门,畅销欧洲、非洲。

  绿色宜昌,秀美三峡,当时就是新县外贸茶厂原料基地。唐新务在新县外贸茶厂工作期间,长年行走于宜昌、新县之间,也奔跑在宜昌各个茶叶基地,他对山水宜昌流连往返。2000年,新县外贸茶厂改制,和茶叶结下了不解之缘,有了一定资本的唐新务义无反顾选择了到茶叶原产地宜昌发展……

  唐新务在宜昌自立门户,投资1000多万元,成立了宜昌东方昌绿茶业有限公司,主营茶叶加工、销售及进出口业务。同时,注册了“东方昌绿”品牌,将公司生产的绿茶销往欧洲、非洲及东南亚等国家。“当时到宜昌,我除有了国内销售市场外,已经有了外销欧洲、非洲的网络。宜昌茶企业大多只做高大上的名优茶,茶叶基地多,低档茶基本是无人收购加工,许多鲜叶都没用上。我看准了别人不用我可以用作低档茶、出口茶原料的机遇,这也是我选择到宜昌发展的重要原因。”至今,唐新务对自己当初的抉择充满了自信和骄傲。

  2012年,已是夷陵区政协委员的唐新务在考察夷陵茶叶基地建设时,再次看到许多荒废的茶园,他心里很难受,作为茶叶企业老板,他有一种强烈的负罪感。正当他自我纠结时,雾渡河镇党委、政府组织部分党员干部参观外地企业学习归来,也在招商发展茶叶产业龙头加工企业。唐新务得到信息后,他见雾渡河是茶叶大镇,全镇茶叶总面积2万多亩,而且雾渡河周边下堡坪、樟村坪、兴山水月寺等都是产茶大乡大镇,地理环境独特,交通优势明显,拥有一流的水质、一流的空气、大面积的山地和独特的山区气候,是茶叶生长的特优区。于是,他决定在茶叶产区雾渡河兴办一个带动茶叶产业发展加工企业,把茶叶加工厂办到茶农家门口,方便茶农卖茶,让茶叶真正能变钱,从而调动茶农种茶的积极性。

  唐新务经过多次实地考察后,迅速把自己想法抛出,得到夷陵区委、区政府和雾渡河镇党委、政府领导拥护和支持。夷陵区委书记刘洪福、区长卢斌亲自到雾渡河指导企业规划,督导建设进度,帮助企业出谋献策,并为企业搞好三通一平,协助办理了入驻手续……

  2013年6月9日,在热烈祝贺中,宜昌东方昌绿茶业公司宜昌西部山区有机茶精初制出口加工产业园投产。新建的加工产业园项目规划总用地70亩,一期用地面积40亩,二期用地30亩。公司计划投资1.2亿元,引进10条先进的色选精制自动化设备,经筛分、风选、拣剔、干燥等流程,达到8000吨绿茶加工能力,力争实现产值2.2亿元。

  诚信昌绿延伸产业兴大业

  茶乡舞龙头,茶场吐新绿。宜昌茶企业大多只做高档茶,高山上的茶农一年只采一两个月的鲜叶,造成中低档茶的鲜叶浪费严重,有的高山上的茶农见种茶赚不了钱,大量过去高产茶园被荒废,几年间有的茶园已变成了一人多高的山林。

