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阳盘龙茶业:以科技创新促发展

       在网上搜索“盘龙茶业”,能看到不久前陕西著名茶叶专家程良斌到紫阳盘龙茶业调研的新闻。他对盘龙连续化、自动化、现代化茶厂和标准化育苗、规范化建园、规模化的生产能力,都不遗余力地给予了称赞。
  作为一个在全国各地有17家旗舰店和200多家加盟商的茶叶品牌,2014年,盘龙茶业在中国茶叶企业产品价值排行榜中位列第77位,是陕西唯一上榜品牌。从一家占地1.2亩的小作坊发展成为资产1.2亿的民营企业,总经理孙洪军和他的团队花了十年。这一路走来,企业与科技创新的关系尤为密切。
  从茶树到茶杯的保障
  2006年,盘龙天然富硒绿茶有限公司就启动了《富硒茶清洁化生产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的研究,并获得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在这个项目中,综合运用有机茶园转换技术、茶园投入品的控制和使用技术,加强茶区生态环境建设和治理。引进节能环保型加工设备,新建标准化生产车间,依据富硒茶标准综合体对产品进行质量控制,目的是实现茶叶从生产到经营的全程清洁化,提高茶叶品质。
  在这次采访中,孙洪军也总是将清洁、智能、标准化生产挂在嘴边,对他来说,这是盘龙正在走的道路,也是未来发展要坚守的方向。
  为了保证从茶树到茶杯的全程清洁化生产,盘龙茶业从茶树优良品种选育开始,就投入了巨大的精力。先后投入1980万元,建立了紫阳第一个优良茶树品种繁育中心。每年繁育最优良的茶树品种100至150亩,出圃优质商品茶苗800到1200万株。单株选育紫阳大叶泡、龙井长叶、中茶108号等国家级优良茶树品种10多个。盘龙也成为中国茶叶研究所品种研究室确定的“全国茶树良种繁育试验基地和协作单位”。
  在这个基础上,盘龙茶业通过土地流转和建立专业合作社的模式,整合3万亩天然优质茶园,建成了2350亩良种生态观光示范茶园。如此一来,茶树的施肥、管护、采摘,都在可控范围内,实现了茶树的良种化、标准化、生态化、有机化,确保了产品生产的加工原料优质、质量可控。
  2012年10月,盘龙投入7000多万元,开始建设年生产能力800吨的全封闭智能清洁化生产线。历时两年,达到了欧盟标准,于今年投入使用。据孙洪军介绍,传统的生产方法无法保证茶叶品质的标准化,但是要想进入市场获得认可,需要保证茶叶的色、香、味、营养元素含量基本统一,单靠人力是没法做到的。现在,怎样针对不同的原材料进行加工处理,生产出品质最好的茶叶,是盘龙正在努力攻克的课题。
  科技创新“八爪鱼”
  盘龙拥有一个平均年龄30岁左右的科研人才团队,包括1个高级农艺师,7个茶叶专业的高校毕业生,以及聘用的顾问和专家团队。这些人的力量,对于一个龙头企业来说,还远远不够。
  怎样把养殖业和茶叶种植结合起来循环发展?有机肥从何处来?夏秋茶叶原材料怎样深度利用?要想攻克科研难题,除了内向发展,这一系列的问题还需要借助各方力量。
  茶产业在安康的地位不用多说,盘龙茶业自然也接受了来自党委、政府的政策扶持,还有各级科技局的资金支持和技术帮助,他们引导着盘龙攻克茶产业发展过程中的技术难关。“没有这些力量的帮助,我们是不可能走到这一步的。”孙洪军说,“比如说科普惠农,就是辅导企业更好地建设原材料基地,通过技术员,把技术普及到千家万户,茶农和企业都能享受到优质的科技服务。再比如科技扶贫,他们围绕生产领域的全链条,组织企业争取项目和资金支持,还对点落实院校、研究所、专家、技术人员,来和我们企业对接。”
  盘龙茶业与中国茶叶研究所、安康学院、陕西科技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都保持着长期合作关系。为了解决夏秋茶原材料深度利用的问题,他们请来了全国各地的“土专家”和教授,汇集全国优势,结合紫阳茶的特点,研发富硒红茶。为了把科研成果转化为市场可以接受的产品,盘龙还联系了营养学和食品学的专家,希望可以把科研和产品更好的结合起来。
  创新永远在路上
  在今天,盘龙茶业没有一丝一毫停下脚步的念头。摆在孙洪军眼前的是2017,在他的心中,这是一个关键的数字。当孙洪军说起这个即将到来的年份时,眼神充满了自信和期待。他说:“现在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在积蓄力量,2017年将会是我们爆发的时候。”
  从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确实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从2004年到今天,已经奋斗了10年的盘龙茶业,还需要更多的科技创新,走出属于自己的道路。
  据孙洪军介绍,产大于销是如今茶产业所面临的主要状况。整个产业虽有规模,但是特色不突出,再加上消费者对健康的关注和食品安全意识的提高,就迫使企业要更加重视产品质量和食品卫生问题。
  “站在企业的角度来看,我们又面临新一轮的创新和发展,那就是以现代农业的理念去做茶产业。只有这样,才能从真正意义上实现我们的生产全过程可控。”
  用现代农业的理念发展茶产业,是孙洪军的行动指南。而现代农业的标志,就是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在他的规划中,未来的茶产业将是高度智能化的,从种植茶树到采摘茶叶,从原料运输到加工制作,这些过程会越来越多用到非人力,达到全程清洁可控的目的,使茶叶不落地。
  孙洪军告诉记者:“安康,特别是紫阳,本来就没什么工业污染,生态环境十分优良,生产茶业最害怕的就是二次污染,比如上化学肥料,就可能会产生重金属超标的问题。全程清洁化,就是从种植到采摘,到原材料运输,到加工厂,以及在加工厂的整个链条及仓储等过程都要清洁化,简单来说就是茶叶不能受到第二次污染。这种全方位的可控,是食品安全的着陆点。在确保机械化的基础上,我们要靠智能化,也就是把设备数字化,有了数字化才能对茶叶加工过程中的温度和时间加以控制。”
  在孙洪军的蓝图里,未来的盘龙将会从茶叶真正走向茶业,与第三产业广泛结合,发展生态旅游。对于土生土长的紫阳人孙洪军来讲,茶是地方文化的载体,有着悠久的历史,也有巨大的潜力,要努力把这些潜力发挥出来。
 
责编: 语笑嫣然
普洱茶品牌推荐