  唐新务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有过多年做茶叶出口经验的他,决定用做高档茶废弃的鲜叶做低档茶、出口茶。这一改变,使茶农原来一年只采两个月的芽茶,现在可以从3月一直采到10月,春、夏、秋有8个月都可以采茶卖茶,加上低档茶可以机采,极大延伸了茶叶产业链,放大茶叶效益。雾渡河镇西北口村高风岭茶场有300亩老茶园,多年前都被荒废,茶园早已成了山林。唐新务得知后,把这个茶园定为野生茶基地,用纯天然、无污染、原生态野生茶叶制成的干茶,香气甜香持久,滋味醇厚干爽,叶底嫩匀清亮,还有排毒减肥的功效,部分客商点名要这样的特色野生茶。为此,一批被荒废茶园纳入公司原料基地。“做良心茶、安全放心茶,是我们宜昌东方昌绿人最大的愿望。”记者采访时,唐新务端着一杯野生茶让记者品尝。他信心满满:在东方昌绿公司放开收购的同时,低档茶叶不同于芽茶最为重要的一点,低档茶主要是采了芽茶后的鲜叶,由于属于过去废弃了的部分,这样鲜叶无农药残留。正因为如此,东方昌绿不管是内销,还是走出国门的外销,都广受消费者的欢迎。

  小绿叶托起了大产业。去年5月,东方昌绿茶业有限公司一期项目初步建成,引进106台套精初制茶叶生产设备,该生产线于2014年6月试生产,实现月产初制干茶10万斤,月精制出口茶60万斤。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唐新务发现由于采摘茶叶期间农村劳动力缺乏,加上人工采摘体力强度大,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茶农生产的积极性和茶叶生产的效益。为从根本上缓解这些矛盾,充分发挥茶产业的效益,努力增加茶农收入,也为了产业园的稳定发展,当时在尚无机采的情况下,他与雾渡河镇政府领导及茶产业相关人士一道参观著名的产茶大区——鹤峰县走马镇,观摩和学习机采,并一道将这一先进经验和技术带回该镇进行试点。通过试点,平均一个月采摘一次。按单采一次计,鲜叶产量最低455斤,最高560斤,平均亩产500斤,市场价值为1元/斤,亩平产值500元,全年夏秋茶产量1000斤,产值1000元。单采一次每亩需2人完成,用时3小时,燃料费15元。采一次后,施肥需50元。预计,如果茶园经过改造,加强水肥管理,也可以和走马一样,单采一次亩产达到800-1000斤。这样机采下来的鲜叶可以供应给产业园,使产业园的的茶源不断,也让茶农不用担心机采的茶叶无处销的问题,真正的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提高了茶农的积极性,从而有效带动了雾渡河地区及周边茶叶经济和其它农副产品的附加值,延长三峡地区农业经济产业链。

  人文昌绿强企富民闯新路

  “茶农利益是我们发展的方向,是我们最大的愿望。茶叶一身是宝,我们要拉长茶叶产业链,发挥茶叶最大效益。”唐新务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始终坚持企农共赢。

  拉长茶叶产业链,唐新务主动找市场,积极同茶叶相关的产业对接。为此,他出资上千万元增添了各种设备,目前东方昌绿茶公司已形成四级开发茶叶深加工的产业链:他将茶叶鲜叶制绿茶、茶梗做砖茶、茶末做茶多酚、茶灰做颗粒红茶。产业链的延伸,得实惠的除了企业之外,茶农是最大的受益者。

  强业富民,做一个有责任感的企业家,是唐新务兴办企业的初衷。为此,他在公司倡导以人为本,努力营造宽松和谐的企业氛围,打造以品牌、人才为中心的核心竞争力,并始终坚持“求真务实、自力更生,诚信交友、优势互补、互利双赢”的原则,铸造“东方昌绿”世界品牌。目前,该公司生产的“东方昌绿”名优茶主要销往安徽、河南、浙江、广西等地,出口珍眉远销欧洲、非洲等国。今年,公司计划收购鲜叶280万斤,生产干茶70万斤,实现产值6000多万元。记者同唐新务估算一下,仅鲜叶一项每年可为夷陵、兴山等地6000多茶农增加收入过千万元。

  龙头舞动尽朝晖。今天,我们有理由相信,东方昌绿茶业公司在唐新务的带领下,沿着“建设大品牌,发展大产业,带动大增收”的科学发展之路,东方昌绿茶业的明天会更加灿烂。

 

责编: 语笑嫣然
普洱茶品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